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与“课堂”渐行渐远?教学能力比赛该如何有效引领课堂教学 | 关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教师 Author 蔡明
民小编说
教学能力比赛是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受的历练。由于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能力比赛设计思路不同、交集不多、关联度不高,导致“比赛”与“课堂”渐行渐远,竞赛成果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我们该如何挖掘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有效发挥教学能力比赛的引领作用?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教学能力比赛深受学校及教师的重视,各级教学能力比赛为教师展示教学智慧、切磋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学能力比赛应该比什么?怎么比?本文论述如何以教学能力比赛为抓手,为广大教师提供将“课标”落实到“课堂”的方法引领。
1
教学能力比赛与课堂的渐行渐远
参加教学能力比赛是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受的历练,部分在教学能力比赛中表现优异的教师不仅会获得期待的奖项,还会凭借获奖为后续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若问及部分获奖教师比赛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有多大,其回答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很多参赛教师认为,比赛与日常教学设计思路不同、交集不多、关联度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赛与日常授课的教学目的不同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系统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都是教师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前提、以学生能够学得更好为目的开展教学。而教学比赛中的决赛是在赛点学校借生上课,授课的课题是临时抽的,决赛时备课时间只有几小时,参赛教师在完全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在临时搭建起的师生关系中只能将上课的重点放在讲授上。所以,在比赛的课堂上,学生大多是配角,教师以让评委满意为目的、以获奖为宗旨开展教学。而日常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发展能力为目的开展教学。
2.备赛与备课的方式不同
当参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是为了获奖时,备赛过程就会以追求形式为目的,而备赛一旦片面追求形式就会趋向“折腾”。例如,备赛时间越来越长,很多教师为了进入决赛要进行少则几个月,多则大半年左右时间的备赛;教学设计形式上的追求越来越繁杂,教案设计的规格像教科书一样高端,还配上彩色打印,以电视短片的标准录制网评教学视频,请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加入比赛团队,专门负责制作教学PPT,各种参赛材料越来越复杂。而日常教学的备课是研究导向的,是注重教学实际的,是不“折腾”的。
3.赛场与教室的上课形式不同
笔者做过多年教学比赛评委,参评的所有课例都可用流畅、高端、大气来形容,例如,在赛场教室空间布局上,大多将学生分成几个座位区,学生们都要侧身或侧脸听课;教师讲课时,不仅程序流畅,而且声情并茂,身体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在教学过程中,预习、提问、小组讨论、学生板演等几乎都能包含;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集实验法、游戏法、讨论法、某个环节的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为一体。而日常教学的上课形式是基于教学需要的,是以育人为导向的,是经过严谨的教学设计后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师生互动。
4.比赛与日常授课对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不同
课后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没有课后教学反思习惯与能力的教师是难有高质量教学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在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并针对课后反思进行下节课的教学设计。很多教师还将课后反思形成文字,将其写进教案或通过媒介进行一定范围的交流与分享。而教师参加完教学能力比赛以后,无论是否获奖,无论获几等奖,只要不准备继续参赛,基本不注重进行教学反思,比赛组织方及学校层面也缺少对比赛后教学反思的重视。
5.比赛与上课的教研目的和方式不同
