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高考成绩公布前夕,这几类孩子家长要特别注意!

2016-06-20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今年高考有道作文题:考61分得香吻,考98分的却挨了巴掌。没隔几天,这“黑色幽默”就成为了现实。

四川达州一名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自杀了,在他留下的遗书就写道:“考98分都被骂……”


1
高考过后,他写下遗言:“我宁愿从未在这个世上出现过”
“死了,我的心自由了”“真正的我只活在我心里”“我宁愿从未在这个世上出现过”“我自杀了,说说8点多定时发布”……

这些话来自一个刚参加完今年高考的考生的QQ说说,他叫小斯,网名是“但是那但是”。当这些戳人心骨的话被他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看到时,他已经远离了这个世界。

又是一起伴随高考引发的悲剧。

6月10日傍晚,小斯的QQ空间分段定时发布了多条说说,这些说说下面还有不少同学对小斯的开导、劝说。

在这之后,一则题为《高考学生自杀:感觉不到爱 考98分被骂》的报道见诸报端:四川达州男孩小斯高考后失踪,其在社交网络上写千字遗言,称自己小时候“考98分都被骂、父母对自己太过严格,觉得自己已经毁了,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分离时不会有不舍”……13日,小斯尸体被发现于渠江河面上……

是什么让一个花季少年走上“自杀”这条绝境呢?在小斯的遗书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这个少年一直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高考的压力可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斯在遗书中断断续续地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他在遗书中提到:“自从我爸把我接到福建后,怎么说呢,我就觉得他这人因为从小吃了很多苦,心理有点问题,脾气不好……小的时候,我有一次因为一直吵着要喝他带回来的花生牛奶,他当时心情不好,一巴掌把我鼻血都打出来了。


有点什么事情就打,考98分都被骂,吃饭打嗝一巴掌打过来,夹菜姿势不对也一巴掌打过来,自己小时候生活不好非要对我要求严格。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什么对我的爱啊,但抱歉,我情商低,感觉不到父母的爱……

后来到了高中,第一次月考全校73名,打电话给我妈说了,我妈说才73名,呵呵,我在电话另一边都快气哭了。这里竞争多激烈啊,其他同学考到前600名家长都有奖,而我呢?”



这些话不知道小斯在生前有没有跟父母说过。对于父母对自己“高要求”、动不动打骂,小斯一直在默默地忍受。他其实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而父母的各种漠视、冷酷的回应却只让他感到绝望。

有研究表明,中国高中生的压力在亚洲国家中是最大的,而压力首先来自于父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高中生的压力来源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压力来源于他们的父母,24.5%的中国父母都希望孩子考班级前十名。第二个压力来源于他们自己,学生的自我要求比较高,他们会把别人(父母、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变成了对自己的期望,这样等于把压力内化了,并渐成心理定势。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孩子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特别低。有84.1%的中国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不满意。第三个压力来源于同伴。平时在学校中学生会相互“较劲”,如果自己考试失利,考生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有无法自我调适。

 小斯是一个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因为对自己的要求高、以及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压力较大,他选择了一条最不应该走的路。过多的追问对这个孩子、对孩子的家人都是残酷的。但是,一个孩子的逝去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噩耗和痛惜、更应该要引起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反省和警示。
2
“自闭自卑型”“过激反应型”“无所事事型”,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减压方式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一道“坎”。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对高考的过分关注,孩子的压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高考过后,尤其是在分数线即将公布的这几天,家长要格外关注考生的心理。对此,专家支招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调整策略”。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家长要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平稳度过“非常时期”。专家认为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大致分为自闭自卑型、过激反应型、无所事事型三类。

自闭自卑型:不能不管不问,陪伴最重要


看到自己的成绩后,发现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于是产生自卑、自闭心理。这类学生的具体表现一般为:闷在家里不愿出门,不愿意跟人多交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不足。


有这类问题的学生是最多的,几乎所有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都会有这些情绪反应,而大部分家长也对此不太重视,觉得过一段时间自己就好了。

