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在家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三招制服小“磨”王 | 支招

人民教育 2024-04-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现代教育报 Author 现代教育报


民小编说

有些孩子在家学习的过程中总是爱磨蹭,明明很快就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却总是因为自己“磨洋工”,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结束。怎样才能改变孩子爱磨蹭的不良学习习惯?一起来看这篇文章的分享——


很多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状态可以称得上是小“磨”王,家长们一看到都要着急上火。


小“磨”王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一写作业他就哼哼唧唧,半天不坐到书桌旁边;好不容易开始安分学习了,却又是抠橡皮又是发呆;明明作业并不多,可是磨蹭了一晚上也没干完。您的孩子是小“磨”王吗?很多家长们无奈地总结了一句话: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如何在不发火不动怒的情况下,督促小“磨”王高效完成作业呢?我分享一下在自己孩子和学生身上亲证有效且屡试不爽的好方法。


01

态度要认真,把作业像考试一样对待


在孩子开始写作业之前,家长要专门给他留出时间来让他上厕所和喝水。等他一旦坐到书桌前,我们就要反复强调这个理念:把作业当成考试。然后不再允许他去上厕所和喝水,要求他像考试一样完成每一项作业。在写完这项作业之前,不能随意和父母聊天,更不能吃东西,要保持专注。只有这项作业完成之后,才可以休息和放松。

当然,在一开始执行时,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孩子会在写作业的中途要求去上厕所、喝水吃东西或者找你聊天,此时家长一定要坚持住,告诉孩子之前已经给他时间做这些事情了,写作业的时候不允许再做了。如果他特别想做,可以等到这项作业结束之后再做。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会发现这个规则是必须执行的,认识到做作业时不能做其他闲事,自然也就能坐得住了。


02

用好计时器,助力孩子养成时间观念


一个孩子面对同样的一项作业,可以用5分钟完成,也可以用30分钟完成。这个时间差取决于孩子做作业时是否人在心不在,也就是通俗上讲的磨洋工。怎么避免孩子磨洋工呢?使用计时器是一个好办法。给孩子备一个计时器,每次做作业之前让他预估一下大概多长时间完成,然后让他和时间赛跑,看看自己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做了30分钟到1小时,就让孩子休息5至10分钟。慢慢地,孩子就能形成时间观念。

比如,我会问儿子,你完成这篇口算需要多长时间?儿子会说:“我需要50分钟。”他会多说一点时间,这样就能轻松地在预计范围内完成作业了。我说:“你需要这么久吗?我相信你的实力,一定能在30分钟内完成。我们比赛,看谁估算时间估得更准吧!”儿子会说:“我预计35分钟以内完成,那怎么算输赢呢?”我说:“这样吧,35分钟之内算你赢,35分钟以上算我赢,怎么样?”儿子觉得自己赚到了,高兴地说:“成交!”然后就开开心心地写起口算了。

此时,完全不需要我督促他加快速度,不需要我提醒他别分心。相反,在感觉他有点磨蹭和分心的时候,我会故意跟他唱个反调,增加他的紧迫感。比如,我会说:“别着急,慢慢写,超过35分钟我就赢啦!”这时,他会想到自己要在35分钟内完成的目标,然后又埋头写了。


03

按任务分配作业,给孩子留出自由玩耍时间


其实生活中有些孩子磨蹭拖延,是因为如果作业做完了,家长就会给他布置新的作业,直到他的所有的时间都被占满。家长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既然作业一直都做不完,那还不如拖拉磨蹭一点,这样做的作业还能少一点。”

所以,如果孩子的作业做完了,家长希望让他再做一些额外的作业的话,要按照任务给孩子分配作业,而不是按照时间来分配作业。可以根据孩子的现有能力,布置相对少一点的作业,同时告诉他:“如果这些作业做完了,你就可以有自由玩耍的时间。而且,作业完成得越快,自由玩耍的时间就越长。”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这本身就是给孩子珍惜时间、抓紧时间这一行为的最好奖励。在孩子的思维中,可以不给他好吃的食物、好看的衣服,但不能不让他玩。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

我们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高兴,然后告诉他,学得好就可以玩得好。那怎么玩呢?比如我们可以在每天晚上作业做完之后睡觉前留出30分钟,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玩的内容,比如看自己想看的书、画画、看一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等;也可以在周末选定一个时间段,带孩子好好玩一玩;还可以按照任务完成情况,设置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比如他晚上提早完成了作业,玩的时间就更长了。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心理高级教师


文章来源|转自现代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有删改文章作者|陆丽萍微信编辑|谭希、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有效推进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 |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②
居安思危、多措并举,守护学生安全常抓不懈 | 大家讲安全
让校园回归“成长”本身,他始终怀抱一颗虔诚做教育的心 |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模仿、融合与创新:一位语文教师与他的“根”的事业 |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