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埋在作业和试卷堆里无法抽身?不如一起怀念一下那些有光有花有童话的日子……

2016-12-20 张学青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还在案头伏笔忙得不可开交?还在想着怎么给学生们复习?唉,期末学生忙,老师更忙。大大小小的考试、形形色色的作业、各种复习课接踵而至。年底了,学生们要交成绩单了,老师们也要开始大检验了——播了一年的种子,还不知道今年的收成如何呢。


不如放轻松一下,耐心一点,好好享受静待花开的喜悦,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




小时候一睁眼就可以看到渺渺茫茫的太湖,真是“一泓阳光晒透的清水”,人生中我能体会到的第一片光芒就是我身边的这一眼望不到边的湖光了。东太湖边有一个小村镇——更楼港——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

 

家里的第二个孩子是我,我像父亲像母亲,母亲是我的港湾,父亲给了我温暖。我的父母深信:淳朴的人性、慢与耐心,并且始终认为这在离土地最近的人身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有了淳朴的人性、慢和耐心,你便可以养花了。父母都喜欢花,我也喜欢花,我养的各种各样的花似乎格外颜值“高妙”。然而,我的童年没有童书、童话,只有一张张不断变幻着的江南水乡“童画”,这一张张“童画”后来成了我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力量源泉。


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不要急,慢慢来


“青葱”时代,读完师范的我又回到了“童画”里,回到了生养我的乡村,我成了一名乡村女老师。我教师生涯的第一站:更楼港小学。这是一所乡村辅导校,很小,六个年级四个班,一百多学生九个老师。我教过复式班,教过数学。最后一节公开课《凡卡》,让我从村小调到了庙港中心小学。


今天,那一段乡村教师的日子只有沉淀在心底的一片湖光,父母亲种了许多普普通通的花,我也不及细看。我细看的是父亲听见我教过的孩子的父母夸赞我时就会喝得醺醺然的样子,我细看的是在家里听我试讲后用特殊的普通话告诉我“真好”的母亲的样子,那时的生活很简单,只有泥土的味道,父母美好的样子便是我那时“童画”中最美的风景。


当太湖那一片水光“晕”出的“童画”成为背影的时候,三十好几的我,从乡村跑到了城里:吴江市实验小学。进了城,离开了土地,特别想种花。有花的日子才美,美美的生活才不会倦怠。每种花都有它的品命,讲规矩,不随便,但自在。我养花就是图个自在。

 

那一段时间,养花、读诗成了我的生活。泰戈尔、纪伯伦、里尔克、叶芝、华兹华斯、聂鲁达、帕斯捷尔纳克、洛尔加等一批伟大的诗人。读他们的作品,才知道诗歌的高度在哪里。用纪伯伦的话说,“它是从流血的伤口或微笑的嘴边升起的一首歌。”古代诗词我也喜欢。一本《唐诗鉴赏辞典》,每年暑假都要请出来回读、抄写。平平仄仄的“旧时月色”,教我沉静,也教我深情。与读美妙婀娜的诗不一样的是我喜欢养质朴而有耐性的花。慢和有耐心是泥土的本色,我进了城也未敢忘却,其实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慢慢来,耐心点,再耐心点地等待,像泥土地上农民一样守望庄稼合乎季节的成熟,难怪教师又叫作园丁呢。

 

住进城里我喜欢养墨兰。墨兰容易养,总是意外地拔出几株花剑来,一株一株慢慢地开,色彩不算鲜亮,样子不算曼妙。我曾经觉得它小,也曾嫌弃它的花色有点污,可是它一点不嫌弃我一连开了近一个月,仍然那么好,最难得的是隐隐还有幽香。


同样有幽香的是栀子花,与种在泥土中的相比,我更加喜欢折下一枝插进透明的玻璃花瓶的栀子花,那股幽香足令人心醉。我喜欢在案头插各种各样的花,用不同的花瓶,有陶的、玻璃的、木头的,有时觉得碗碟之类的也都可以插上花作清供。身边有花,便有了一种柔和的心情,这种心情才会让自己更契合于教育的生活状态,每每日暮甚或夜静,我会在插着花的窗前案头发呆,会时不时地想,我今天如同这花儿一般的有着柔和的微笑了吗?


