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在仪式教育中升格思考,积淀成长的内驱力 | 荐读
民小编说
仪式感与仪式不同,与形式主义不同,与刻意营造的僵硬氛围更不同。对老师、家长和孩子们来说,仪式感足以让紧张、平凡的学习生活散发出温和的光芒,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家校协同的仪式教育,能够唤醒孩子们的内驱力,向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奋力奔跑,也能氤氲出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一起来读一读下面这篇“微笑五班的故事”——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里有一段对话——小王子问:“什么是仪式感?”狐狸回答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被赋予意义的,由学校、家长协同参与的仪式教育活动,能够丰盈孩子的校园生活,启迪孩子的思考感悟,唤醒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请听我来讲“微笑五班的故事”。
01
认知力:初逢相识,仪式育人
2018年9月,38名同学拿着封面印有亭亭荷花的初中录取通知书,激动又忐忑地走进教室;作为班主任,我给每一位学生郑重地佩戴上重庆一中的校徽;在召开家长会前,学生和家长拿着“校园手绘地图”去打卡这所百年名校的美景——校训壁、风华路、迎霞湖、尊师亭、项家书院……每一位家长都和孩子拍摄了入学合影,他们在梦想启航的徽标下带着微笑,制定目标,定格期待。
初逢相识的仪式感,让学生、家长和学校建立了共同的目标认知。我们都怀着憧憬,开启了三年的陪伴,也开启了“以爱育爱、育德铸魂”的家校共育之路。
家校协同的仪式教育是用梦想挖掘敏锐的认知力,注重文化育人的价值。
02
情感力:特殊节日,情感沟通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亲子间的沟通问题也更加凸显。班上的学生还创作了一段喊麦来吐槽家长。
《中学生喊麦吐槽家长》
隆重介绍咱爸妈,气质高雅闯天涯,
只要下班回到家,瞬间变成大奇葩:
念我作业没做完,吵我周末就贪玩,
说我性格太野蛮,总之懒惰又千翻。
你说/我听你说:人家孩子多努力,
作业认真又仔细,周末加餐是学习,
电子产品全抛弃,从不喊着玩游戏。
音乐配上吐槽!喊麦不是牢骚!
学生太多烦恼!爸妈也要思考!
(注:“千翻”为四川方言,意为爱捣乱、爱折腾。)
2019年母亲节,我特意举行了“我会表达爱”亲子沟通主题班会。孩子和家长一起坐在教室里,学生用“吐槽大会”和“超级访问”的方式说出自己对家长的意见。可以想象学生们一吐为快时的欢呼雀跃。家长们则是默默地将亲笔书信递给孩子。教室里安静了,学生和家长开始思考“为何产生亲子矛盾”“如何化解亲子矛盾”,直到双方达成共识。后来,学生分享了写给父母的三行情诗,合唱了自己改编歌词的亲情版《小幸运》,还拥抱了父母。
班会课后,果妈也写了一段喊麦吐槽。请看——
《中学生家长喊麦吐槽学生》
我家小子不省心,体重或抵两百斤,
拖延重症嘴还贫,学业巨坑伤吾命。
主题班会来邀请,内心忐忑半夜醒,
提笔书信畅叙情,静思醍醐来灌顶。
他说/我听他说:从小独立是暖男,
家务劳动全包揽,照顾美妈最甘愿,
学习努力往前赶,细数优点应点赞。
亲子矛盾真奇妙,家家户户都不少,
原生家庭有烦恼,爱的思考很必要。
直面矛盾不逃避,真诚沟通有情理,
换位思考去争议,共同成长要努力。
情感沟通的仪式中,我愿做“诗意的摆渡人”,与家长“合伙人”同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孩子直面矛盾,学会换位思考,增进情感交流,共情成长。
家校协同的仪式教育是用沟通构筑丰沛的情感力,书写诗意育人的篇章。
03
行动力:学业节点,鼓舞士气
“叮~您有一封新短信,请查收。”
2021年心理健康节,是中考倒计时18天的时候。我在班级群里发布了一条“525夸夸节”征集令,请家长写一则文字夸一夸自己的孩子,为中考减压,为成长赋能。这一整天,从几十字到上千字的夸夸短信,像弹幕一般不停地刷新着——可以想象出家长是如何满含爱意地敲下一句又一句的话语。
晚自习,同学们看到这些夸夸短信,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时,家委会送来了蛋糕,因为这天是乐乐15岁的生日。蜡烛、蛋糕、歌声、欢笑……在中考前,孩子们从家人身上汲取了奔赴青春战场的能量,用奋斗的汗水定格最美的青春。
鼓舞士气的仪式中,我愿做“筑梦的耕耘者”,与家长“同盟军”合力,在重要的节点、特殊的时空,鼓励孩子调试心态、坚定目标,相信自我、实现梦想。
家校协同的仪式教育是用激励续航坚韧的行动力,铸就生活育人的品质。
04
内驱力:陪伴唤醒,动力源泉
时光灿灿,三年的“家校本”记录着我们的故事。每周的家校本,学生拟定学习计划,记录生活;家长解答孩子困惑,交流亲子动态;我的留言,有时是一句话的点赞肯定,有时是一段故事的鼓励,有时是一封长长的书信……其实,生活中细水长流的陪伴也是一种仪式感。
六月,在毕业典礼上,浩翔妈妈作为家长代表致辞,她说:“感谢老师们,尊重自由、激发自觉,绽放了每一个少年的精彩;感谢可爱的家长,践行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无疆;感谢五班的少年们,明礼崇德、求知求真,成就了自己,也照亮了伙伴。”
日常陪伴的仪式中,我愿做“育爱的传递者”,与家长“陪伴团”携手,在成长的路上,用点滴的陪伴,带领孩子自律自省、激起动力、唤醒能量、微笑成长。
家校协同的仪式教育,是用陪伴唤醒成长的内驱力,坚守素养育人的初心。
05
结语
如果班级是一艘梦想航船,班主任就是掌舵人,引领着班级的航向;家长是护航人,陪伴着孩子乘风破浪;学生是旅客、亦是水手,积极参与、向阳成长,在仪式教育的互动中升格自己的思考,积淀成长的内驱力。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各方密切关注的热点。家校协同的仪式教育,只是其中小小的一环。德育沃土勤深耕,蓄势赋能新征程。我愿做一个与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与时代脉搏一起律动的班主任——奔赴山海,微笑以往,知行以航,求索以昌!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文章作者|全洪娟
微信编辑|陶玉祥 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①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班主任应当避免说教,多用身教 | 支招②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发挥教学评价促进作用 |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⑥
③如何让课间十分钟“活起来”?来看各地中小学的好经验 | 关注
④北京方庄教育集群:区域教师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融合推进 | 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精选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