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不愿当班主任,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心疼所有“老班”)

2016-10-26 江晨宇、富伟丽等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在一个班级里,班主任是当之无愧的“老大”,精神领袖般的存在!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写道“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可惜,不做老大不知道当老大的难,班主任的苦和累都“憋在心口难开”,越来越多的老师也不愿意再当班主任,这个老大不好当,究竟难在哪里?“减负加薪”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班主任宝宝表示心里苦
我没做过班主任,虽然也有想试试的想法,但是都没有鼓起最后的勇气,究其原因可以四个字来汇总——负荷太大,这个负荷不只是体力上的辛苦,更是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1.班主任工作内容无所不包


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已经很繁琐了,班级的纪律、卫生、成绩、出勤情况、出操状况、班级文化建设和团队的形成、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纠正错误行为、给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协调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甚至班级座位的调换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安排,这些多如牛毛的琐碎的事情就是班主任的工作日常。此外,班主任自己也是有学科教学任务的,而且这个教学任务并不比任何一位非班主任轻松。


同时,几乎学校的所有活动安排都需要班主任配合完成。每个学期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至少几十个,每个活动班主任都要了解配合。班主任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所以班主任必须态度积极才能保证活动更好地完成。班主任还要与家长沟通,及时汇报学生的动态。这些是我作为一个非班主任看到的冰山一角,真正做好一个班主任所付出的一定远远比这还要多。


2.班主任工作时间被无形拉长


如果学校规定上班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下午4点半,班主任一定是7点之前到校,下午5点以后才离校,中午的午休时间也要到班级看管一下纪律,班主任一天的工作时间远远不止8小时。


   3.班主任工作心理压力大


班主任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不说,还要承受很多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学校所有的事情都责任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出现问题,班主任是首当其冲的。此外,家长对于老师的要求,不只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还希望老师能关注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很多家长习惯性地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就班主任的事情。孩子的心理健康,个人卫生,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等等,都是班主任要做的事情。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班主任要很好的完成这些事情,这些细节是很难的。


而且,现在家里的孩子都宝贝得很。有一个学生,在学校期间把一根跳绳咬在嘴里和同学打闹,结果门牙被拽掉了(之前门牙就有松动迹象)。除了正常的理赔程序,家长还要求班主任写保证书,保证自己孩子在校期间不能再出现任何意外。说实话,家长都不敢保证孩子在家里不出任何意外,班主任如何敢保证?可是这样类似的要求在学校中并不鲜见。

如果说这是特殊情况的话,那普遍的现象是有些家长和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尊重多元价值观,可是当这么多教育价值观念碰撞在一起,还要服从考试升学这一主流价值,可以想象班主任的工作是多难开展。

一个数学老师批评一个作业不完成的女孩后,那个女学生回家里和父母哭诉,结果女孩父母当即打电话给班主任表达了对数学老师的愤怒,在话语中,他们希望班主任能够让数学老师明白,自己的孩子来到学校只要开心快乐就行,他们不看重成绩。成绩可以不看重,但基本的规则意识也不需要培养吗?作为家长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要求,可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放任学生不交作业,是对孩子负责吗?


为班主任“减负加薪”能解决班主任荒吗?

关于班主任工作繁杂艰难的吐槽已经是老生常谈,吐槽年年有,班主任荒现象还是从未改变,但为班主任减负的呼声也是很多,希望引起相关部门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现在为班主任减负的呼吁,主要集中在要求减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内部对班级管理的行政干预、分化班主任职责、释放班主任的自主性等方面。




确实,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各条线下发学校的文件作相应的控制协调,把担任班主任年限作为职称评定的“硬杠子”;学校对班级常规工作规定可以试着“做减法”,并且加大力度倡导“全员育人”,通过制度建设力求分化育人职责,为班主任减负。但是,仅仅这样就可以让“班主任”成为教师踊跃争取的岗位吗?


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说,自己与其他教师相比总是要辛劳得多,“减负”的要求也许永远不会消失。同样道理,加薪也许暂时能令班主任得到一些心理补偿,但是这些津贴仍然远不能体现其劳动价值,加薪的要求也不会因此停止。


目前学校可支配的教师绩效工资还不足以将班主任奖励津贴加大到令人“垂涎”的程度,即使未来成为可能,如果到那时教师仅仅为了绩效或评职称而争当班主任,恐怕就背离了我们现在呼吁“加薪减负”的初衷。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激起教师争当班主任的热情?

       专业化或许是打开班主任荒的一扇门

其实,班主任是教师在校园里最能实现自我教育价值的岗位之一。在为班主任大声呼吁的人群中,有不少教育名家,他们自己做了多年班主任,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不计较微薄的津贴和教育条件的艰苦,而是沉浸在育人的快乐与幸福中。


每当看到一批批学生不断成长,他们的神情都闪着光。教育兴趣和热情,才是他们孜孜不倦耕耘在班主任岗位上的最大动力。因此,在为班主任工作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必须竭尽所能激发教师的教育兴趣,引导教师从工作中获得满足,从而唤起教师当班主任的欲望。而明晰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性,引领教师深入开展研究,则是激发教师教育兴趣的必由之路。


我们的师范院校,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教材教法,但是没有“班主任学”。很多老师当班主任的经验,是在参加工作后自己观察、模仿、学习甚至摸索出来的。


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出现的问题、状况不可预料且花样迭出,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也会有手足无措、使不上劲的时候。更何况是教师职业的新鲜人。


新入职的年轻老师们刚刚结束轻松的大学生活,他们对班主任甚至教师这个角色根本不了解,他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还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消化、体会与感悟,可是一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就得立即背了“行装”冲上战场真刀实枪厮杀。


摸索路上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班主任的专业性,甚至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至今依然不够明显。教师评聘是按学科分类的,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更侧重于教师的学科素养,而对教师育人能力的评价并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班主任工作更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我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那些优秀班主任,都是“自学成才”的。
教师在担任班主任过程中缺少可供系统学习的带班章法,更多的是靠以老带新、口口相传,或是靠阅读书籍来获取一些片断式的“支招”,仅有少数教师能够在这样的“自然生长”中对班主任工作产生浓厚兴趣,进行自我归纳梳理,并脱颖而出,成长为真正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的“负”不仅来自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更来自面对复杂育人难题的无所适从。因此,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培训体系,为教师走进教育的“百花深处”提供门径,才是真正为班主任“减负”。
这样的班主任专业培训体系,并不仅仅提供给在岗的班主任,而应该惠及全体教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育出大批有志于班主任工作的人才。


文章来源 | 本文为于洁沙龙供稿

富伟丽(江苏省昆山娄江实验学校)

傅  娟(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第一中心小学)

蒋金娣(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

参考来源 | 江晨宇《“薪”要加到班主任的“心”上》,中国教育报

微信编辑 | 张华杰 杭金亮 郑潇雨

文章精选

不怕上课怕写文章,说的是你是你吗?(老师们都看过来)

【微管理】李烈:校长如何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今天,怎么做校长?

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