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德安达双语学校:双语背后的国际理解教育
在苏沪一带,大闸蟹已经超越时令美食的意义,成了一个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然而,因为环境污染,大闸蟹不仅产量减少,而且无法出口。这本来只是蟹农们的难题,但上海闵行区诺德安达双语学校的老师们,却以此为出发点,设计了一门STEAM创新课,让四年级的孩子了解校园围墙之外的真实课题,并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发展新技能。
让四年级的孩子去养大闸蟹,真的可行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菁kids来到学校,旁听课程、采访老师,也因此对这个名为“邂蟹农”(沪语谐音“谢谢侬”)的项目有了更多了解。除此之外,我们也对这一课程所处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大语境有了新的认识。
文 | 闻琛 图|NACIS提供
立体建模,动脑又动手
作为四年级的STEAM创新课,“邂蟹农”将历时11个月,而我们旁听的“蟹菜共生”建模课,则属于整个大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
所谓“蟹菜共生”,就是用养蟹之后含有氨氮的水来灌溉蔬菜,经过净化的水又可以循环用于养蟹,以此实现有机种植和养殖的循环水系统。
在这节以“食品安全”为切入点的课上,老师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
随后,同学们开始分组讨论使用化学药剂的利弊,表达自己的观点——农药会让农作物长得又快又好看,但也会毒死动物、让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里……
之后,老师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蟹菜共生”图纸建一个立体模型。
在建模之前,先由几名同学口头阐述设计理念,比如为什么要设计成“蟹在上菜在下”(或反之)、为什么这里需要一个水泵、那里需要硅胶,最后才是小组成员一起,用纸盒、超轻黏土、塑料吸管等材料动手制作模型。
负责STEAM课程的严律成老师说,制作立体模型比单纯画一张设计图要有挑战得多,因为在动手过程中,同学们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比如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借助哪些工具,等等。
有意思的是,设计图底下还有一栏“预期结果”,有同学很大无畏地写上了“失败!!!!”——尽管他还是做得不亦乐乎。
对此,严老师解释说,一般没做过实验的孩子会很乐观地预计成功,而之前有过实验经验的孩子会预估失败,但还是能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可预见的失败”。
STEAM课程
打破学科界限,解决真实问题
近年来,发端于美国的STEAM教育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它融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等多门学科,着力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体来看,STEAM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提升他们对科学、科技和数学、工程的兴趣,成为这些领域的终身学习者;同时也要发展他们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及创造、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而在诺德安达,STEAM被严老师解读成了五个学科培养目标,即擅谏(培育创新能力)、精工(掌握先进技术)、洞察(培养科学思维)、向善(创造美好生活)及审思(善于理性思考)。
而严老师也特别强调,“向善”是所有品质中最为重要的,因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人工智能发达的未来,怎么用好技术变得尤为关键。
STEAM课程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基于一个具体的项目去整合知识,即我们常说的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对于学生们来说,在PBL学习中,既可以重温已经学过的内容,也需要预知尚未接触的新领域。
据严老师介绍,以“蟹菜共生”这个项目为例,水循环的内容曾在“鱼菜共生”中出现,但蟹的生长周期是二期课改核心课程中未曾涉及的,这时就需要老师补充这部分内容。
此外,该项目还会用到数学和音乐的相关知识,比如改编曲子、拍摄视频等,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呈现研究成果。
谈到STEAM课程的创新,严老师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解释。
首先是思考上的创新,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基于传统内容,而是给予孩子更多发散性思考的空间;
其次是动手上的创新,学生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去尝试不同材料,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最后从老师的角度,还有评价上的创新,不再只是简单地打一个分数,而需要评估学生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是否投入。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从头设计这样一门看起来颇有挑战性的STEAM课程,而不是直接引进那些已经较为成熟或者看起来更加fancy的课程时,严老师的回答是:
“因为它更加本土化,可以与学生建立更为紧密的情感上的连结。”
