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与家长如何保持良性互动?四把沟通“金钥匙”解锁和谐家校关系 | 支招

刘俐宏 人民教育 2024-04-05


民小编说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沟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家校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作为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才是一种良性的互动?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面向未来的教育一定不可缺少学校与家庭这两大角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老师是孩子第二任家长,在教书育人中要引领孩子找到正确的人生航向。


因此,家校之间形成合力,建立新型家校关系势在必然。那面向未来教育的家校应该是何种新样态?从确立彼此关系,到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要找到构筑家校新样态的那把钥匙。


家校之间应为何种关系?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体而言,多主体之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其实尚未真正激活。学校作为“家校合作”的引领者,必须清楚建立新的家校关系要从改变家长开始,因为没有家长参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这无疑是在提醒今天的家长和学校要想教育好孩子,先要打造一种新型的家校关系——在相互陪伴中,成全彼此。家长支持老师、信任老师,尊重老师的处理方式;老师理解家长、学会沟通,尊重每一个家庭的个体需求,在一路相互陪伴中成全彼此对孩子那一份同样炽热的爱。


家校合作应做何种沟通?


在我国,家校合作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可这样的合作应如何深入?家校关系又如何保持良性的互动呢?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把金钥匙。沟通是纯语言的行为吗?决不!它既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应该包括一切属于人的对话、语速、声音、神情、姿态、穿着等能被人所感应的所有方面。我们要真正清楚地认识到教师面对家长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沟通至少是教师和家长双向的活动,甚至是多向全方位的接触。


首先,懂得尊重家长才能赢得尊重。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教师心里要非常清楚,家长跟你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因为是教师就高高在上,与家长之间没有尊卑、高低之别。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同时,作为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教育的专业性与自身的人格魅力是赢得家长尊重的前提。


其次,“倾听”是平等沟通的艺术。任何教师,无论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育儿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时候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也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可以通过“家长调查问卷”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不但会让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更能体现教师的大局观。


再者,“看见孩子”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核。让家长感知教师“看见了孩子”,教师可以将孩子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向家长汇报,尤其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细致指导,耐心地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受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同样,也让教师了解家长“看见了孩子”,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引导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孩子应达到的水平,了解目前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与家长一起制定好的解决方法并共同努力。相互依赖、相互理解,促使教育孩子的目标实现。


最后,“语言魅力”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润滑剂。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方式,注意语气的温和,不急不躁,心平气和,同时把握好沟通的时序,好话放前面,意见之后提,给出好建议,最后表期望。当然,还要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家长理解的层次不一样,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给不同的家长进行表达。同时多给家长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在交流沟通中注重非语言提示的重要作用,眼神、手势,笑容等,多给予赞赏与鼓励。沟通真正让我们和家长成为同一战线的朋友。家校沟通中的语言魅力,可以让家长成为教师工作的支持者,促使家校合育更有效。


学校教育再先进,也取代不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和位置。家庭教育再完善,也总需要学校教育来弥补推进。打造面向未来教育的家校新样态,掌握这四把家校沟通的“金钥匙”,以家校的良性互动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系全国知名班主任、重庆市巴蜀小学校班主任)

文章作者|刘俐宏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有效推进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 |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②
居安思危、多措并举,守护学生安全常抓不懈 | 大家讲安全
让校园回归“成长”本身,他始终怀抱一颗虔诚做教育的心 |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模仿、融合与创新:一位语文教师与他的“根”的事业 |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