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所学校“一穷二白”,为啥能实现逆袭?

2017-07-12 邢星 余慧娟 黄星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在厦门市,有一所学校很不起眼,但每天都能迎来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这就是厦门市蔡塘学校。在2005年刚建成时,蔡塘学校的生源、师资、硬件等条件都毫无优势。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实现逆袭,成为了区域里的一所优质学校。今天,小编就带你一起揭秘这所学校逆袭的秘密。


一所学校的“优质”靠什么实现?是生源、师资,还是硬件条件、文化积淀?对于刚刚组建起来的厦门市湖里区这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外来员工子女专门学校——厦门市蔡塘学校来说,在这几大项上可谓“一穷二白”。

 

2005年,蔡塘学校初一招生计划定额100人,仓促中最终仅招收到72名学生,且在全市初中入学水平测试中排名垫底。20余名专任教师都是在1个月前刚刚招聘来的,队伍年轻化,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硬件设施尚不完善,全校仅有3台老式电脑,操场跑道是用煤渣铺设的,后来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高峰对此记忆犹新:“一跑步煤渣就飞起来,脸上、身上全是灰”。



正是这样一所学校却接连创造出办学“奇迹”:教学质量评估指数(P值)连续9年位居全市前茅,其中,除择优校外,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5年位居全市第一,2008年位居全市第三。学校从名不见经传,到优质生源、师资和办学经验开始输出,目前,厦门市及周边地区到校参观学习的交流学校达300余所,教师1.7万余人次。

 

即使到今天,学校在校学生3130人,小学部和初中部随迁子女的比重分别达85.91%和96%,学生入学水平在全市排名依然靠后;专任教师201人,平均年龄31岁,其中45周岁以上仅9人。在相对薄弱的办学条件下,蔡塘学校不仅满足了外来员工子女基本的入学需求,还努力追求更优质的教育。它的“优质”究竟从哪里来?


学生习惯养成每上一个台阶,学习成绩也会同步提升

第一年招生结束后,蔡塘学校校长陈文斌陷入了思考:这所学校究竟能给这些孩子什么?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学生学业基础薄弱,行为习惯欠佳,但是一张张纯朴的小脸上透出喜悦,他们喜欢这所学校,喜欢城市里的这种新生活。“我突然间明白,这些孩子几乎不可能再返回原乡,而是会在新城市生活下去。


他们要融入城市生活,成为被城市所接纳的新市民,最起码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素养——这是学校可以教给他们的。”花了近3个月时间,陈文斌校长理出“德育为首”的办学思路,继而探索出“低起点、严要求、分阶段、抓细节”的德育工作思路。


蔡塘学校德育工作的起点有多“低”?


学校在并不宽敞的教学楼外见缝插针地修建起一排排洗手池,德育就从教学生怎么洗手开始:“手心、手背、指缝、指甲至少各搓洗10下”。每个班级配备毛巾、指甲刀等工具,每日例行晨检的重点就放在学生个人卫生上,不合格,老师就手把手地教,甚至亲手给学生洗脸、剪指甲……然后是仪容仪表的规范,比如:男生“宜理学生头”,“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触领”,女生头发“前面不宜挡住眼睛,后面不宜长于肩膀”。



再进一步教学生语言、行为的文明礼仪,比如:正确的基本坐姿是“头部端端正正、双目平视、面带微笑、下巴内收”“男士膝盖可以分开,但不可超过肩宽;女士膝盖要靠拢”“与他人进行交谈时,要注意不能只是转头,而应将整个上身朝向对方,以示重视和尊敬”……


德育一定要‘贴’在学生身上去做,甚至要伏地而行。”分管德育的副校长陈纪说,“我们强调德育活动‘接地气’,就是看到学生缺少什么便补充什么,一定要让学生从中有收获。”


德育的入口可以很“低”,低到适合任何学生;同时,德育的出口很“高”,指向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取向。


