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减负增效:学校课程改革的担当与作为 |“减负”思路分享⑮

人民教育 2019-04-23

 民小编说


在课程教学中推动素质教育,不仅要“减"去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旧传统,还要注重抓住核心,提高质量,增进效率。


“减负”思路分享第十五篇,华附天河实验学校通过基础课程核心化、特色课程个性化、教学课程趣味化等手段,真正做到了“减负增效”。



陈宝生部长指出:“学校减负,主要是加强科学管理,把减负的任务落实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来解决。” 


可见,课程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在深入推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入新思想、新理念,同时也要“减”去违背课程与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旧传统。为此,要树立辩证的减负观,认识到减负不只是单纯地做“减法”,而是抓住核心,提高质量,增进效率。本文试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天河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华附天河实验学校”)为例,探索新时代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减负增效的理念与实践策略。


1

基础课程核心化


课程改革者需要看到的是,尽管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和增长速度空前加快,但知识所体现的观念或结构却相对稳定,学习者需要做的是形成掌握这些核心观念与结构的核心素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舍弃繁琐却无法穷尽的知识点,精选核心学科“大观念”,是信息时代素养本位理念下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即少而精原则 。通过课程的核心化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在知识爆炸时代减轻学生负担。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少而精的原则,华附天河实验学校展开了核心化课程改革实验。以语文课程为例,科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推行“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下的海量阅读”,强调以海量阅读超越语文教材,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广博化、开放化。“海量”所指的是引导学生在在能力范围内广泛阅读有品质、有价值的经典书目,从而提高阅读品质,打造语文核心学习力。


基于此,华附天河实验学校的语文课程以海量阅读为核心,结合学校的书院文化,强调国学化、经典化特色。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系列》为主题进行分级积累:低年段进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成语故事》的积累,中年段进行《小学必背古诗80首》《韵读成语》《论语》的积累,高年段进行《大学》《中庸》以及经典小古文的积累。在课程实施上,一是利用广播站、早读、晨会、课前三分钟、午读等时间,通过背、吟、唱、演等形式展开学习。二是确立导读、共读、讨论的班级读书模式,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导读中,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有一份阅读的期待。在共读中,建立话语环境,师生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在讨论中,让不同的观点彼此碰撞,让相同的情感彼此交融。三是大力提倡课外校外阅读,通过班级的图书角、校园内开辟阅读长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利用课间、午休前进行阅读,形成课外校外双轨并行的大阅读课程模式。如此,真正使学生在读好书的同时,感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能终身发展的阅读素养、学习素养以及丰厚的人文底蕴。


2

特色课程个性化


反思当前教育活动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可以发现,学生的天性本是好问好动,热衷于探索未知的领域,而这种探索欲亦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随着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的增加,许多学生却视学习为一种负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课程的设置未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压抑了学生的天性。


一方面,课程设置过分追求“整齐划一”,课程的开设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发学生反感;另一方面,学校功利主义思想严重,一味追求“有用”课程的开设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事实上,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其表征就是保护学生的天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正如东北师大附小于伟校长所指出的,保护天性在小学阶段尤显重要,忽视对天性的保护,就会影响儿童的率真与创造。


由此观之,减负还意味着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个性化特色课程旨在构建针对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满足独特个体的发展需求,保护其学习天性,挖掘其潜能,促进每个生命体朝着个性化的方向积极自主发展的课程。当前,学校个性化特色课程的设置主要通过校本课程,以第二课堂或活动课程的形式实现。




除第二课堂外,学校还开展了系列化的英语特色活动课程。例如与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合作开展的“快乐说英语”主题活动日,一方面以英语游园的形式,塑造了浓厚的学校英语氛围,激发起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展示英语的舞台,使学生想说英语、敢说英语、爱说英语。与此同时,互动互助的形式还让学生获得了共同学习的快乐体验,培养了学生英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了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总而言之,个性化特色课程是对基础课程的合理补充,它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切实在减负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

教学课程趣味化


学校在减负时还需要对“负”进行辩证分析。如能采取恰当的形式进行合理化调适,“负”亦有可能成为一种享受。扈中平教授指出,学生学习负担来自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学习负担;二是内在的学习负担。 外在负担主要与学生客观上所承载的学习负载量有关,而内在负担主要指心理负担,突出表现为课堂教学的刻板僵化以及低效所造成的无趣和乏味。由此观之,为减负增效,我们需要通过构建“高效率、高质量、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课程,营造宽松和兴奋的教学氛围,以真正实现降低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落实减负增效的目标。


为此,华附天河实验学校开展了教学课程的趣味化改革。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游戏活动,开发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形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以启发思维的课堂问题贯穿课堂教学过程,推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并在学习小组或全班展示自己思维方法及过程。如此,让学生始终置身于有趣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新颖多样的问题情境中,保持着学习的新鲜感与激情。


以数学课程为例,学校提出了“以玩启思”的教学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实现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一方面,学校组织数学科组通过打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另一方面,科组基于启发性问题开展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包含三个环节的内容:首先是寻疑质疑。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老师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从富有吸引力的课堂问题入手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将使学生获得比传统讲授式教学更为深刻的体验,同时点燃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明确其探究的目标,给思维以方向。


其次是独立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后,教师还应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入其中。一是要让每个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先验知识,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相关的数学知识。二是要实行差异化教学,使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最优发展。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在于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继而增强自主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开发创造潜能。


最后是合作展示。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展示自己开展探究活动的思维方法及过程,并进行合作讨论与分析,从而使自己的思路更广阔,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多样化。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宽学习视野,又能使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有理由相信,减负增效在未来将继续与课程改革深入交融,成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所反映和彰显出来的教育理想追求,也必然会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


文章来源 | 《中小学德育》2018年第5期,原标题为《减负增效:学校课程改革的担当与作为——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天河实验学校》,作者卜理敏等,内容有删减

  微信编辑 | 魏倩

推荐阅读


山东潍坊:9项制度为作业“瘦身” |“减负”思路分享⑪

“可爱作业”,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减负”思路分享⑩

密云七小:考试也可以很快乐!|“减负”思路分享⑨

“58节关键课”,向课堂要效率 |“减负”思路分享⑧

治理成效显著,贵州这五个教育局受到通报表扬 |“减负”思路分享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