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咏莉:我心目中的教师角色 | 观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教师 Author 芦咏莉
民小编说
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总有着各种各样的描述,其中诸如“先生”一类的称谓既显示了我们对这一职业的尊崇,也带来了对教师的神化。在芦咏莉老师看来,做教师并不容易,更无法理所当然,教师角色应该是怎样的?一起来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然而,做教师并不容易,更无法理所当然。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是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四个引路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职责的殷殷期望。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这“四个相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
……
古往今来的学者对教师也有各种描述与要求。如传道、授业、解惑;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很多人的概念里,教师就是一项工作、一种职业。殊不知,在我国古代,能被尊称为“先生”的,只有两种职业:教师和医生。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认识表达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无限尊崇。因此,选择做教师,并不容易,也无法理所当然。
首先,教师被神化,是人们普遍的认识与心态;而教师本人,则需要常常在人性与神性之间进行转换与修炼。我至今还记得,卫生间蹲坑的隔板和门还不普及的时候,一年级小豆包撞到了一位老师在上厕所,她惊讶地大声宣告:老师也在上厕所耶!因为平时站在讲台上的这位老师,永远是妙语连珠、端庄美丽,在学生心目中是如“神”一般的存在,学生从未见到她如此“人间”的一面。后来,随着教育情境的丰富,随着师者角色的转变,师生间的相处有了很大变化。学生和教师开启了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游学、远足,学生和教师手拉手一起走进菜市场、医院、博物馆进行调研和体验,这些相处使得教师的形象从“神”回到“人”,回到了学生的生活里,成为了学生身边的一员。
然而,教师被神化的部分远不止于此。每次面对家校矛盾的时候,我都深有体会。家长,可以在子女教育方面认怂,但教师不行,因为你是教师,你必须行!否则,就是不称职。家长,可以在愤怒、无奈时,骂人、骂孩子,但教师不行,教师骂人、骂学生是师德问题。无论多难,选择了做教师,就必须忍耐。忍耐的背后,不仅因为师德是底线,还因为教师需要保持理性和智慧,需要在理性和智慧中找出“学生的可爱之处”,找寻“可行的教育方法和路径”,找到“成长的希望”——给学生和家长希望!家长,可以在不满时对教师大声嚷嚷、大声指责,甚至恶语相向,但教师不行,因为你是人民教师,对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而言,人民教师是言行的表率。无论被多么无理地对待,无论受多大的委屈,教师都不能选择与对方“一般见识”——公平、真相,在教师角色面前,此时都将向后退去,只因为教师是“世范”,教师是修养的化身,教师是文明的守护者、信奉者和传播者。多少次,平日总是满怀正义的同事,多少次,同样是被父母呵护长大的同事,在我面前落下一颗颗委屈的泪珠,不是为学生,不是为困难,而是为同为成年人的家长的口不择言,为教师身份束缚下的沉默不语。直至,将“教师角色”背后的道德要求与标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才会释然,才会自觉自律地不再与处于情绪中的家长、世人一般见识。这是一段充满自我突破与自我蜕变的修炼过程,是将“人性”“个性”一步步引向充满爱与智慧的教师专业科学发展之路的过程。
所以,做教师,并不容易,更无法理所当然。
其次,在我心目中,教师不止步于传道、授业、解惑,不止步于学高、身正,真正称职的教师其实是一位“超级管理者”。今天的教育模式,更多是班级授课或者小组授课,毋庸置疑,教师是管理者,教师必须懂管理。今天的教育目标,合作是必选项,幸福、成功也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以上三项,无论是哪一项,“管理”是必修内容,教师必须懂管理。无论教师自身的管理水平如何,教师必须要教学生去掌握这些管理技能,所以教师又是“超级管理者”。教师至少要懂得四项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心态管理和人际管理。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是做事有成效、迈向成功的关键;心态管理和人际管理,是处事练达、收获幸福的关键。在我的概念里,人生由两大部分组成:做事和做人。做事,追求的是胜任感;做人,追求的是归属感。做事能胜任,做人能爱与被爱,两者相加大约就是“幸福”,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这就是我认为的教师之四项管理要求的由来。
显然,做教师,并不容易,更无法理所当然。
在我心目中,教师角色,是爱与智慧的化身,也是人生的不断修炼,更是人类文明的代言,令人心向往之、神往之、献身之。
(芦咏莉,博士、教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督导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联合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文章来源|北京教师微信公众号,原文载于《北京教育》(普教)2021年第8期
文章作者|芦咏莉
微信编辑|张璐瑶
责任编辑|谭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