德育与教学深度融合,注重教改成果与德育成果之间的相互迁移

“德育和教学是学校的两条腿,我们先迈出的永远是德育这条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都可以渗透、迁移到课堂上来。”小学高级部德育主任姚秋芳说。


“我常跟学生、家长讲的是,一份试卷80%是基础题,只要细心严谨就不会丢分。考试其实主要是考学生的学习习惯,而学习习惯取决于行为习惯,这就属于德育。”小学高级部语文教师、六年级一班班主任许颖颖说。


德育与教学深度融合,在蔡塘学校不仅已形成共识,而且非常具体地落到实践中。


比如,蔡塘学校做“外来员工子女习惯养成教育”,全程由德育部门和教务部门共同参与实施。研究形成的德育校本教材《中小学生礼仪》中,专门设有“学校坐姿的礼仪”“学校说的礼仪”“课堂礼仪”等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导学生“上课时,身坐正。


手放在桌面上,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在课堂讨论环节,要做到既尊重老师、同学,又要把问题弄清楚。在争论的时候,要做到有理、有节”。在“莫兰蒂”台风后的第一课上,也有教师将地理、物理等学科知识融入这次德育活动中,对台风造成的危害及如何防范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2009年,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2011年,将学生小组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学层面延伸到学生自主管理、同伴关系等德育层面,形成“班级互助小组”,注重教改成果与德育成果之间的相互迁移。


“现在,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很受欢迎,许多学生在高中、大学担任学生干部,甚至是学生会主席。因为第一,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良好;第二,有比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他们懂得感恩,对他人、对学校、对社会有感情。”陈文斌校长不无骄傲地说,“他们的未来已经不仅是合格的市民,甚至将成为社会的脊梁。”



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一直往前走

2008年,蔡塘学校开始全学科开展教学改革,推出以“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分层落实,分类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案的设计与实施”校本研究,尝试实行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试验。


改革进程中,几乎每一天都会遇到新问题。


教学案以教材内容为主,学生直接“抄”答案怎么办?——教学案内容设计需要情境转换。


题目情境转换了,学生答不出来,无法按时交作业怎么办?——教学案题目要分层,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生早上交了教学案,第一节课教师来不及批改,无法在课堂形成有效反馈怎么办?——调整课表,把可以提前预习的语文学科等排在第一节,知识连贯性强的数学学科等往后排……

 

教学改革初期,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几乎每天傍晚碰头,解决当天收集到的问题。目前,改革成果有了一定积累,学校集体备课常规仍然保持一周三次。还有一些动态的“微备课”:听课后,几位老师马上凑在一起评课,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走在蔡塘学校的校园里,教室门前、走廊甚至食堂,随处可见老师们在讨论教学,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改革氛围。

 

“10年间我们进行了5轮课堂教学改革,其他学校遇到的所有问题其实我们都曾经遇到过。”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陈雅煌有感而发,“蔡塘为什么能走下去?因为我们秉承这样一种教改理念,就是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解决,不断地往前走。我想,这就是蔡塘精神。


“事业单位管理就是要把人的精神树起来,把人心凝聚起来”

“蔡塘学校要求很细、很高,在这里当学生难,当老师更难。”2014年,高峰从江西省宜春学院毕业,回到母校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在人们印象中,当体育老师应该很轻松吧?结果,高峰一年上了4轮合格课,不断学习运用教学案、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改革成果,还要参加集备、教研,跟上新的改革步伐。德育也要落实到体育教学中,高峰还同时担任副班主任,带纪律、做展板,“好像突然变成全能的”。



那一年,蔡塘学校搬迁至新校区,校园面积扩大5倍,班级数从26个增加到66个。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凸显出来。


建校之初,在厦门市湖里区政府、区教育局主导下,蔡塘学校作为合同制试点创新用人机制。目前,在专任教师中,合同制与在编教师比例约为8∶2,预计理想比例为7∶3,教师队伍以校聘合同制教师为主。在新建校阶段,这种灵活度高、专业性强的选聘机制,帮助学校在短期内迅速建立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教的教师队伍。


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合同制的自由灵活也带来一些问题。首要问题是教师流动性大。蔡塘学校2013-2014学年调离17人,补充20人;2014-2015学年调离36人,补充54人;2015-2016学年调离36人,补充42人。合同制教师离职更新均在教师总数的20%左右,这进而带来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合同制与事业编制混合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但是,大浪淘沙之后,蔡塘学校稳步建立起一支对学校文化高度认同、对德育落实和教学改革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它到底用什么留住了优秀教师?