家长的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确实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能恢复正常。可若是碰到平常就比较内向的学生,如果放任不管,时间长了以后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对于这样的学生,家长的陪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家长实在没有时间陪同孩子,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减少孩子独自待在家里的机会。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故事和笑话、看喜剧片、听令人心情舒畅的音乐等,如果孩子能和知心朋友互相交流那就更好了。


出现这些情况的学生,还有的是因为对父母怀有愧疚的心情。觉得父母辛苦养育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却不能拿出好成绩来回报,内心愧疚,进而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一无是处。

“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会戴着有色眼镜看自己,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看到的只有不足,需要家长的帮助。”郑州大学一附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李幼辉说。

李幼辉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学生有这样的心理,家长需多与孩子交流,告诉孩子:父母之所以花费很大的心血,是因为你是我们的宝贝,不是因为要你必须有一个好成绩。你已经努力了,这个父母都看到了。至于结果,会有很多影响因素,不必太自责,很多事情不是完全受我们自己控制的。


过激反应型多沟通,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这类学生,一般平时就比较内向,不爱与别人交流,想事情总是往牛角尖里钻。若他们对高考成绩大失所望,一般会出现自闭、乱发脾气、自虐甚至轻生等行为。


“这类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已可以划归抑郁症的范畴。”李幼辉说。

李幼辉曾经接收一个类似的女学生。见到那个女孩时,女孩刚从急救室被抢救过来,因为吃了大量药物试图轻生。

女孩的父母这样给她描述:高考成绩出来后,孩子的情绪一直很低落,把自己锁在屋里面不出来,吃饭也吃得很少,有时候干脆不吃。做父母的自然很着急,但也不知道怎样跟孩子交流。没想到几天过后,孩子趁他们不注意,把她爸爸吃的治高血压的药吞了大半罐。还好发现得及时,父母赶紧把她弄到医院洗胃抢救,总算人没事。可孩子还是精神恍惚,总是念叨着自己没用。


经过医生的精神开导及治疗,女孩慢慢恢复了过来,然后踏上了复读的道路。今年高考结束后,她感觉发挥得很不错,还打电话给李幼辉报喜。

“这类学生,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拔不出来,需要家长去引导帮助。如果家长不擅长与孩子沟通,或者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家长的话,最好尽早到专业医师处求助。”李幼辉说。


无所事事型鼓励孩子与同学交往、多运动

看到成绩后,不管好坏都接受了这个结果,然后就开始无所事事。具体表现为:每天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闷在家里,不愿意出门。

这类学生,其实也是碰到了心理障碍。高考结束后,还不敢彻底放松,因为分数还没出来。等到分数一出来,心里头的大石头一落地,人立马跟被抽空了一样,变得无所适从。

“孩子老是恍惚,不知道在想啥?”“整天躺在屋里睡觉,连饭都是给送进屋吃,吃得也不多。”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家长向专家询问这类问题。学生适应不了高考结束后的真空期,连家长也一时转不过来。

每当这时候,专家不仅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要与家长沟通交流。父母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运动、引导孩子交往,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此外,考生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为随后到来的填报志愿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奠定基础。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

当然,考生也要加强自我调节,适度地与同学结伴郊游、阅读、听音乐等,或者帮家长做点家务。
小编说:离高考结束已经有十多天了,紧张的气氛似乎还在蔓延着,并随着高考成绩的即将公布愈加严重。这时候,最好的家长应该是最让孩子信任,让孩子有安全感的家长。对照着自己的孩子属于那种类型,家长可以适度地干预,多为孩子提供看待高考不同的视角,避免让孩子陷入“成绩”的漩涡里。
素材来源:央广网、中国青年报、河南商报微信编辑:董筱婷 马守兴

【关注】高考后,如何与自己和解?

【微阅读】叶圣陶:考试是学校和教师的需要,并非学生的需要

【关注】这个故事告诉您:面对“熊孩子”,他们是怎么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的

【沙龙】又到毕业季,想好怎么给学生们一个难忘又有意义的毕业仪式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