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热议: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与实施路径

李帆、程路、邢星 人民教育 2023-05-19

【对话嘉宾】


周洪宇 湖北省人大常务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谢维和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文科资深教授

杨志成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陈如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刘复兴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秦玉友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

张学文 《新华文摘》杂志编审

宣小红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编、编审

柯   政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陆   一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近日,《人民教育》杂志举办线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邀请专家深入探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实施路径以及重点难点,为加快基础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言献策。


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周洪宇、谢维和、杨志成、陈如平、刘复兴、秦玉友、张学文、宣小红、柯  政、陆   一






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基础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人民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该怎样理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谢维和:高质量发展并不局限在经济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作了清晰定义,即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高质量发展不是过去那种外延式增长、规模增长、数量增长,而是转向内涵发展、质量发展。我们要在这个大背景下理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新发展阶段基础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张学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扩大内需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16项国家发展子战略。为了更好统筹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迫切需要构建一整套各项子战略相互协调衔接的结构合理、有机统一的国家战略体系。可大致分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治理战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对外战略。基于总体国家安全与发展的视角,国家战略体系首先要关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因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之基础就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


《人民教育》:如何理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


张学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义体现为以正确政治方向和新发展理念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使命,以教育体系的多维度优化调整为动力,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衔接,促进教育内部各阶段、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谢维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赋予基础教育的“基础”新内涵。基础教育当然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赋予基础教育新的使命、新的定位与新的内涵,即基础教育应该是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我们中小学今天培养的人,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是国家的建设者,他们这些人靠不靠得住,是衡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宣小红: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包括高质量的公平发展、高质量的均衡发展、高质量的协调发展、高质量的全面发展等多个维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对基础教育来说,我们要强调有质量的公平,通过有质量的公平来促进高质量的均衡。


柯政:社会发展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不同需求,教育也要努力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解决“千校一面”的问题。


《人民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学理论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实践。请问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哪些方面的理论支撑?


杨志成:新世纪以来,世界教育变革正在超越400年来的知识本位实践范式和泛智教育的理论范式,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理论体系,重构基础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开辟的新领域新赛道。我们既要把握世界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科学趋势和必然方向,也要坚定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新领域新赛道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教育理论体系,这是中国教育在百年变局中找到教育理论自信的最大底气。


陈如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不是单纯的技术和工具的应用,更承载了教育的价值,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是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行动,更是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能停留在数据、软件和系统的层面,要看数字化对教育的影响,关注教育的本质问题、本源问题、价值问题以及教育的价值和本质如何在育人上实现,我们要从这些角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研究。






抓住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关键


《人民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个整体、动态、复杂的系统,请问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陈如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核心。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教育方针纳入学校章程、规划制定、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教师培养、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各领域各环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基础上,党委和政府研究部署工作时要优先纳入教育议题。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特别关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以及县域内学校的科学布局等问题。


杨志成:既要注重理论引领下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构建,又要关注重点难点单项突破。“双减”是让教育回归本质的牛鼻子,要持续发力,逐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教育生态体系;集团化学区制治理体系实现了基础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细化,要不断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值得持续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基于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是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值得深入研究,重点推进。


《人民教育》: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如何以评价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秦玉友:无论从推进公平还是从提高质量意义上,都需要充分激活每所学校的办学活力、挖掘每个学习者的发展潜力。要努力探索实施增值教育评价,充分肯定学校、教师对学生素质进步所做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效,从而激发学校特别是生源不占优势学校的前进动力,也促进每个学习者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陈如平:在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学业素养、自主创新素养的基础上,把生命健康素养、科学素养、法治素养、生态文明素养等新要求纳入对学校的评价指标。


《人民教育》:教育资源配置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请问对新发展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有哪些思考?


陈如平:要更多考虑教育投入的结构,把教育经费更多用于教育软实力的提升,更多投入到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上。


柯政:进一步提升教师收入。关键是让顶尖教师的收入水平有很大提升,吸引顶尖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秦玉友:区域层面要推进教育资源配置从简单均等迈向积极差异,即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意义上,为薄弱学校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使这些学校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上与其他学校大体相当,其他生活服务水平达到规定标准。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人民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我们怎样理解这一新论断新部署?


刘复兴:与改革开放初期一样,现在我们到了一个非常关注人才培养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建立起的服务制造业大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够适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人才培养体系亟须转型升级。


张学文: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今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从科技史角度看,谁拥有一流创新人才、一流科学家,谁就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人民教育》:请问如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刘复兴: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处理好全面发展、全面培养、全面评价的关系。三者之间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全面培养,要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实施全面评价,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杨志成:学制体系方面,加快转变唯分数唯升学的目标导向,构建超越学段、贯通培养的基础教育学制组织形式,让人的发展的连续性得到最大体现。培养目标方面,加快构建基于人的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培养体系,让各类人才尽情发展,实现人尽其才、人人成才、人才辈出,释放人才红利。教学变革方面,摒弃单一知识传授的做法,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构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氛围,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新之人才,以创新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倡导“无创造不课程,无创新不教学”的教学理念。


周洪宇: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看,特别是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都在强调教育面向生活与实践。学校开展“生活·实践”教育可从以下着手:一是“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二是深化课程和教材改革,注重开设“生活·实践”课程(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等);三是加快教学方式改革,采取与生活和实践相结合、相适应的项目式、主题化、问题化等教学方式;四是搭建“生活·实践”教育平台;五是组织学生开展以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培养为目标,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打通的实践活动,如湖北、江苏等地均在实施新时代“小先生”行动等。


《人民教育》: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可否请各位专家具体谈一谈,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培养、选拔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贡献基础教育力量?


杨志成:有研究表明,人类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智力超常儿童约占同龄人总体的1%—3%,他们也属于特殊儿童,应该纳入特殊的教育关照。目前这部分超常儿童教育体系还没有真正完全构建起来。因此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拓展,形成特色。


陆一:现在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重点学校、创立少年班的背景有很大不同。要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再造,而不能搞“盆景式”的特殊人才培养。在我长期调查中关注到几个细节,同时也是事关全局的问题:一是目前的考试招生制度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效度不够,对他们的学习引导也不充分;二是部分学生自我认知模糊,虽然分数很高,但在人格和志向上并没有超越一般人,这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给他们匹配有足够丰富度的人文教育,不仅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天赋,还要通过人文教育让他们认识自己的责任和时代使命;三是拔尖创新人才要做成大事,一定要有伙伴,对他们的选拔是一个一个的,而培养应是一群一群的,要关注他们的群体生态。


刘复兴: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发挥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作用,加强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制定系统的科学教育政策,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科普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抽象思维、艺术思维。第三,实现跨学科跨文化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处理好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与高深的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第四,建设英才教育体系。第五,建立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


《人民教育》:感谢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新时代新征程,希望共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基础教育新贡献。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23期
文章作者|本刊记者 李帆 程路 邢星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程天君: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历程、特征与战略方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⑪

江苏常州:聚焦“减负提质增效”,擦亮“常有优学”教育名片|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⑧

人社部发文,中小学教师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

安徽铜陵:聚焦教育发展第一资源,打造“铜有强师”教育新名片|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⑦


(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

感谢您读到这里。明天的推送更加精彩。

不想错过的你,就把人民教育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色“人民教育”,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