尽管课程研发挑战重重,但师生们在此过程中取得的收获也是异常丰硕的。之后,诺德安达小学部每个年级都会开设适合相应年龄段的STEAM课程。
而就在今年4月,两名四年级学生就将赴MIT参加“动脑又动手”(Mind and Hand)的“麻省理工STEAM周”(MIT NAE STEAM week),分享他们独特的视角。
左手STEAM,右手Thematic
除了STEAM课程,诺德安达还有人文类的Thematic主题课。
事实上,在“蟹菜共生”建模课上,Thematic主题课课程主管Siobhan Turner老师就与严老师通力合作,为孩子们做好了食品安全部分的知识储备。
在诺德安达,主题课程(Thematic)采用的是探究式学习模式(Inquiry-based Learning),由一个综合的主题研究引领,其下又分设许多小主题。
从人与人到人与国家、人与自然,孩子们接触的问题逐级放大,也可以基于主题与别的课程建立联系。
通常来说,Thematic的老师会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比如分析全球气候、上海气候,支持他们完成STEAM课程中的某个项目;而STEAM老师则主要聚焦在某个特定的项目上。
以一个6周的项目为例,STEAM老师需要在这6周中完成“启动—循环—解释—评估”的全过程,再以一场“学习者主导的成果分享会”(Learner-led Conference)作为项目的总结。
在此期间,中外教老师、不同学科的老师会研讨协作,而学生时所有设计的出发点和聚焦点。
据Siobhan老师介绍,目前三年级的学生就在上“恐龙主题课”——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了解恐龙化石是如何被发现的。
为了让这个主题与孩子建立更多连结,老师会先特别介绍在中国发现的恐龙化石,然后再将他们的视野扩大到全球。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也有走出教室的研学旅行,比如去博物馆看真正的化石,或者与诺德安达其他校区的孩子视频连线,一起交流探讨。
如此设计课程的初衷,就是让孩子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这一旅程中,由兴趣引领,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与其说是双语教育
不如说是国际理解教育
在“蟹菜共生”建模课上,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之处,那就是教学语言的灵活切换。中外教用各自的母语授课,而学生们则根据语境灵活使用中英双语。
说到双语教学,小学部校长顾文秀有一个很独到的观点:
对双语学校来说,与其说开展的是双语教育,不如说是国际理解教育。
如她所言,双语教学很容易被当作语言教学,的确,语言关不攻破会局限视野,但要培养未来的世界公民,“国际理解”才是更为根本的议题。
在诺德安达,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线上的“诺德安达全球校园”(Nord Anglia Global Campus)。据小学部副校长Charlotte Moore介绍,学生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与来自全球各个校区的小伙伴进行小组讨论,到了中学阶段,还有机会去坦桑尼亚、瑞士等国家,与其他校区的同学一起,合作开展长期的项目研究。
此外,由于诺德安达与MIT和茱莉亚音乐学院有合作,学生们也有机会实地参访两所高校。
正是通过这些体验,可以让学生们对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议题有切近的认知,而在此过程中,也强化了他们“全球公民”的意识,发展了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增进“国际理解”不仅对学生们而言很重要,对老师们也是如此,而线上的诺德安达大学(Nord Anglia University)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社区。
老师们可以在这里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小组成员一起,通过小组讨论、开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提升职业素养。
在顾校长看来,中国传统教育中有许多值得传承的东西,学生需要建立自己的身份认知,但同时也需要知道别人的想法——
知已知彼才能反观自身,从而思考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全球的问题又是什么,进而再思考怎样通过合作来解决大家共同面临的难题。
“我们要培养的是既能情系中国又能改变世界的人,因此国际理解很重要,而且是双向的。不代表你是中国人,你就不国际,或者你是外国人,你就一定国际,唯一的标准是是否具有了解基础上的同理心。”
这些四年级的孩子,长大后也许会不记得从“邂蟹农”这个项目中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知识,但动手实践过程中的失败、失败之后的总结等一整套思考的路径、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会与他们形影不离。
-End-
2018年4月21日,诺德安达双语学校将参加菁上海国际教育系列论坛之“创新课程”,扫描下图中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欢迎亲临现场听NACIS的老师和学生上一堂小型公开课!
《探秘创新课程》
菁kids 2018 4月刊
更多菁彩内容[点击查看导读]
封面故事
诺德安达双语学校(NACIS):大闸蟹与国际理解教育
新加坡学校(SSIS): 跨越学科研究“美”
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设计思维怎么学?
|编者|创意与创新
|专栏|老师与个性化教学
|学生|上中国际媒体达人:他们用杂志和视频展现校园
|学生|英国学校媒体达人:他们在学校举办TED演讲
|旅行|我小看了西班牙!
|美食|百搭鸡蛋
|父子|童年游戏
本文原载菁 kids 4月刊《探秘创新课程》,印刷版于2018年4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