查看原文
其他

每年至少10万起,私立学校学费为什么这么贵?

2017-11-14 ​李梓新 菁kids上海

点击图片查看上一篇李梓新专栏


文 | 李梓新  图 | 来自网络

编 | 王若静


随着新学校增多,学费也水涨船高。


上海的民办私立学校,基本上开始把每年10万学费作为标配,并开始往20万的关口进发。北京的私立学校,则普遍在20万+的水平了。


这个收费,是不是合理?各方有各方的说法。

觉得收费过高的评论认为,一些不错的国际性大学,包括香港的各所大学,以及上海纽约大学等等,收费也不过就是一年10几万,凭什么,基础教育的学费,要比大学一年还贵?

这话乍听之下,颇有道理,但是事实比直觉想象更复杂一些。

大学的学生录取人数比中小学更多,比如上海纽约大学2017年在国内的录取人数是325人,还不包括国际学生。而香港大学每年录取的新生超过1300名。而且,大学通常还能获得政府拨款补助。而上海新兴的民办私立学校,目前大多数处于自募资金的状态。

可以粗略算一笔账,一个新开的学校,如果不是初中小学兼具(小学和初中很难一下子同时开出来),一般最多开4-6个班。新生人数大概在100人左右。以学生学费每年15万计,收入也仅仅在1500万左右。这里面刨除掉运营成本,要把开学校之前的基础建设投入、设备投入回本,不知道要多少年。

所以,对于新学校来说,在当前基建、装修、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学生每年学费要低于10万,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做教育不能抱着赚钱的心,那肯定做不好。但现在为什么这么多资本进入全日制教育行业呢?我觉得有两种驱动因素,一种是地产等产业资本,一种是风险资本。

地产资本认为教育是连接其目标客户最强劲的纽带。选择房子和小区,谁不想家旁边就有一个优质好学校,而且作为业主还可能有优惠政策呢?再加上孩子及其家人在学校周边生活,从房子销售到周边消费配套,赚的才是大头,教育不亏太多就可以了。

风险资本则认为教育是非常热门的投资赛道,这从各教育类培训行业的受热捧程度就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还是要投资全日制教育呢?其一是因为全日制教育的工程浩大,资质也不容易取得,准入门槛更高,竞争者自然也更少。其二是因为孩子们在全日制学校呆的时间最长,产生的连接和内容也最多,也就最能掌握孩子们的核心动态和特点,这为开发一些周边的学习创业项目提供了不少便利和信息——几乎所有有“情怀”做学校的人,都会说自己不是在做学校,而是想做一场“学习的革命”。这样,会有更多的投资人埋单。

当然,在“学习的革命”真正来到之前,在学校里开发或者引进一些课后教育培训班,也是能够赚回一些银子的。

 

新办学校,说白了其实就是一场创业。在这里面种种细节,都可能出bug。小到桌椅的材质和高度、黑板是不是要多功能的,大到空气质量指标、学生的伙食等等,素质越来越高的家长,懂行的也越来越多。任何一点含糊都可能引发很大的矛盾。可以说,不是所有的学校创业者都有足够的经验来涉足教育业。

也有人会纳闷,既然新学校很多是一张白纸,没多少经验,为什么中产家长还会一窝蜂地挥舞钞票排队去挤呢?

当然,想进名牌公立学校,买对应的学区房,资金要求也是不低的。更关键的,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升学道路。很多具有新思维的家长认为,传统的公立学校,通常缺的是一种创业精神,和足够透明的用户体验,也对其教学模式有所疑虑。所以,也不见得要花大力气去买学区房。

在今天,只要能够摆出有一点用户思维,在硬件上花一些力气,有一个国际化的校长和看上去还可以的教师团队,一个民办学校几乎是不愁生源的,如果这个学校还设在市区,那就更加门庭若市了。

这种现象,盖因为教育投资已经成为划定圈层门槛的必备“军火”,但究其实,不同学校的出身真有那么大作用决定孩子今后的社会地位吗?恐怕更多是由于中产阶级自身害怕掉队的不自信,从而把自己咬牙挤出来的好钢也要用在孩子的刀刃上。

也由之,我有了一种新的中产阶级界定理论。以往中产阶级的界定往往是从收入上,有不少社会研究学者认为年薪十万在中国已属中产,有不少年薪百万者却往往不敢承认自己是中产。中产像一双发烫的鞋,穿上的人要么加速快跑,要么寻思甩掉它。

我觉得,当下的中国社会,中产更多的是由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决定的。二三线城市的绝对收入可能没有一线城市高,但其家庭消费能力却可能比一线城市更高,这样的家庭,当然可以算中产家庭。而对于教育的投入支出,则更能看出一个家庭的“中产属性”。

虽然我很不愿意看到,但我斗胆预测,现在这么高的学费,还没到顶呢。以美国顶尖学校每年约6万美元的学费为例,大约等于普通美国人两年工资收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都市,与之比肩的话,优质私立学校学费确实得去到二三十万每年。如果再乘以中国父母的“虎妈”之心系数,则更加难以想象了。

 

-END-


 李梓新 

非虚构写作平台“中国三明治”创始人。曾任《外滩画报》主笔,采访过多国大选和名人政要。著作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家有两孩,最近致力于中产育儿现象研究。


菁kids 2017 11月刊 《新校探校记》更多菁彩内容[点击查看导读


|编者按|

也说“好的教育”


|封面故事|

德闳学校: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

康德双语:你永远不知道点亮孩子人生的火花何时出现

浦东万科:用全球化的视野来办学


|话题|

赢得起,输得起

跋山涉水,成为自由坚定的他

为了男孩


|专栏|

私立学校学费这件事

名校学位继承人

致我们无处着落的纪念

世界这么大,要不要翘课去旅行?


|在读|

从《小狗钱钱》看财商教育

|看世界|

骑着跨子去旅行,探秘安省北部精灵


|美食|

美食,是亲情的联结


|父子说|

我眼中的钢琴考级

本文原载菁 kids 11月刊《新校探校记》,印刷版于2017年11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