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孵化科学教育品牌、挖掘校友科学家资源……各地科学教育在系统谋划中走深走实|科学向未来

人民教育
2024-08-30


民小编说

一个地区和一所学校科学教育的开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有的地区系统实施“五大工程”探索科学教育路径;有的学校充分利用校友科学家资源,找准着力点彰显科学教育特色;有的学校构建出完备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培养爱科学、善探究、会分享的“科创小达人”……一起走进今天的“科学向未来”——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

实施“五大工程”探索科学教育路径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强化顶层设计,实施科学教育体系建构工程、全域教师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少年科学家培养工程、科学大课堂协同工程、科学教育品牌孵化工程,形成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的“掇刀方案”。


在科学教育体系建设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1+2”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即面向全体学生的国家课程、面向兴趣爱好的社团课程、面向科技人才的特色课程。科学设计实验项目,高标准建设综合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实现科学探究实验室全覆盖。推进“科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型,鼓励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成或参与完成3个科技类项目化学习课题。



在教师科学素养培育上,加强科学教育专业教师配备,配齐配足科学教师,加大理工类科学教师招聘力度,实现中小学专职科学教师全覆盖。出台《掇刀实验区科学副校长选聘工作方案》,聘请科技专家、高等院校教授、企业机构工程师等担任学校科学副校长,实现科学副校长全覆盖。通过青蓝工程、省外结名校拜名师等活动,培养科学教育教坛新秀;通过举办省外高级研修班、专家引领、教师考学等举措,培养科学教育骨干教师;通过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效应,培养造就一批科学教育名师。


在科学大课堂协同工程上,支持荆门高新区“高精尖”企业、科研院所,设立“科学教育基地”,在学校设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室,加强科学教育合作。开展“工程师进校园”“掇刀学子看科技企业”等活动。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作用,开发区域特色共享课程资源。鼓励学校与科普教育基地建立“科普教育数字化研学用共同体”,开展跨校、跨区、跨基地、跨场馆的研究和实践。


在实施科学教育品牌孵化工程上,以科学教育品牌建设助推区域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校一品”的科学教育品牌。军马场学校“万马奔腾课程”、名泉小学“科创+雅行课程”、高新学校“问号达人”、望兵石学校“少年军校科创营”、十里牌小学“动漫课程”、掇刀石小学“元宇宙+气象科普” ……校校内生出“一个学校一个样、校校都有自己样”的科学课程文化。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交流平台,线上线下开展中外科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交流合作。



在少年科学家培养工程上,掇刀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与激励爱国奋斗相结合,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成立“少年科学院”,每学年定期举办科技开放周等活动。搭建“1+N”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平台,积极组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对有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谦宁街小学:

彰显科学教育特色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谦宁街小学是“天眼巨匠”南仁东的母校。学校从优化资源条件、强化队伍建设、开发课程项目、创设活动载体等方面着力,彰显科学教育特色,通过科学教育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优化资源条件,夯实教育支撑。学校不断加大校园科学教育软硬环境建设力度,逐年增加科学教育投入经费比例,更新升级“两馆四室一空间”(校园科技馆、南仁东纪念馆、STEAM教室、创客教室、科学探究室、科学实践室、科普e站空间)的硬件设施。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做好科技主题的校园环境建设工作,设立科学知识长廊,开辟创新作品陈列室,为学生倾力打造多维立体的科学教育活动阵地,着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强化队伍建设,集结优势力量。整合多方资源,组建“馆校联合”(学校、大学城、科技馆、图书馆)学科融合型师资团队。学校成立科创工作室,由科学名师作为主持人带领6名校内科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及3名校外科技辅导员组成科学团队,投入资金为教师搭建外出学习、观摩、培训、参赛等平台。每年参加科技辅导员、车模航模竞赛、人工智能教练员等技能培训近百人次,通过专业化培训为教师成长铺设快车道。为扩大科普宣传队伍,实行家校联动,培训家长、少先队员代表作为学校的科普信息员,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多领域科学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


