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种使命、三个能力,站在教育家的高度思考怎样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 观点

人民教育 2024-04-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校长传媒 Author 唐江澎


民小编说

班主任身上肩负着帮助班级里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也发挥着保证学校基本教学秩序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既是学校和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班主任承担着怎样的任务和使命?站在教育家的高度,如何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一起来看这篇文章的分享——


教育工作者都渴望创造无数个灿烂的自我。其中,我认为大家最值得去创造的是一个崭新的身份,那就是站在教育家的高度,去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怎样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呢?我想说四点。


01

认定一种身份


这种身份,就是一名教育家型的班主任。班主任是我们教育生涯当中不可或缺的身份,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那将是莫大的遗憾。对我而言,虽然做了43年老师、17年校长,但是做班主任的时间实在太短了。虽然给13000多名学生签发过毕业证,却少有许许多多班主任自豪的“亲学生”。


一个校长和一个班主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班主任是学校里离学生最近、最能唤醒并培植学生优秀品质的人。


1. 班主任,是教师生涯不可或缺的身份


一个老师如果没有班主任经历,教育生涯总有长长的遗憾。班主任,是最配被称作恩师的老师,他走入了学生成长的生命,走进了一个个家庭,是孩子们热爱、敬重的“老班”,是家长们在情感上亲近甚至倚重的对象。


2. 班主任,是最有可能成就教育家事业的一群人


只有站在教育家的境界上才可以为了未来教育下一代,把民族复兴、社会文明、家庭幸福的每一个希望,落实在促进学生精神完整成长的每一件小事上。


3. 班主任的形象,就是一所学校的教育品牌


班主任的形象就是一所学校的教育品牌。班主任在学生、在家长那里的口碑,就是学校教育至高无上的奖杯。无论一所学校对外有怎样的声称,那都是一种展示,而让人有真切感受的,一定是班主任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细节。每个细节都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办学追求。


当一名有成就的学生走过去,如果有人自豪地说:“这是我班里的。”那他一定是班主任;如果有人说:“这是我教过的。”那他一定是任课老师;如果有人说:“这是我们学校的。”那他一定是校长,或者门卫。


所以,班主任是学校里边最幸福的那群人,他们是最有可能成为“恩师”的那群人。他们以引路人的身份给学生生命的成长以指导,他们是学生最亲密的伙伴,是走进学生和家长心田的那群人。


当校长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家长跟我说:“这个班主任太好了,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想让孩子跟着他。”尤其是学校实行了“3+1+2”新高考,高二分班的时候,很多班主任都成了学校的活品牌,成了家长们最信赖的人,含着泪也要让孩子跟着他们走。我特别羡慕,这些班主任实在是太成功了。


一个班主任曾问我:“不能永远当班主任吧,将来怎么发展呢?”我说,在学校做什么都不如做班主任好。江苏有一个李庾南老师,今年84岁了,她做了64年班主任!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有一次我和李老师相遇,大家开了一天的会面有倦色,但是一说到她的班级,她马上眼睛发亮,精神焕发。而且,她当班主任还当成了当地政府的难题——她只要当哪个班的班主任,家长都要让孩子上哪个班。我说,您太辛苦了,能不能就当一个叫“班级联盟”的班主任,同时指导几个年轻老师当班主任呢?她笑着对我:“那还是班主任吗?”她要当就当那个具体的、真实的班主任,当那个教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班主任。


又有一次,一位老师跟我抱怨说:“不想当班主任,太累了。”我说:“你先别辞,我推荐你去看看李庾南老师。”结果听了李老师激情昂扬的一番讲话之后,她回来说:“只要没退休,我一定把班主任当下去。”


我们学校的汪桐老师,班主任当得太幸福了。他80多岁生病了躺在医院,孩子照顾不过来。他们班当年的班长就牵头让同学们轮流看护。有时候老头还发脾气:“今天该谁来的,怎么到现在还没来?”不管是市长、还是局长,公务太忙没法“值班”,老婆就要去顶岗了。这群学生在班级群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该我值班了,要去陪汪老师了”。真的,久病床前有学生,班主任当到这种境界,汪老师太让人羡慕了。


我们学校还有好多这样的班主任,他们的60岁生日、70岁生日、80岁生日都是学生张罗庆祝的,他们比校长幸福得多。教师节的时候,他们的桌上摆满了天南海北弟子们寄来的祝福卡片,校长办公桌上收到的也是教过的学生寄来的。


为什么班主任更能够赢得学生的信赖?


