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变革重在实现教学重点难点突破 |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③
民小编说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为推动《行动方案》加快落地落实,《人民教育》推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专栏,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深度解读文件,提出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指导各地各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今天,一起来看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吕晓娟的解读——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育人的主渠道。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对教学方式变革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实验区实验校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着力解决重难点问题,通过精品课遴选、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带动各地各校广泛参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旨在转变育人方式,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破解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01
加强教学重点难点改革探索
《行动方案》提出“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和学校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模式”。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正是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瓶颈性问题,其能否有效解决,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能否走出改革的“深水区”。
(一)教学设计要指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前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引领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向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1] 的要求,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三维目标”的架构下组织教学,而是要深挖学科课程在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独特育人价值,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
比如,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将学习任务、活动、组织形式、评价等教学要素有机整合起来,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结、迁移与整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形成相互关联的单元整体,从中提取大概念,确定单元大主题,根据表现性任务将大概念细化为多个驱动性问题或任务,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性,从而有效破解知识碎片化的教学难题。
(二)强化学科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
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实践教学,将“做中学”作为主线,聚焦解决传统学科教学中知识与实践割裂的问题,将概念化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操作化的策略性知识,将学习活动转化为具身参与的体验活动,将已习得的知识应用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从知识向素养的转变,在情境性沉浸和具身性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感受与理解过程,成为在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经验的过程。[2] 另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将学校实验课开设情况纳入教学视导和日常督导,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改变实验教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可要可不要”的现状,从而加强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的育人作用。
在学科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大单元教学融入学科实践,以大任务(或大概念、大主题)开展教学设计,形成集课内知识学习、课外观摩、具身体验为一体的教学过程,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在开展项目化学科实践中,可以创设生产劳动实践、科学探究实践、社会调查实践等专题,从目标设计到教学过程再到成果呈现,形成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核心的项目实践团队参与项目设计、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另外,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实现立德树人。
(三)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基本原则,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并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3] 从政策引导上,鼓励走出分科思维,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设计上,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主题,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相关知识和方法,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强调学科间整合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跨学科联结的意识和能力,注重以“主题”为单位开展有组织的系统学习,强调多主体合作学习,课时安排无统一固定的时间要求,具有灵活性。也正是由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系列特质和实践要求,对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新挑战,要求学校在教学组织安排上充分调动教师团队力量,鼓励学科间的跨界合作。
(四)强化学生作业多样化设计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要求。在“双减”背景下,《行动方案》关于学生作业设计明确提出:“指导各地各校用好教育部委托研制的基础性作业,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水平,鼓励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对作业的形式和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具体来看,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大量存在于教材和配套作业本上,教师和学生应更多注意如何“用好”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全盘使用,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选择性使用,或者创造性改编后使用。但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应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并进行有计划的设计。比如,探究性作业设计要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迁移,体现问题的探究空间;实践性作业设计强调“做中学”,侧重理论知识的运用,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改善文本性作业的单调乏味,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性作业设计需要遵循学科融合、学科互补等跨学科特点,在坚持问题导向、学生主体性、多元评价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与各学科知识、前后知识以及生活世界的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融会贯通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
(五)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考试命题改革
