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可钦:学校是“泵”,不是“筛子”,对每个学生都要保持积极的期待 | 荐读

刘可钦 人民教育 2023-05-19


民小编说

学校是什么呢?在国家督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原校长刘可钦看来,学校是“泵”,不是“筛子”,我们对每个学生都要保持积极的期待,而不是只从中挑出一些“好”的,更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与您分享这篇文章,看看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和世界,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01

学校是一个迷人的场所


加拿大著名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那么,学校就应该是一个迷人的场所。


我理解的“迷人”的意思,就是我们要从学习规律出发,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灵特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增强学习过程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追求更全面和厚重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校里“健壮”地获得知识与能力。


“健壮”体现在哪儿呢?


首先是自由。在学校,学生和一群伙伴共同学习,所以要懂得规则,懂得一群人在一起生活的秩序。不过,这个规则和秩序是在学习中学生参与共建的,不是外部强加给他们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习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其次是自主。学校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试一试、看一看,挑战自我。这种体验帮助他们建立一种与自我的积极关系和上进的人生态度。


再次是自然。学校要给学生传递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我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习得善良、正直的品质。


我们研究迷人的学习场所和“健壮”的学习过程,就是为了给学生创造自由、自主和自然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机会。


教师要从各学科相邻的“洞穴”中走出来,协同帮助学生整体认知世界,聚焦自由、自主和自然,总之,创造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是当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


02

创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便利


教育不是教师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的,也不是与学生谈心时才开始的,而是开始于与学生相遇的那一刻。


积极的师生关系应该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好的教师既能在课堂上意气风发,更能与学生生活在一起,用专业精神呵护关照学生。


教师的言行中会散发着呵护、关爱、理解、激励、期待等美好的气息,充满对生命肯定的力量。


学校的心理安全、心理健康工作不能只由心理教师承担,每一个教师都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和榜样,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


我们要在校园里建构新型的学习关系,其中包括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许多学校已经开启了这样的先锋实验。


有些学校通过建构灵活多样的单元学习空间,把不同年龄的学生放在一个更大的学习单元中,形成家庭式的学习生活基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师生生活在一起。


实践中,有的叫“班组群”,有的叫“学习社区”,也有的称为“书院”等。这样的学习关系从单一走向多维度重构,既满足多样学习的需求,也给学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便利,不再局限于同班同龄,选择更多样。


学生会受益于自己的班主任、学科教师、同学、学长、学弟学妹。小学6年,学生可以和其他5个年龄段的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同伴关系,因此他会看到多种成长的可能。


在这样的学习关系中,教师同样受到影响。教师有机会从封闭的学科中走出来,由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


在同一学科组内,教师都是单一的学科背景,可以更好地研究如何教。在班组群中,多学科教师生活在一起,他们既是学科教师,也身兼学生导师,有更多机会观察学生,便有了整体研究学生和教学的环境,而不仅仅关心“我的学科”,会更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发展。


学科之间的教师协同教学成为常态,教师一起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一串钥匙开一把锁”。


03

要舍得时间让学生去“挥霍”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的时间总是被安排的。


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学生有机会与伙伴高质量地玩在一起。为此,我们要舍得时间让学生去“挥霍”,给学生没有任务、目标的自由时间。


自由时间意味着他们拥有未来成长的多种可能,这是孩子成长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最为宝贵。


中关村三小曾有一些实践探索。


每周三、周四午饭后,学生有一个小时自由时间。学校鼓励学生寻找好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建立社团吸引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玩。当时有一个学生创立了社团并自任社长,但在组织过程中他感觉到力不从心,决定辞去社长一职。


后来,他分享自己的经验时说,第一,当社长要有威信,性格要“强势”,他发现自己的性格比较软弱。第二,社长的相关知识要渊博,要能激发其他社员的积极性,还要找一个管理能力很强的人一起参与管理。第三,如果社团成员不是同班同学,就要先建立关系,除了每周规定的活动时间以外,大家也要多交流。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在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同伴关系。


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求助老师和同伴,大家一起探寻成功社团背后的秘密,探寻同伴之间的相处之道。


在非正式的学习中,学生看到了自己和同学的多种可能性。在学习建立积极玩伴关系的过程中,自我认知也在不断调整。


在这些探索过程中,学校的定义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学校是什么呢?学校是“泵”,不是“筛子”。我们对每个学生都要保持积极的期待,而不是只从中挑出一些“好”的,更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要公平地照看到每个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学校里各种各样的关系都是相互“竞合”的关系,而不是相互“较劲”的关系;学校要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和自己未来的探索欲望,这是学校教育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作者系国家督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原校长)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2023年01月11日第10版文章作者|刘可钦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学习雷锋好榜样!今天,带孩子重温雷锋故事,传承雷锋精神 | 关注
关心孩子学习,家长最好常翻翻孩子的作业本|家长慧
开设“水稻课程”“农夫市集”,全程见证谷子的生命旅程,这样的耕读教育让学生不得不爱!| 关注
如何创建学术型高中?这所学校的做法让学生的学术性素养抽穗拔节 | 关注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