人在生命中会遇到种种人,有人无意于我们的悲喜,是人生的路人:有人可分担苦痛,却未必能共享喜悦,是我们的友人。总有一种人,能为我们的忧愁而寝食不安,能为我们的欢悦而喜不自禁,这种人是我们的亲人。亲人者,父母是,老师是——班主任肯定是。


能在学生一生情感最纯粹的时期,用爱温暖他们的生命,结成至纯至真的师生情谊,这就是班主任最大的财富,也是这份辛苦最值得的地方。


有一年,我到哈尔滨开会,忽然看到铁盒装的太阳岛香烟,想到我的班主任爱抽这种烟,当年他抽半支还要掐灭了放回去。于是买下来辗转送给了班主任。结果,班主任写了一个名单,都是当年与我有关的人,一根一根地发给他们,还说“这是江澎送来的”。每想到此事,我就泪流满面。除了父母,还有谁能如此分享我们的成功和喜悦?此后,我又买了更多的太阳岛香烟送去,然而老师已经不能抽了。


班主任就是这样的人,要求我们有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素养。


02

铭记四个底线


大家知道,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师的职业伦理。班主任工作所有的方法都源自对学生真诚的爱,班主任工作最高的原则是合道德性。这种爱,这种德,追根究底应基于“善良”。


为了弘扬我们学校“大爱大智”的教风,对学生“大爱无疆”,我们就设定了底线:


一是不功利,不因学生一时发展的快慢高低而对学生“青白眼”相视。那些成绩差点而从未受班主任轻慢、低看的孩子,往往会终生铭记师恩。


二是不势利,不因学生家庭的穷通富达而对学生冷暖有别。教育者有个神圣的使命,是尽力逆转社会阶层分化的代际传递趋势为贫寒子弟创设上升通道。我常跟老师说,如果教师的眼里有金钱和权势,那么是否意味着自己的孩子该受白眼呢?


三是要大度,班主任的胸怀有多大,学生成长的天地就有多宽;班主任能容下五十种个性,就会有五十个生命的蓬勃生长。要用教育的宽广胸襟为活泼泼的个性生命成长创设自由的空间。


四是要宽容,不因孩子成长中的一点儿错误就苛责惩处,尤其不要动辄上升到道德的层面来评判。教育不是万能的,班主任肯定会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但即使如此,也应坚守不让一个学生寒心,让每个孩子感受班主任善良的温度。


如何坚守教育的本质与终极价值?这些年我一直用两句话提醒自己: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也引导老师们沿着这样的假设去对待学生、思考教育。


现在,一些老师把这两句话写在办公室的墙壁上。我想,这两句话肯定不是教育的至理名言,老师们之所以认可,也许只是因为它提供了超越功利、坚守本真的一种教育思路。


是啊,其实教育的本质原本就这样简单、明白!假如是我的孩子,这孩子不是无所指的虚拟,也不是泛化的假定,而是具体实在的对象,就在你的学校里,就在你的班级里,就是活生生这一个;他有优点也有缺点,他让你高兴,也让你忧愁,你为他付出了许多也许还没有收获预期的满意。


怎么看待他?怎么教育他?你就想:假如他就是我的孩子,那么在他生命成长过程中,我最关注的会是什么?我会牺牲孩子的健康、品德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吗?我会罔顾孩子的心理感受而一次次地公示他未必出色的成绩吗?我会因为他考取了顶级名校就与之合影并悬置于华庭,否则就冷落旁置吗?


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还可以追问许多,追问之下,也许真可以让我们透过教育行为去明确教育的坚守。



03

明确两种使命


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要承担两种使命,也是必须思考的两个基本问题。


1. 规划班级愿景


班主任的第一个使命,是规划班级愿景。班级愿景是一个班级未来几年所发展的样子,班级文化建设是在这个目标统辖之下的一种行为。简而言之,就是班主任对这个班级未来样态的一种想象。如何规划班级愿景?我提两个维度供大家参考。


一是把班级变成学习型组织。一个学习型组织,意味着这个组织里边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发生学习行为的优化。首先最应该看重的是学习动机的激发,其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然后是学习经历的丰富性,最后是学习与生活的一致性。


现在有的班主任越当越没有境界,主要问题是不关注动机的激发,只关注最后的学业成绩。班主任和学生话语交流的方式不能太单一,必须创设不同的交际环境,让交际话题多起来,从而多渠道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这才是一个班主任促进班级成长(有别于其他任课老师)的关键之处。


二是把班级变成民主性组织。班主任管理其实是参与社会管理的一种行为,班级组织是孩子们人生成长关键期的主要组织,班主任用什么样的方法治理班级,使这个班级成为什么样的组织,对孩子今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关键。


有些学校的管理文化已经超越了教育的底线。有一种班主任,喜欢培养几个给自己打小报告的学生,让他们去监控班级,这是非常不好的做法。你喜欢经常打小报告或举报信的成为你的同事吗?如果不喜欢,为何要把学生培养成那样的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是对,但如果把在自修课上喝水、互相研讨都视为违纪,甚至用摄像头去看哪个学生在某个时间点出神发呆,这就超越了教育的底线。所以班级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型的组织,学生的事情由学生来管理。


