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要只做成绩好的“学霸”
民小编说
马上就要期末考了,但这篇文章一定要在成绩出炉之前就读读。当期末成绩出来时,一定有很多家长很欣慰地说:“我家孩子特别优秀,总考第一,从来都不用我操心……”可是,学习成绩好的家长就不用在孩子身上操心了吗?当然不!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以下12种“学霸”孩子是必须引起家长注意的!
来源 | 第一阅读(ID:diyiyuedu)
作者 | 刘海兰
凡事必争第一的学霸
平时表现:
不管学习还是劳动,不管文艺还是体育,班级里大事小事都要争第一,这样的孩子平时对自己要求特别严苛,为了争第一,他们会一直逼迫自己在方方面面都保持优秀,对于他们来说“成绩和名次比天大”!
要害分析:
“凡事必争第一”本质上其实是在追“名”,孩子的目光已经不是说我要很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而是聚焦在了“学习能让我成为第一名”这样的虚荣上了。
家长对策:
引导孩子在保持上进心的前提下,避免虚荣心与攀比心
每次发布考试成绩后,无论分数多少,我们都应首先肯定孩子已经在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努力,然后,拿来试卷,让孩子分析自己的错题,将目光聚焦于考试内容本身而不是考试分数和排名。
避免虚荣心与攀比心要从家长自身开始,家长首先要避免孩子考试成绩好就笑脸相迎、成绩不好就冷言冷语的区别对待,尤其要避免将自己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告诉孩子:考试成绩的意义更多是在于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场发挥能力。
学习也好,劳动也好,文艺也好,体育也好,跟随自己的内心,真正投入到每一个项目里享受其中的乐趣,扎实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有朝一日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改变世界,这才是收获人生成就感的真谛。
2
看不得他人成功的学霸
平时表现:
看不得他人成功的孩子非常在意其他同学的成绩,只能允许自己是第一名,如果他人成绩好,就想方设法给他人使坏。
要害分析:
“看不得他人成功”本质上就是心胸狭隘,过分争强好胜很容易让孩子在竞争中失去理智,很可能开始时只是给同学设个绊脚石之类的小举动,但如果家长或老师不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将来很可能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家长对策: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慈悲心,学会真诚地祝福他人
首先家长要在生活中时时检视自己,如果家长在日常与人相处时就争强好胜,孩子很容易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其次,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理解到在玩游戏时自己想赢的时候,别人也想赢,自己输了伤心,别人输了也会伤心。
能够理解到这个层面之后,创造机会,让孩子将自己的玩具或食物与朋友一起分享,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触了解到不同生活环境中人们生活的不易,培养孩子的慈悲心。
在生活中,首先家长自身做一个能够真诚祝福别人的人,然后创造机会,让孩子也学会真诚地祝福他人。
3
生活白痴般的学霸
平时表现:
不知道大米是水稻、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系鞋带都需要妈妈帮忙,生活白痴般的学霸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只要家长稍不留神,总会丢三落四,小事故频发。
要害分析:
“生活白痴”本质上就是“王子病”和“公主病”。虽然生活常识没什么大不了,学一学总能学会,但重要的是,这样在温室里过度保护中长大的孩子内心中难免会有一颗“我很娇贵,别人都应该围着我转”的种子,这种扭曲的视角会影响到他们对很多事情的判断力,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家长对策:
从固定做家务时间开始,培养孩子的平常心
即使您家庭条件优越,家中有三位保姆,如果想避免孩子患上“王子病”或“公主病”,也需要狠下心来让孩子分担家务。哪怕从日常的擦灰、扫地、洗碗开始,适当让孩子放下身段,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都是非常好的。
很多家长会怕因此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但其实,让孩子一刻不停地学习也是不现实的,除了学习和游戏,让孩子接触到真实的生活,不仅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是作为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特别建议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在做家务的同时,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生活常识,让孩子认识到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仅仅会让孩子将来获得更多的生活自由,而且也会成为孩子一种值得自豪的本领!
4
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爱好的学霸
平时表现:
这种孩子通常都很“宅”,除了吃饭、学习就是睡觉,家长让出去玩都不出去;这种孩子通常也会很“独”,很少有朋友,与同学邻里都少有来往;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觉得“没劲”。
要害分析:
“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爱好”的孩子是真的爱学习吗?学习成绩好,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并不代表孩子就真的热爱学习。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那么没有其他爱好很可能会让孩子长大后感觉到精神空虚,觉得生活毫无乐趣。
家长对策:
观察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帮孩子找到兴趣爱好
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爱好的孩子,一般会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真的爱学习,比如有的孩子就喜欢地理,没事就喜欢看地理方面的课外书,这种也算是有爱好的,地理就是他的爱好,家长只需鼓励即可。
但如果您的孩子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所有的课外习题都是为了考试得高分,不会纯粹因为自己的爱好而去做任何事的话,那您就要引起注意了!