在教研目的上,日常教学围绕学习链条的终端——学生,即以让学生学习效果最优化为目的开展教学;教学比赛则围绕学习链条的始端——教师,即以教师如何把课讲好为目的开展。由于教研目的不同,教研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日常教研是基于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进行同学科教师间的研讨,通过研讨能够让每个教师有所收获;教学比赛期间的教研则是按照事先拟定的教学预案进行如何提高赛课成绩的研讨,让参赛教师进一步提高讲课的熟练度。日常教学研讨中受益的是参加研讨的每个人,而教学比赛研讨的受益者主要是参赛教师个人。
2
获奖导向的教学能力比赛对日常教学的负面影响
如果评奖是比赛组织方的主要目的,获奖是参赛教师的主要动力,就很容易造成功利性的比赛,导致比赛不仅不能很好地促进课堂教学,还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1.备赛时间过长致使日常教学受到干扰
当获奖成为比赛的唯一目的时,参赛教师要在备赛上投入极大的时间成本,要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备赛。时间是个定量,有限的时间内在备赛上投入的越多,在日常教育教学上投入的就越少。由于各学校教师编制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学校有几位教师参赛,必然对日常教学造成干扰。部分学校为了助力参赛教师取得好成绩,采用减少参赛教师课时的方式为其提供帮助。当参赛教师课时减少时,其他教师就要承担额外的工作量,不仅给其他教师增加了额外的负担,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不受干扰。
2.追求外在形式与课堂教学的淳朴性相悖
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有很多都不按日常教学的方式进行,重视外在的形式,甚至有些评委会在PPT的字号及颜色上做要求。所以,在很多教师的意识里,要想在比赛中获奖,就不能按照常态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备课与授课,就必须对比赛的所有环节及所有材料进行形式上的迎合,否则,就不会引起评委的注意,就不可能获奖。一旦形成这样的意识,参赛教师就会将重点放在外在的形式上,虽然很多课看上去“高大上”,却离日常教学距离较远。
3.比赛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凸显
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提到某位在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大奖的教师时,常听教师们说“某某是竞赛型的教师”“某某有教学比赛的天赋”。谈到某位在日常教学中成绩优异的教师时,常听到教师们说“某某是上课型教师”等。的确,能在大型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大多具有一些特别的禀赋,但若将教师分成“比赛型”和“上课型”两种类型,教学比赛的意义就不大了。正因如此,现实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难以在比赛中获奖,在比赛中获奖的教师教学质量却未必优秀,即比赛与教学出现了“两张皮”现象。当这种现象是个例时,对教学及教师的成长样态影响不大;当这种现象较为普遍时,对教学及教师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4.比赛与利益捆绑催生急功近利
给获奖教师一定的奖励,有其合理性;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及项目申报时,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为一项成果,也非常有必要,但当比赛与个人利益捆绑得过于紧密时,会催生浮躁与急功近利。例如,给予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及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教师高达数万元的奖励,将获奖教师提拔到领导岗位,将获奖教师打造成学校对外交流的名片······这种“一次获奖少奋斗几年”的诱人奖励与利益,会让很多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位发生转移,会让部分教师心浮气躁,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在急功近利中让日常教学受到干扰。
3
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挖掘
落实课标的关键是让课标通向课堂,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全体教师在常态化教学中积极努力,也需要各种教学活动的积极探索,还需要充分发挥教学能力比赛的引领作用。
1.将落实课标作为比赛的主要目的之一
教学能力比赛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优秀教师、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立德树人,还要为广大教师在常态化教学中落实课标提供方法引领,让每一位参赛教师及获奖选手都能有基于落实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主张,这应成为教学能力比赛的重要目的之一。比赛组织方应明确这一目的,目的明确了,不仅能从源头上让比赛回归以教学为载体的育人,在过程中让比赛围绕课堂教学开展,还能凭借教学能力比赛的辐射作用,将落实课标的理念及方法辐射到常态化教学中。