2. 明确培养目标


班主任的第二个神圣使命,是明确班级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世界各国凡是优秀的学校,都会用刻画毕业生形象的这种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培养目标。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毕业生形象有四个:第一是学业优秀,有独立思考精神;第二是综合素质较高,热心课外活动,关心社会发展;第三是积极向上,有理想,有勇气,有抱负;第四是愿意在国际氛围下学习成长,追求更广阔视野。这样的毕业生形象较好地传达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因为它更具体、更形象、可观察、可评鉴,会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锡山高中的毕业生形象是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这最初不是我们想出来的,学校公布出来的是身心健康者、使命担当者、终身学习者和优雅生活者,后来结合学生的意见,改成了现在的版本。


在班级里,班主任也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自己提炼或让学生去讨论班级毕业生形象。


锡山高中高一的一个班级,称为“方班”。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们学校在1932年的时候曾经提了十大训育标准,第三条就是“涵养至公廉洁之节操”,我从这句话里提炼出一个字“方”,强调要培养做事有底线、做人有尊严、永远能坚守精神高贵性的人。所以“方”就包含了四个形象,即讲规矩、重底线、守方正、持高洁。


所以,班主任要给班级提一个人人都能够做得到的,且具有独特文化属性的班级形象。


04

提升三个能力


我认为,如果要成为一个具有教育家型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个关键能力。


1. 组织建构能力


第一个能力,是组织建构能力。班级其实是一个微情境,也是一个小的社会。班主任是一个社会组织的管理者,既要管理内部的社会作用,又要和社会上的各种人打交道,所以班主任必须要有这样一种能力。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说:如果我们还对未来社会有美好的期许,就让今天的教育发生一点变化。班主任是最可能让今天的教育发生变化的那个人,因为一个学校的整体变革还是比较难,而对于一个班来说,变革相对是容易的。

班主任最应该关注的是班级有什么样的组织文化。比如前文提到的民主性班级组织。具体做法,比如坚守班级公约制,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商量,全体同学投票,而不是由班主任一人决定。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规矩是外部要求还是自发形成的问题。要有一种社会组织监督的平等观念。


要有同理心。比如不要随时随地给家长打电话,尤其是不要在晚上十点以后打,换到正常的时间,用合理的方式沟通,相互尊重。有一个学校,一位班主任发明了一种方法,叫分层开家长会,也就是根据成绩分批开家长会。我想,我们大家都是家长,你愿意去参加最后一层次的家长会吗?这不仅不利于班级组织建设,也损害家校关系。


2. 时间管理能力


对于班主任来说,最简单的管理模式是一刀切。一些班主任最头疼的事情,是学校给予空间让班级决定。其实班主任应该有更多这种权利,班级授课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给学生的自我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而班主任是能够实现这种时间优化配置的。优秀的班主任会给不同的学生配置不同的时间管理方案,教会学生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3.人生规划能力


人生规划能力是一个专业能力。美国每300个学生中间就有一个生涯规划指导老师,我们国内学校的生涯规划几乎都是由德育处的老师指导。这其实远远不够,真正需要这个能力的是班主任,至少需要从三方面体现。


一是应该清晰把握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的特长,是要看他未来倾向于朝哪个方向发展。锡山高中把高校的14个专业大类分成7个专业大类,即人文、社科(法律经济)、理工、工程实验、生命医学、艺术设计、体育军事,班主任对班里的学生要有清晰的认识,告诉他们某个专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进而寻找适合他们的未来生活方式。


二是应该透彻了解大学的专业。一个班主任说不清楚大学的专业,其实是一种不专业的行为表现。提到一所高校,我们应该知道它有哪些专业,优势专业是什么、热门专业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哪些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或者就业热点的学科。我们不能把高考志愿指导都让位于张雪峰,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学生,更应该给学生建议。给学生指导填志愿,其实是挺难的一件事,需要班主任的专业功底。


三是帮助学生完成人生的一次规划。人生有两次重大的选择都在高中,第一次班主任参与了,帮助学生选择大学的专业,帮助学生完成这种选择,一定要基于对学生的爱,基于对他们的有效指导,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也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有的高中生还想在高中完成人生的另一重大选择,许多都被我们班主任及时阻止了。


班主任担负着培养我们国家未来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使命重大。班主任的格局,就是学生未来的格局;班主任的境界,就是学生未来的境界。班主任可以不伟大,但要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伟大起来。


我到港中深来,其实是延续我自己的一种追求,想借助港中深这个平台,为未来的中国基础教育培养一批年轻的校长。我挑“未来校长”班学员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班主任当得好不好。班主任当得好,做校长也必然不会太差。一个特级教师未必能当好校长,但一个出色的班主任,一定能成长为未来教育家型的学校领导者。


[作者系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


文章来源|转自新校长传媒微信公众号,本文根据唐江澎校长2023年9月任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后的首次演讲内容整理文章作者|唐江澎微信编辑|陶玉祥、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班建武: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解析与实践要求 | 弘扬教育家精神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协商议政 王沪宁主持
老师,您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 每周一问
亲子交流有困难?掌握好这些沟通语气,和孩子的对话更加顺畅 | 家长慧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