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答不上的学生提问,老师如何才能做到不糊弄、不回避、有交代?| 支招
民小编说
老师们多少都有被学生问住的经历,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问的一些问题常常让老师摸不到头脑。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各种发问,特别是答不上来时,为人师者的“面子”和“里子”该如何摆放?这位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和观察,回答了这个问题,一起来看她的思考——
青少年,花一样的年龄,谜一样的心理。老师,培养花开的园丁,也是打开谜团的钥匙。相信不少老师都产生过这样的教育困惑: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问老师的问题也越来越“刁钻”,稍有不备,我们就会遭遇学生带来的各种“疑难”问题。
记得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当我拿着课本走进教室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黑板没擦。我用一种略带不满的眼神寻找着值日生,但学生们却用一个个诡异的表情望着我。我顿时感觉情况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简单。转身端详了一下黑板,原来是一学生的涂鸦:想挑战吗?别擦!留给第一个进来的教师。
我内心愕然,原来这是给我的问题:“请写出下列球队的代表性球员:休斯顿火箭——,圣安东尼奥马刺——,洛杉矶湖人——,菲尼克斯太阳——”我怀着一丝不易觉察的不安再次观察了全班同学,只见他们正以一种挑战的目光注视着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承认我当时没有对体育特别关注,但是,这个问题却给了我一个对学生表白的机会,这些“跨学科”问题成为我和学生打开沟通之门的钥匙。还好,我可以应对这些问题,那纯粹是无意间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我没有责怪,没有追问“谁干的”,也没有回避,而是跟学生们如数家珍般地聊起了我仰慕的乔丹、骄傲的姚明、崇拜的艾弗森……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我的挑战成功了。
可是事后,我却在反思:这些非专业问题答不上来情有可原,但随着时代发展,老师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新,甚至一些专业问题可能都被学生问得措手不及,何况一些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尚浅,积累有限,答不上来也是时有的事。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对待学生各种各样的发问,特别是答不上来时,为人师者的“面子”和“里子”该如何摆放?
首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容量和信息容量。时代在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更影响着孩子们的视野和成长。不论是N次元的生活方式,还是与AI机器人的对话,这些都是眼下时代孩子们日常生活空间里的时尚元素,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要有体验意识,而不是对这样的新时代元素毫不知情,当孩子聊起的时候“一问三不知”。要记住,我们是在培养未来世界的人才,所以要具有未来的眼光,而不是局限于过去的“舒适区”。
其次,我们还要有灵活应对学生发问的机智,以加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哪怕学生的问题我们一时没有合适的答案,只要我们态度真诚,给自己留有余地,给课堂增添留白,在课余的互相讨论中再碰撞出火花,这样的师生共学共创或许更加具有创造性。韩愈有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我们完全可以放下所谓的“面子”,用丰富的生活积累、用专业的学科知识、用求知求真的态度打造教师素养的“里子”,反而更能迎来受到学生尊重的“教育日子”。
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允许孩子发问。有专家提出“科学家的好奇心比论文重要”,就是这样的好奇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让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水开后水壶盖为什么被顶起来了”让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看似不着边际的念头或许正是激发孩子创造的动力、不断求索的源头。作为教师,我们要允许孩子发问,给未来社会发展,以及他自己的人生发展提供多一种可能性。
教师还有责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做好引导,让学生提出好问题。学贵有疑,发问是求知的起点。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的发问,只是教师一个人的滔滔不绝,这样的教育必然不能适应师生共同成长、教学相长的需求。如果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而不问任何问题,那意味着他只是在机械地搬运知识,没有进行创造性或深入的思考,这并不利于其未来发展。鼓励学生平日在学习中打好基本功,勤于思考,学会问为什么、怎么样,引导他们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能否问出有意义的问题,标志着学习是否进入了高阶段。训练科学的学科思维,这样才能在发问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要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孩子创造力的觉醒。学生发问和教师释疑的过程,正是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面对学生发问,老师们要不怕“误事”,觉得耽误教学进度和工作;不怕“冷场”,让班级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热烈氛围;不怕“难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从来不是完人,而是要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都说教育人永远年轻,不仅是因为一直面对着这个时代最新鲜的血液,更是在于我们在不断学习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思想库”。
所以,对于开始提出的那个“面子”和“里子”的问题,我想,不糊弄、不回避,并充分鼓励学生提问,即是守住了自己的“面子”;事后对存疑有所交代,在师生共创中找到答案,并补齐自己知识图谱中又一个空白点,便是夯实了自己的“里子”。所谓:教然后知困,困然后知学,学然后术业日进!
文章作者|刘敏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