考试命题是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落地的关键环节,发挥着“指挥棒”作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在考试命题的取向上,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引导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积极开展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跨学科综合性教学,以及实验教学。考试命题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结构、试题难度和灵活开放程度,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坚决扭转片面的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六)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将过程性、实践性、发展性评价落实在教学的全过程。要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激发学生内生活力,破除“唯分数”倾向,坚决杜绝体育弱化、美育虚化、劳动缺失等问题,加强过程性和增值性评价,充分利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数据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比如,建立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及家长参与评价的长效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并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学生的表现数据,形成校家社同频共振的育人合力,以综合素质评价推动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02
提炼教学重点难点改革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久久为功,形成规律性认识和典型案例。《行动方案》提出“教育部遴选一批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相应设立一批实验区、实验校,依托专业机构建立指导支持机制”,旨在探索不同地区和学校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模式向全国推广,以形成规模效应。
(一)构建教学方式变革的专业支撑机制
课堂教学情境复杂多变,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地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形成不同的经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教学变革实践、参与教学研究,多出精品课程,是形成地方经验、校本经验的关键。
各地要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发挥好教研员在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等工作室中的专业支撑与引领作用,发挥好教研员的视导作用和专业咨询作用,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学校要主动与大学、教科研机构加强联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的行动研究,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改革攻坚问题,探索出各个学科教学方式变革的目标、任务和举措。
(二)建立健全精品课遴选引领的教学研究机制
《行动方案》提出“以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为抓手,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规律,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鼓励指导每个教师积极参与各级精品课遴选”。教师参与精品课遴选的过程,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成为革故鼎新、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过程。
各地要依据国家政策要求,形成精品课程遴选的标准和具体要求,学校要依据标准形成精品课程计划。比如,积极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教师人人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平台、创造机会。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以“优课”示范带领产出一批精品课程,形成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格局和教学研究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教学方式变革。
(三)总结形成教学方式变革的典型范例
《行动方案》提出“组织各级优课展示交流活动,开展教学说课评课,示范带动广大教师变革教与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克服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教知识学知识等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各地各校要建立精品课例展示交流活动机制,在研制总结精品课例的基础上,加强精品课例在不同层面的传递、共享、学习、互鉴,扩大精品课例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力,提高精品课例的引领示范作用和转化力,以展示交流助推教学变革实践风气的形成。
另外,各地各校要建立说课评课机制,使教师在相互学习交流研讨中达成教学共识,形成“实践—反思—改进—实践”的教学研究闭环。通过说课评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方式、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生命课堂,形成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为精品课例的形成赋能,为典型课例的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03
着力推广教学方式变革的成果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气象的形成,不是某一个区域、某一所学校、某一节课堂教学、某一位教师或某一个学生的变革行动,而是全国上下形成覆盖中小学全部学科、全体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形成丰富的可推广应用的教学成果。《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绘制了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蓝图。
(一)总结经验成效和应用模式
《行动方案》提出“全面总结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经验成效和应用模式,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和项目”的要求,旨在发挥典型教学成果示范引领的作用。从来源看,这些成果包括来自国家、省、地/市、县(区)四级实验区实验校的实践探索成果,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强烈的示范性。从类型看,既有具体教学方式变革的精品课示范推广,也包括教学方式变革过程中的工作机制、经验做法。从形成过程来看,既需要实践的不断尝试,也需要理论的引领与赋能,可以是中小学的自主探索、研究者的理性思考,也可以是通过大中小学合作、教研机构参与指导等集体攻关形成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实践性和代表性。
当然,经验成效的总结和模式的产生,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实践再到理论的抽象概括,进而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结构性、代表性的成果,能够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不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根据区域和学校的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实施中西部教学支持计划
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二重性,决定了教学的复杂多样性。《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中西部教学支持计划,遴选一批适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促进成果‘本土化’落地”的要求。这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教育的差别,照顾各地各校教学存在的差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教学情况相对复杂,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相对欠缺等现实问题,旨在通过实施中西部教学支持计划,将优质的教学改革理念、经验和策略传递给中西部,在引领、共建中助力中西部教学改革行动的深入推进。
另外,要针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成果遴选与推广活动,形成地方性的“本土化”经验。这些经验的生成,是基于当地现实的教育生态形成的,符合当地的教学实际,对解决当地教学问题具有典型的适切性和不可替代性。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学改革必须站在教育强国建设的高度,积极探究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教学方式变革为抓手,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导力量,聚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兼顾区域差异,探索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可推广价值的教学改革实践模式,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4.
[2] 傅曼姝,王兆璟. 学科实践的本质特点、教学目标与实施路径[J]. 课程·教材·教法,2023,43(06):19-23.
[3]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 [EB/OL].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382/(2023-08-27).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18期
文章作者|吕晓娟
责任编辑|钱丽欣
微信编辑|陶玉祥、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