每到岁暮我总要养一盆水仙作清供。起初这些长得像庙港大蒜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它也不分辩,因为它知道,它的心里孕育着花苞,只要等待,它终究会清香远逸。有一次我用早了矮状素,最后到底还是开了,还蓬蓬勃勃的开了一屋子的清香。其实每一朵花儿都会绽放,我们不要急,完全可以慢慢来。




给孩子留下成长的记忆,更要有“经典”


围在我身边的除了花儿就是孩子,孩子如同花儿,我对孩子的目光如同园丁对花儿一般的深情。养花需要深情的施肥浇水翻土,花木有人情。对待孩子更需要温和、坚韧、信任、等待,如同我小时候看到那一片太湖的水光,总是在静静目送着远去的橹声和等待归帆的笑靥。


我喜欢让孩子一边阅读一边记录自己的成长,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本《我的成长阅读故事》,一个班的记录本就构成了我和孩子们的精神家园。从乡村小学开始,我就带着孩子整本书、整本书地阅读。毕业的时候,我会花上好几天时间,编一本班级刊物作为纪念:《那一年,我要毕业》。看着孩子们喜欢上了一本本书,我就开心,像一个农夫看着麦穗已经拉弯了麦秆一样开心。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读孩子们的日记了。说着“童”话的孩子才是真的孩子!进城了,我的“童画”在身后了,我必须更加关注童话了。我拼命地读童话,读绘本,看儿童电影和儿童剧,这是在补回我不一般的童年。虽然在情感上我还很容易沉浸到已经逝去的童年的湖边不能自拔,但是我知道,身边的孩子需要有童话的童年。我看儿童电影《小尼古拉》会生出很多很多的感慨,我在“我们的电影院”里和孩子们一起看《极地特快》。


在读书节的时候,我们的校园里满是穿越而来的孩子,他们穿着诸如白雪公主、狼外婆的衣服演绎着各种儿童剧,看着孩子们享受阅读的童话表演,我的心醉了。当然也不都是童话剧,也有孩子扮演刘关张唐僧孙悟空,演绎着我们的各种经典作品。每每看到这样的校园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野外的三月三,想起童年的野火饭,咸肉糯米蚕豆饭。校园的田野感能给孩子一生自由发展的力量!


给每一个孩子自由成长的力量,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啊。除了有光有花有童话,还要有“经典”。

 

涉过童话这一条河,我重又回到中国经典作品的大河中来了。我开始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司马迁、陶渊明读到李白、杜甫,从鲁迅、冰心读到茅盾、巴金。周作人、老舍、汪曾祺、孙犁、钟叔河、流沙河、萧红、董桥、白先勇、张晓风、席慕容、三毛、林海音……什么都买来,有空就读上一两篇。鲁迅有戾气,周作人爱掉书袋,我独爱的还是沈从文、汪曾祺一路,包括后来接触到的苇岸、刘亮程、高尔泰等。


沈从文是寂寞的,他的作品一度受到冷遇和误解。先生是一条澄澈的河。他的性情,就像河水一样,至刚至柔,有德有仁。他的作品有一种很亮的橙色,因为他对全世界、全人类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他不习惯大喊大叫,但他的作品中有一种燃烧的感情,是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永远倾心与赞颂。“温和而坚定”——我想它渐渐地占据了我性格的内核,成为一种做事的信念。

 

于是我通读了《沈从文全集》之后编选了《小学生沈从文读本》,很荣幸的,初稿之后收到了钱理群先生七千多字的修改意见,我收获的应该是“经典”的力量!我便在学生中开了沈从文作品选读课,孩子出奇地喜欢,大概沈从文的文学家园里也有个童话世界吧。




我就这样一路在乡村的田埂上走着走着,光着脚,真切地感受着泥土的温度。迎着额前一缕阳光,心底始终绽开美丽的花儿,我在“童画”里,我在童话里,不知疲倦地走着:

 

真的!有光有花有童话的日子很美


我不知道我会走多远


但我知道我心底有一缕阳光


我不知道我在那辽远的乡村还会跑多久


 但我知道我心底有一瓣芬芳


我努力地想走得很远很远


是因为我始终相信美丽的远方


我努力地想不倦地奔跑前行


那是因为我坚信每一个生命都会精彩绽放


也许我坚信疲惫了会去做一个梦


梦里可能什么都会模糊


孩子,一群孩子却在梦中央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童话


让每一个孩子在童话中成长


有光有花有童话的日子


多么的美多么的好多么的美好……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第17期

责任编辑 |  施久铭

微信编辑 |  杭金亮


高情商的老师做了这几件事,家长们开始理解老师的辛苦了

做了40年的老师,当了30多年的班主任,20句掏心窝的话(小编亲鉴,必须看)

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学校不能承受之重

当老师还需要这些新本领,看看你都具备哪些了(附教师素养提升路径)

家长“怒斥”老师,老师有苦难言,相互理解咋就这么难呢?

青年教师有话说,校长们,你们会听吗?|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