对于这种情况的孩子,我们要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去体验,带孩子去听听音乐会、跳跳舞、看看画家作画,动手捏个泥人、做个雕塑,制个彩陶,不喜欢就放弃,直到帮孩子找到他喜欢做的为止。
有好奇心才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不要被孩子目前很喜欢学习的表象所迷惑,只有激发出孩子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求知欲,才能让孩子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即使无人监督、没有考学的任务,也一直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5
自信过头的学霸
平时表现:
因为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特别好,很少品尝到失败的滋味,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切都行。实际上有些孩子低年级时语文数学都特别好,到了高年级时才发现数学开始吃力了,但因为自己的过于自信,数学还是用过去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单科成绩拉分就开始明显了……
要害分析:
“自信过头”的本质是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缺乏清醒的认知,学生时代可能影响到的只是学习成绩,将来走向社会,就可能因此影响到孩子的事业和生活等很多方面。
家长对策:
培养孩子理性思维逻辑、尊重事实与科学的理智之心
人们常说头脑是用来思考的,而心是自由情感的发源地,是无法控制的。
对于孩子来讲,从小生活在周围人的赞美与恩宠之中,如果再加上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带来的光环照耀,结果很容易就会想当然,觉得自己各方面都行。
抓住孩子遭遇挫折的小小瞬间,让孩子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有“理”可循的。用孩子亲身的经历,分析成败原因,可以让孩子更客观地看清事实,明白事实是不以孩子个人意愿为转移的,要想让未来更利于个人发展,必须摒弃自以为是,用理性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去统筹安排时间、有策略有方法地去补足自身的不足。
6
目空一切的学霸
平时表现:
瞧不起别人,觉得别人都不行,就自己最聪明,比如有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看不起平时比较淘气的男孩,却没想到男孩到了高年级只要稍微一用心成绩就噌噌地上来了!
要害分析:
“目空一切”是“自信过头”的升级版,本质上已经从不能客观地认知自身和周围环境,走上了“唯心”的极端。古今中外,很多帝王将相的毁灭之路都是从目空一切、唯我独尊开始的。
家长对策:
多读圣贤书,培养孩子谦逊和自省的美德
井底之蛙难免就会妄自尊大,为了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他人,我们一定要为孩子多多创造机会,让孩子有可能多见市面,多接触能人、好人、圣贤之人。
平时让孩子多读圣贤书,也是非常好的方式。所谓圣贤书就是指那些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书,很多国学经典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都属于圣贤书。培养孩子谦逊美德的最佳方式是在生活中带领孩子时刻自省,每当有事件发生,无论大小,都能通过总结经验,和孩子一起讨论更好的做法,让孩子体会到不断完善自身的必要与乐趣。
7
从不帮助别人的学霸
平时表现:
学习好却很自私,只考虑自己,从不为他人着想。这样的孩子通常觉得别人的处境或需求跟自己无关,不理会也不是罪过。
要害分析:
“从不帮助别人”本质上是极端自私自利的表现,这样的孩子不会受到他人的爱戴,从不帮助别人也就失去了当情况危机时别人帮助自己的根基。如果家长任由孩子这样发展下去,无异于将孩子丢弃在豺狼横行的大森林中而失去同伴们同心协力的保护。
再者说来,一旦这种自私自利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扎了根,在家庭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互助,甚至是对父母的孝敬与守护也就都不必期待了。
家长对策:
让孩子感受到协作的美好,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创造机会,让孩子为他人伸出帮助之手,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借由帮助他人而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让孩子适当参加群体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孩子与他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人的需求,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或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送孩子参加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的主题夏令营或冬令营,让孩子离开父母,感受到朋友、同伴在人生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在生活小事上,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体贴、照顾家人和朋友,让孩子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理解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8
不讲诚信的学霸
平时表现:
仗着自己学习成绩好,就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了不做、言而无信,这样的学霸,通常老师和家长不容易了解到真相,但同学们却都心知肚明。
要害分析:
“不讲诚信”本质上是在自毁前程。暂时在学校里是更多看学习成绩、以分数论英雄,但将来走上社会,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可以说是自掘坟墓,无论专业多么出色都不会有太大成就,即使凭借机缘一飞冲天,结局也不过就是摔得更惨。
家长对策:
树立以诚信为第一要义的家风,培养孩子兑现承诺的勇气
记得我小时候,每次考试前,父亲都会对我和弟弟说:“考零蛋回来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那是你们的真实成绩。”果真,无论我和弟弟考试成绩如何,父亲都没有因此批评过我们,我和弟弟一直以来也就从来都不怕把真实成绩拿回家。
树立以诚信为第一要义的家风,其实首先是要求家长自身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理智地面对孩子的成绩。是分数重要,还是诚信的品质重要?首先要在家长自己的心里摆清楚位置,然后才能自然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观,从而影响到孩子。