2013年8月底,陈倩倩作为应届毕业生入职,担任语文教师。9月底,区里举办片段教学比赛,学校推荐她去参加。陈倩倩听完愣住了:“我一个新老师怎么参加区级比赛?!”这时,语文组、教研室纷纷出马,开始帮陈倩倩磨课。


从教学案的设计、使用到小组合作模式的课堂把控,“老”教师手把手地教,事无巨细,毫无保留,“教学仪态这个点就磨了我一周”。最后,陈倩倩在比赛中获得区级一等奖。当她看到很多曾经的同学就坐在台下观看比赛时,她突然意识到:“我的进步是非常快的。”


“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蔡塘学校不仅仅有要求,还有辅助。很多人在帮助你,有压力,也有动力。最初选择留下来,我就是抱着想学习、发展专业的心态。”陈倩倩坦言。而今,3年过去了,她已经成长为学校教务处副主任。



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师者,这里是熔炉;如果你只想混日子,这里是炼狱。”这是陈文斌校长的“名言”。面对蔡塘的“魔鬼训练”,每年9月底新教师第一次拿工资,10月初总会走一些人。而坚持下来的,在蔡塘越久“陷”得越深,你会真的爱上这所学校。


现任学校教务处主任谢秀娟回忆说,2005年初来蔡塘时,“没想过留下”;一年以后,“没想过离开”。“因为我们是一路‘拓荒’而来,就好像亲手建造一个家,那种付出、那种付出之后的成就感、幸福感太美妙了。然后,把我深深吸引住的是学校教学改革提供的平台,我不仅是‘适应’学校,而是已经‘融入’了,甚至‘推动’了,我找到了教学和教研的快乐。


最打动人的是学生。我们学校好像有它特别的使命,曾经有人用‘阳光’形容我们的学生,这太难得了。我们的付出真的能够在学生身上看到改变,而且学生的改变出乎意料,这就是教师的追求,我真的在这所学校找到了存在的价值。”


“事业单位的管理就是要把人的精神树起来,把人的心凝聚起来。我们追求的就是教育精神。这种追求从我自己做起,然后大家都这样做,工作氛围就有了,慢慢地,学校文化就产生了。”站在新校址,陈文斌校长有着新展望,“有人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其实从长远来说,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才是一所优质的学校。团队建设由核心的精神凝聚、引领,才能够长存下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在蔡塘学校新校园里,有一棵很大的高山榕,是搬迁时历尽艰难特意移植过来的。“因为这棵树曾经伴着学生成长,从孩童到青少年,当他们头发花白回到学校,还会记得这棵树。一所学校能延续百年的是什么?也许是树。”陈文斌校长的话留有深深的余韵。蔡塘百年,那是一种百年树人的精神,那是一份家国天下的责任,那是一个成就人生的梦想。学校,应该是梦开始的地方。


(邢星、余慧娟系《人民教育杂志记者,黄星系《福建教育杂志记者)


暑期专辑购


传承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学校如何做?请戳这里


未来已来,教师必备的“新专业素养”在这里!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7年第12期,原标题有改动。

微信编辑 | 杭金亮


推荐阅读

不想说再见 | 周六茶话会

“我就想把这些老师的故事写出来”,当了17年教师的他走上了另一条教育之路 | 故事

王殿军:我想培养出一批热血青年

6年时间,他们给了孩子什么能够带走的东西 | 观察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