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刊 | 青少年“心”问题需要“新”探索、劳动教育中把握幸福与奋斗的关系、扩优提质主动应对义务教育入学高峰……第9期杂志来了
民小编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青少年“心”问题面临“新”形势,呈现“新”特点,需要“新”探索,不断提升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创新与系统理念。本期封面主题聚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提升,汇集心理专家科研成果和区域学校实践案例,共同探索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背景下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本期杂志还关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地制宜彰显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以教研转型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只等您打开杂志,细细品读。
社评
《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青年担当与精气神》(汤志华)
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任靠青年,希望在青年。青年一代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绘画者”和重要“画中人”,要践行新时代青年担当,在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彰显青年的志气、勇气、骨气,努力做教育强国建设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以青春之骨气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勇担强国建设重任。
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zhongguogong
《幸福与奋斗关系问题是劳动教育的核心议题》(何云峰)
劳动教育的目的本身包含着其与幸福的必然联系。劳动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正确幸福观的教育,是对德智体美方面的教育成效进行立体化检验。最重要的是,劳动教育要从理论的深层次把幸福的来源和基础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关联起来,让学生学会同时在放大劳动二重性的正向推力和化解劳动二重性的负向推力中获得幸福,在劳动、休闲、享受、消费的链条中安置幸福的空间,在劳动思维的培养中提升幸福的层级。劳动教育既要引导学生投入到诚实的创造性劳动中去追求幸福,也要善于批判关于奋斗与幸福关系的一些错误观念。
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
《教育数字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吴砥、冯倩怡、王俊)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快速推进,新质生产力成为各行业的关注焦点。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关键在于新生产要素的形成、组合和运用,载体是新产业。数字化与新质生产力是协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具有数字化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数字化的进程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教育数字化与新质生产力具有双向驱动关系。应当探讨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
封面主题
青少年“心”问题需要“新”探索
本期封面主题聚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提升,汇集心理专家科研成果和区域学校实践案例,共同探索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背景下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青少年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溯源分析、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王慧、冯廷勇)
学业压力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外部与内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压力源包括社会内卷、父母不合理期待、学校竞争环境等,内部压力源主要是个体的自我认知、学习期待、学习目标等。为此,一方面需要加强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建设,获得掌控感:包括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抗逆力;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提升内驱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获得安全感:包括家庭要与孩子站在一起,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学校要营造乐学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温暖的亲子关系:让家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安全港》(邢淑芬、赵容、伏干)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本文首先从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论述不良的亲子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危害。其次,从价值错位、养育焦虑、缺乏恰当沟通方式、养育忽视和过度养育等方面分析当前家庭中亲子关系裂痕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从看见儿童的真实需求、践行正念养育、掌握有效沟通方式、给予孩子情感关怀和做顾问型父母等方面论述父母如何构建温暖的亲子关系,使家成为儿童健康茁壮成长的安全港。
《突破教养过度困局:从校家社协同到改变孩子内心》(胡艺馨、裴梦雪)
近年来,教养过度作为一种新型的不良养育方式,影响着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新时代突破教养过度困局,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汇聚育人向心合力,成为滋养中小学生茁壮成长的温厚土壤;而且需要激发中小学生的改变动机与内在潜能,助推其“向下扎根”,主动汲取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土壤的营养,积极“向上生长”。
《树德务滋 润心育德——德心融合教育模式初探》(李红鸣、庄凌云)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1995年,近30年来在“树德树人干家桢国”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坚持把心育融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工作中,指向师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以德润心,以心育德,推动学校德育和心育工作的开展。
《身心相融:体育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曾娴)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身心和谐、育体与育心融合充分体现了以体育人的本质特征。如何遵循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开展育体教育,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由此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育体与育心融合得以实现。体育教学应采取合适的策略,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体育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其自我意识潜能,从而推动“健全人格”的形成。
《校家社协同共育视角下的心育实施路径》(黄裴莉)
现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复杂环境,只有建构并不断强化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全场境心育系统,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更好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成长。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开发适切的学生心育课程,培育学科教师心育素养,关注家长自身素养尤其是心育素养提高,引入驻校社工链接社会资源,逐步形成以校家社为主要维度交互滋养的全场境心育支持系统。
《提升心育质量 护航学生成长——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纪实》(王琳)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以抓实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推动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探索建构良性教育生态的路径和策略,以“稳基线、抓主线、布长线”为工作方针,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厅长笔谈
《扎实推进扩优提质行动 主动应对义务教育入学高峰》(李奕)
受人口周期性增长和生育政策调整影响,北京市未来10年中小学学位需求呈波次递进,面对学龄人口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北京市教委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坚持减量发展的思路,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向往。
《前瞻布局 统筹调整 推动湖南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夏智伦)
湖南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主动应对学龄人口变化,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和师资配置,坚持聚焦用力、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打,一棒接着一棒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研究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优化路径》(李勉、岳雪阳)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破除“唯分数论”、促进高校精准选才、引领素质教育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加强信息审核、公开、追责等制度建设,从信息源头上保障真实性;建立整体性评价观念、聚焦学生最具竞争力的特质,从评价设计上体现差异性;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资源统筹和第三方公益项目培育,从机会供给上增加公平性;落实普通高中学校在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主体责任,从组织实施上凸显育人性;公开高招录取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从结果使用上增强可操作性;打通数据壁垒、优化电子平台建设,从技术手段上提高便捷性。
【精彩目录】
微信编辑|贾舒婷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