培养孩子兑现承诺的勇气则需要从小事做起,锻炼孩子说了就做的执行力,比如孩子借了同学的物品,一定要敦促孩子记得及时送还等等。
9
“不拘小节”的学霸
平时表现:
虽然学习成绩好,但个人卫生却经常不合格,平时说话爱带脏字儿,上课迟到、下课打闹、放学后逃避做值日,还爱给同学取绰号、欺负女同学……似乎每次老师批评的名单里都少不了他。
要害分析:
这样的孩子如果您认为只不过是“不拘小节”,那么,可以说本质上就是您这样的教育观念把孩子给害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以上例举的看似只是“不拘小节”的事件,实则已经关系到了孩子的品性。
家长对策:
点滴规范,培养孩子对规则与秩序、纪律的敬畏之心
从生活小事,如刷牙洗脸、吃饭穿衣开始,培养孩子凡事讲究规范、规矩的意识。跟孩子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领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奥义。
根据孩子的生活起居,帮助孩子制订他自己的生活小规矩,督导孩子遵守自己制订的小规矩,并及时肯定、鼓励孩子遵守规矩的言行。让孩子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是靠自己用言行去创造的,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形象负责。让孩子理解品德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孩子随时修正自己的品德,遵守社会公德。
10
我行我素的学霸
平时表现:
仗着自己学习成绩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即使做错了,受到了老师、同学或家长的批评,也依然故我。
要害分析:
“我行我素”本质上其实是“环境适应不良”与“人际交往障碍”的一种表现,家长如果不尽早发现、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心理和行为调试,孩子一旦到了初中、高中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时,就会表现得更加叛逆,也很容易造成人生悲剧。
家长对策:
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培养孩子的亲和力
不要小看“见面问好”之类的基本小礼仪,就有孩子在家长和老师都不在身边的时候,见到同班同学也不打招呼。
有的孩子天生会聊天,但有的孩子就不会,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所以,家长还是要耐心地教孩子一些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比如:真诚的赞美与关心,并适当地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供与同学交流的话题,比如:作业是否觉得难哪、课外兴趣班学了什么呀、假期去哪里玩了、有哪些收获呀等等。
有了经常与人交流的基础,我们就可以时常问问孩子与人交流的收获,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欣赏他人并学会取长补短;感受他人的心理需求并学会在互动中体谅他人、调适自己的言行。
11
深陷象牙塔里的学霸
平时表现:
一门心思死学书本,不懂得灵活应用与变通,也不屑于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这样的孩子头脑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考试考出好成绩。
要害分析:
“深陷象牙塔的学霸”本质上其实是一味重视考分的不良教育环境培育出的牺牲品,如果家长不能及时为孩子补充实践性教育,那么孩子将来很可能会走上只懂得“纸上谈兵”的可悲道路。
家长对策:
学了就要用,帮助孩子及时建立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比如:孩子学了“统筹”这个词,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让孩子运用统筹时间的方式做一餐饭,在等着水烧开的同时洗菜……孩子学了加减法,就给孩子一些钱,带着孩子一起去买菜;孩子学了写信的格式,就让孩子真的给远方的亲属写一封信并贴上邮票、邮寄出去;孩子学了唱歌跳舞,就让孩子在家庭或同学聚会时表演个节目,感受一下文艺带给人们的愉悦……让孩子明白:学是为了用。用了之后就会有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则会带给孩子更多学习的动力,进而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12
心理脆弱的学霸
平时表现:
心理脆弱的孩子受不了打击,一旦成绩不好或遭遇到小挫折就马上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认为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没有自己爬起来的勇气。
要害分析:
“心理脆弱”的孩子多半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是如果自尊心过于强烈,则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失去自己对自己的正确认知,过分依赖外界或他人给自己的打分或评判。
家长对策:
让孩子学会调控情绪,带孩子一起体会生活的小确幸
遭遇小挫折,当孩子暗自神伤时,是开导孩子的最佳时机。我们启发孩子想一想:人生像不像是一次旅行?一个经常神经紧绷处于时刻战斗状态、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开心的学霸与一个学得开心、玩得快乐的学霸,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如果孩子把每次考试成绩都看得那么重要,就算学习再好,也难免会患得患失,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习放松。
什么?放松也需要学习?没错!不允许自己输会让他自己越学越累,越活越累,最终在生活中变得身心疲惫、伤痕累累。真正优秀的人绝不会仰仗于分数和名次等外界评判,而是会在对世界与社会的贡献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春天看看柳树发芽,秋天爬山去看红叶,清晨遥望旭日东升,黄昏欣赏落日美景,带孩子一起从一餐饭、一杯水中体味到美好,感受生活中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就会逐渐让孩子获得平和的身心,从而真正客观地看待学习,并以更坚韧的姿态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微信编辑 | 沈涵波
推荐阅读
陶西平:未来10年,什么样的孩子不会被“无情淘汰”?| 名家
第一阅读(ID:diyiyuedu)中国陪伴阅读第一平台,有爱有方法有态度。 寓教于阅读,倡导家长阅读、自省、思考、实践,带给每一个孩子最适宜其成长的教育方式。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rmjyw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