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校、庶民教养、酒吧与农舍之间、及“观看教育的十三种方式” | 2021 社会美育国际工作论坛暨实践者会议线上板块
主 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承 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系
协 办
屏南县屏城乡人民政府
支 持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
屏南在地社会美育研究所
时 间
总策划
召集人
策划统筹
史思源
主题阐述
如果教育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那么共同教育是共同富裕的必然指向。
在传统的教育公平议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教育问题框定在现行的体制教育经验当中,忽视了这之外的实验性教育路径探索过程中的非标准经验。而恰恰是这种经验正在同构中国的城乡关系。
此次会议将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观看教育的十三种方式;第二板块:以乡土为学院:走向一种共同教育;第三板块:融入“附近”:观乡村美育现场。
我们将首先展开第一板块,其余系列活动将在未来的时间内陆续展开,敬请期待!
观看教育的十三种方式
线上系列讲座 第一期
曾毓坤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结绳志》主创之一。长期关注教育、语言、宗教、劳工、流动人口、价值理论、和公共知识生产等议题。曾获芝加哥大学艺术中心“艺术、科学、文化研究生合作基金”、“中国人类学研究生论文田野调查奖助金”、“Wenner-Gren 基金会田野奖学金”。
以武育人:少林武术学校的民族志
董 轩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浦江人才。先后获吉林大学新闻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
基于在河南登封少林武术学校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本研究试图探究这种“非主流”教育现象映射出的当下中国社会的多元样态与个体选择。本次分享尝试从以武示人、以武育人、以武服人三个方面回答以下问题:少林武校何以成为“地方特色”?武校如何“育人”?有哪些可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武校既是当地少林武术传统的现代变体,也承载着当地人、功夫老板、学生等多个群体的认同与情感。武术学校尚武轻文的文化重构了文与武的价值阶序,“习武之人”成为新的身份标签,不仅要经历苦行的道德仪式,还希望在尚武、尊武、习武、演武的文化实践中成为新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嘉 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2019年-2021年),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2007年-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2003年-200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教师教育。
与更为专业化和制度化的“教育”相比,庶民的教育实践包含了大量机械琐碎的、通常由女性来承担的情感与照料劳动及由此而来的实践性智慧,我称之为“婆婆妈妈的教育学”。但这些教育的“自然逻辑”,常被认为是不值得书写的,更无法跻身于知识生产领域。本研究希望重拾、确立庶民教育学的价值。
庶民教育学的传统植根于超越小家庭范围的整个养育共同体所形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变迁已将我们带入了文化互嵌的时代,在当下重建教育生态的关键依然是养育共同体的重建。城镇化虽然让我们在空间意义上挥别了“乡土中国”,但在城市里重建养育共同体也是有希望的。城市并非仅仅意味着理性、效率、竞争至上的市场文化,而是一个包容性的地域与文化概念,可以包容乡土的、现代的乃至未来的新生文化。重建养育共同体,有赖于建构充满人文关怀与巧思的公共空间。
许 晶
嘉 宾
青草公益联合发起人、理事长,哈佛教育学院院长特聘博士后。曾先后获得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哈佛教育学院(教育专业)博士,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学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公平、农村教育、青少年亚文化。著作见于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Nature Human Behavior, 《流动儿童蓝皮书》等。
近年来,大众媒体和教育研究者都越来越关注当代中国“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村青少年和流动青少年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筛选性学校体系中难以获得阶层跃升机会,“混日子”现象在乡村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越来越普遍:成绩不佳、升学希望渺茫的乡村青少年和流动青少年在课堂上起哄、睡觉、聊天、玩手机,不写作业、不认真考试,甚至逃课、打架。这些现象常被学者解读为当代中国的“反学校行为”、“反学校文化”或是“制度性自我放弃”,是对社会与教育不公的部分“洞察”与“反抗”。
基于2017-2018年在云南一所乡村学校和2019-2021年在广州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开展的田野调查, 我发现“混日子”其实是底层青少年在学校严酷分层筛选机制之下的自我保护与生存策略,往往并不包含对教育价值的否认或批判。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 “自我放弃”;在学校围墙之外的乡间农舍、酒吧等城市娱乐场所、各类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等截然不同的空间中,这些青少年发挥着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进行着丰富的文化实践和社会探索:在家庭和村落社区的共同劳作中学会耕种、放牧、养猪、做饭,为家庭生计做出贡献;在商场和酒吧里通过消费彰显自我、追求乐趣,逐渐成为城市娱乐产业中的灵活劳动者;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了解、参与各类青年亚文化圈子,甚至成为互联网经济中的自主创业者……这些实践和探索虽然往往难以获得主流教育体制的认可,未必能转化成阶层跃升的机会,但是构成了他们当下生活中归属感、认同感和乐趣的主要来源,也成为他们日后进入不同的社会角色的预演和基础。
凌旻华
视 觉 | 蒋路恒
文 字 | 史思源 毛雪婷
审 核 | 陈子劲 史思源
审 定 | 黄 骏 李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