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立群:​从我担任校长以来,《人民教育》一直伴随我成长 | 我与人民教育70年

陈立群 人民教育 2020-11-14

编者按


2020年5月,《人民教育》迎来了创刊70年。1950年,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教育》创刊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1951年7月,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联合发文,明确规定《人民教育》为中央教育部的机关刊物,中央教育部应通过这一刊物,对全国教育进行政策、思想和业务上的全面指导。



70年来,《人民教育》既是中国教育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推出全面发展大讨论、素质教育大讨论等,促进形成改革共识;报道湖南汨罗、山东烟台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山东寿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及一大批典型人物,推动改革进程。近年来,在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和编委会的领导下,先后推出上海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经验报道、江苏教育现代化报道、浙江高中新课程改革经验报道、人民教育家于漪大型人物报道、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等,创办了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影响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为宣传、解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第三届中国百强报刊。


岁月是我们的财富,更是继续出发的新起点。借此时机,本刊开辟“《人民教育》创刊70周年笔谈”栏目,征集“我与人民教育70年”故事、图片等,既为历史留一份印记,也为奋进新时代、开创美好未来而鼓劲。


今天的文章,来自《人民教育》的一位老读者和作者——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校长。2019年9月9日,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让我们一起看看多年来《人民教育》是如何一路伴随他成长,见证他点滴进步的


从1985年开始担任校长工作以来,我的办公室都订有《人民教育》杂志。我不断地从中学习先进的理念与方法,从而拓宽办学的视野与思路。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说,这30多年来,《人民教育》引领我前进,指导我发展,伴随我成长,同时也见证了我的点滴进步。 


01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001年,以“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为追求,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在浙江省内首创了“宏志班”,并以给贫困家庭孩子一个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为诉求,实行哪里来回到哪里参加高考。2004年,《人民教育》记者来到长河高中的老校区采访,给我们以指导,并在当年的《人民教育》第23期发表了《爱满长河》的长篇报道,这对我们是极大鼓舞。后来浙江华光影视公司拍摄的描写我校宏志班创办历程的电影就叫《爱满长河》。


记得2005年招生季,有一位领导干部在我办公室说:“你们的宏志班的确不错,我的孩子今年中考,我想让他来长河高中,你们有没有办法让我的孩子也有宏志生那么大的进步?”我当场回答:“有。只是你无法满足我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从明天开始,你们夫妻俩全部下岗。”这当然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但这位家长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是什么促进了宏志生的进步成长?可以提炼出哪些激励孩子进步的“成长因子”移植于其他学生?由此,我们沿着“创办宏志班——提炼宏志精神——宏志精神的迁移——精神成长”这一脉络一路前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志精神的提炼,得到了浙江省教科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杭州市教科所等单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归纳提炼的宏观层面的宏志精神是: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中观层面的宏志精神是: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微观层面的宏志精神是:理解,主动,勤奋。宏志精神的迁移,我们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其中有一个环节我们是这样安排的,每年暑假组织杭州老城区的部分学生到宏志生家里生活10天,感受和体验宏志生的日常生活。10天里,他们插秧、摘茧、砍柴、田沟边洗衣服等,生活上的磨砺,促进了精神意志的成长,也促进了城乡和谐。宏志班的成功,对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志”的激发,精神的力量。教育是一种保护和奠基,是一种生活和创造,是一种唤醒和发现。教育需要以爱育爱、以志激志、以情动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由此,我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教育要“眷注精神”》《社会责任感教育:让学生走得更远》《人-孩子-学生》《识得、习得与悟得》等文章。后来,《宏志精神引领下学生精神成长的行动研究》被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 


02

聚焦校长自身建设


2007年,在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和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的策划组织下,开展了“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学习培训活动。每次活动,《人民教育》都有同志到场指导,我们一起探讨办学的外部环境、校长的内在坚守等问题。在浙江省教科院把“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的我们8位高中校长委托给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培养指导后,我们又得到了时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陈玉琨主任等专家、学者的热心指导。


于是,一个认识越来越清晰:作为校长,应该以教育为志业,而不仅仅看作是一份职业和事业。在倡导科教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应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校长应有一份使命意识。《周易》坤卦有载:“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当下的问题就在于承载物质、金钱、荣誉、地位这些“物”所需要的“德”还没有完全养成。校长应有文人的气节与操守,应有知识分子的傲骨清风。立足为百姓服务,天宽地阔。当下教育,功利意识还是太强。校长应该有“道”的坚守;学校教育还是应该首先聚焦于学生的做人,应有根植于内心的人文情怀。


教育应遵道而行,教育的“道”就是两条: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教学质量怎么抓?校长的引领作用在哪里?我们应该沉下心来研究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研究学生品行内化的内在规律。2015年以来,我与《人民教育》治理栏目编辑沟通比较多。我把一些校长办学和成长的思考撰写成文,先后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了《管得太具体,教育没希望》《时代呼唤以教育为志业的校长》《行政化、政绩观与应试教育》《教育家办学,需要一点孤独的理想主义情怀》等文章。我对校长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03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2015年10月,我接到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电话,让我担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汪海清校长和安顺市第一中学董英华校长的实践导师,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贵州省首批名校长。按照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要求,实践导师必须到学员所在学校至少实地考察一次。


2016年3月29日,我和爱人申屠晓敏一起乘坐高铁,第一次来到贵州。在几天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一个2200多人口的寨子,2014年才出了第一个大学生”“一些村寨,已经习惯了没有文化的生活”“一些家长双休日给孩子送生活用品过来时,会给孩子带上自制的土烟。在家长看来,能够抽烟、喝酒,是男子汉的标志”。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听着这些我内心五味杂陈。这样的教育环境,这样的教育生态,我当何去何从?该何思何为?


“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任何一个国家,民众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们今天已经从教育穷国迈向了教育大国,正向教育强国挺进,但这种前行不应该是一枝独秀,而是要满园春色;不是只让部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是要实现全体全面优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口号式的承诺,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不需要悲天悯人式的叹息,需要的是“上善若水”的付出。


自那时起,我的脚步再也无法挪开。在贵州工作期间,我与《人民教育》编辑经常保持联系,相继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教育扶贫,首先要扶的是精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键在于“留守父母”》等文章。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4年多来,我走进了180多个贫困家庭,体验孩子们的生活,了解孩子们经历了什么,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在当地政府和家乡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校师生的精气神大幅提升,教育质量也有了大幅提高。


所有的帮扶都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重要的是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几年来,我与凯里一中汪海清校长一起,走遍了黔东南州的每一个县市,以及贵州省内的其他一些县市,利用“领航工作室”和“黔东南州校长教师专业发展首席专家”的平台,义务开讲座作报告100余场,接受培训的校长、教师逾万人。


一路走来,我由衷地感谢《人民教育》,是《人民教育》给了我进步发展的平台,给了我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引领我不断进步成长。



(作者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2020年第13-14期

责任编辑 | 任国平

微信编辑 | 孙粉林

推荐阅读


窦桂梅:《人民教育》陪伴着我和学校走过了那一程程山水 | 我与人民教育70年

刘可钦:《人民教育》是优秀教师和卓越学校发展的助推者 | 我与人民教育70年

张志勇:《人民教育》是人民和时代的教育之声 | 我与人民教育70年

成尚荣:这本杂志催生了我的文化品格 | 我与人民教育70年

顾明远:对于这本杂志,我既是读者又是作者 | 我与人民教育70年

于漪老师眼中的《人民教育》:致敬导航者的初心与情怀 | 我与人民教育70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