2.以强化交流性与示范性为宗旨对比赛程序进行改革
教学能力比赛必须以架构课标通向课堂的桥梁为宗旨,对以往与该宗旨存在偏离的比赛进行纠偏,建构符合课标要求的比赛生态。所以,必须对教学能力比赛进行以引领课堂教学为目的的改革,要淡化比赛的竞争性,强化比赛的交流性及示范性,让比赛服务并引领课堂教学,让比赛现场成为教师切磋教学方法、展示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理念的平台,让每一位参赛教师通过比赛学到对促进自我专业成长有用的真东西。例如,比赛结束后,不要马上根据评委打分情况公布比赛名次,应组织全体参赛教师回看比赛视频,让每位教师既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又学习其他教师的课。回看视频后,评委对每位教师的课进行点评,然后组织参赛教师研讨,强化比赛的学习交流目的。
3.评分标准的制订要基于“课程实施”的要求
参赛教师在备赛过程中大多要以评分标准为依据进行赛前准备。在评分标准中,有哪些项目要求,参赛教师就会做哪些准备,哪个项目分值高,参赛教师就会在哪个项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以信息技术使用为例,很多评分标准都有这一项目的要求,分值大约为15分。基于这一要求,参赛教师在制作课件及现场比赛中不仅要刻意使用信息技术,而且还要力争让信息技术的使用达到“高大上”的水准,仅这一项就要耗费教师很多精力。但是,是不是任何学科的任何一节课都要使用信息技术?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评分标准制订上,各学科要以本学科“课程实施”为指导,以讲出学科思想方法为宗旨,淡化形式上的要求,强化课标中的“课程实施”。
4.以课堂教学需要为依据把握好比赛材料的量
各级各类比赛需要提交的材料数量过多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整体设计、不低于6课时的教案及PPT、不低于3课时的教学视频等。由于需要提交的材料太多,参赛教师在做材料上就要投入几个月的时间,浪费很多教育资源,在做材料的过程中还极易产生形式主义。到了评审环节,由于每份材料都做得“高端大气”,让评委产生审美疲劳,导致耗费教师大量精力的材料在评审中的作用并不大。所以,以“回归课堂”为目的,以“够用”为原则,把握好比赛材料的量,尤为重要。以提交的教案为例,无须要求参赛教师提交过多篇数的教案,1~2个有代表性的教案就足以评价出教师的教案水准。
5.在课堂中实施课标是评委打分的重要考量
教学比赛对常态化课堂教学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在教学比赛现场,评委注重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评委打出高分?这事关参赛教师的备赛导向。如果外表花哨的课能够在这一赛季获奖,下一次比赛的教师就会将备赛重点放在形式的打造上。所以,教学能力比赛的评委要以在课堂中实施课标为宗旨,把能够领会课标的指导思想、离日常教学最近、能够引领课堂教学进一步落实课标的课评出来。例如,教材开发的理念是否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教学设计是否体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是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有没有将“立德树人”纳入课堂教学的始终?有没有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积极?当教学比赛以“贯彻课标”为重点时,才能让赛课回归引领课堂教学的本真。
6.比赛后要将获奖课例向课堂教学辐射
比赛结束后如何将获奖结果向课堂教学辐射,这是比赛根本目的的问题。对于赛课中评出的获奖课例,不要止步于“发证书”,而应让来自各个地区的参赛教师以获奖课例为载体,通过各自所在区域的学科中心组在区域内进行教学展示及教学研讨活动,助力区域教学改革的深化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赛课中成绩非常优异的参赛教师,比赛组织方应树立品牌意识,助力参赛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向更大范围辐射,例如,将优秀获奖教师的比赛视频纳入教师培训课程,组织一等奖获奖教师进行区域内课堂教学能力巡回展示,真正让教学能力比赛融入课堂教学,切切实实为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引领。
7.以比赛为载体加强课标通向课堂的研究
优质的教学能力比赛,能够为课标通向课堂提供方法引领,所以,以教学能力比赛为载体进行课标通向课堂的研究尤为重要。在研究内容上,以下几个方面须引起重视:①如何以贯彻课标为宗旨制订科学的评分标准?②如何以引领课堂教学为目的组织现场比赛?③教学比赛比什么?怎么比?如何评?④学校如何以引领课堂教学为目的组织教师参赛?⑤如何让参赛教师平衡好教学与比赛的关系?⑥如何发挥获奖教师的教学引领作用?⑦参赛教师如何借助比赛这一平台提高教学能力?⑧如何让获奖与教学质量提升相互促进?在扎扎实实的研究中,让教学能力比赛真正回归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杂志2023年第9期
文章作者|蔡明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