开发课程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将科学教育纳入教科研体系,探索课程项目一体化发展模式。研制《谦宁街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协同相关部门整合优质资源,设置STEAM创新实验室四大类课程(启蒙课程、普及课程、培优课程、参赛课程),探索实践“科创+”教育模式,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学科、全过程,以科辅德、以科健体、以科尚美、以科促劳,形成科学教育“五育融合”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打造小小创客、车模航模、人工编程、天文探秘、3D打印、机器人战队等6个精品学生社团,开发船舶设计(基于跨学科)、校园改造师(基于问题解决)、创意花窗(基于设计思维)、我的AI农场(基于人工智能)等4个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社团活动、项目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乐趣。每次项目实践均由学生自发组织、自讲自评,学生们争当“科技小讲师”,用项目场景+主题体验+成果汇报的形式展示创新经历与实践成果。



创设活动载体,增强科创氛围。构建“基础+特色”活动平台,坚持常态系列活动与创新引领活动融合链接,赋能科学教育发展。一是开展科学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每日一次科普小课堂,每周一次科普广播站,每月一次科创大讲堂,每学期一次研学实践,每年一届校园科技节)。二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拓宽学生科创视野。以南仁东“爱、勇、精、实”四字精神为引领,组织学生到贵州研学探秘“中国天眼”,带领学生走进科技馆、博物馆等,体验科学魅力,让科学家精神融入孩子们的成长血脉。三是发挥基地校示范引领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学区科创交流会、面向社会开放科普基地等活动。坚持“以赛促学”,组织学校师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编程大赛、模型大赛、未来工程师竞赛等科技赛事,为促进市、区科学教育的整体提升贡献力量。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

构建“悦慧”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让奇思妙想的种子生根发芽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坚持“让每一朵花都精彩绽放”的育人理念,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构建出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每一朵“花儿”心中,让奇思妙想、科技创新的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光明小学不断推进思维创新、实践创新,确立了适合学校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体为本、三线贯通、五育融合”的“悦慧”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即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本,以科学素养拓展课程、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科创环境育人课程为实现途径,达到五育融合。



科技社团激发科创兴趣。学校以科技创客养成计划为基础平台,重点打造了涵盖创客、航模、编程、机器人、创意木工、创意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兴趣社团课程,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下课了,孩子们走出教室,说笑打闹。楼道里,难免会有调皮的学生在追跑中嘶吼过度,形成噪音。为了帮助大家养成“课间也要文明”的好习惯,几个学生有了“灵感”,他们共同研究设计出“噪音提醒器”。学校为了鼓励孩子们,将这款设计作品挂在了楼道,并应用起来。


实践活动培养“科创小达人”。学校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角度出发,打造了班级、年级、校级、家校社四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分别以特色化、项目式、主题式、家校共育的形式,丰富科学教育的内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正成长。尤其是以“花儿朵朵逐梦想 科技创新向未来”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暨年度创客嘉年华,以项目式学习为方式,形成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研究共同体,全校参与,成果丰硕,从环创作品到项目探究,从创意编程到创意智造,从空间搭建到智能操作,形成了有特色的科创校本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爱科学、善探究、会分享的“科创小达人”。



创客环境营造科学氛围。学校着力构建了“171”创客教育空间,即1个科技创想中心;7间各具创客元素的专用教室:乐创机器人室1间、乐思创客室1间、乐研编程室1间、乐探科学实验室2间、乐联微机体验室2间;1个科技长廊——集创廊,努力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激发学生持久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自掇刀融媒、极目新闻、龙山教育平台、太原晚报等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教育力量 | 时评
汇总!2024各地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来了→
福建建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转型之路 | 关注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
丁薛祥在全国科技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锚定战略目标 抓好重点任务 确保如期建成科技强国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