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隐性校园欺凌不可忽视,需始终加强防范 | 观点

黄齐超 人民教育
2024-08-31


民小编说

当前,隐性校园欺凌事件的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学生欺凌行为的排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隐性校园欺凌有哪些外在表现?如何判定学生间的各种显性、隐性的冲突是否构成了欺凌?除了应用技术手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当如何防范校园欺凌?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今年4月26日,教育部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会议还决定,要对所有中小学校的学生欺凌情况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从“所有”“起底式”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次工作部署的力度很大,是前所未有的。


排查非常有必要,但我们也要看到,排查的难度是很大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校园欺凌现象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笔者从实际工作中切实体会到了这一点,即隐性欺凌事件在不断增加,这增加了排查的难度。


尽管当前个别恶性欺凌事件的影响很大,提起校园欺凌,就会让公众联想到那些恶劣的身体欺凌,但调查却显示,严重的欺凌事件,如身体欺凌却越来越不“主流”。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曾对全国六省份1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在其标准下得出的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2.4%。其中,言语欺凌的发生率是17.4%,高于身体欺凌的12.7%,而关系欺凌的发生率也达到了10.5%。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赵福江等人2022年对11万余名中小学生和6000余名教师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欺凌的整体发生率为13.9%(从对被欺凌学生的调查得出),其中关系欺凌、言语欺凌的发生率分别为5.4%和9.0%,均已高于身体欺凌的4.7%。另一项只针对初中生的调查,其结果更明确,各种形式欺凌的比例为:言语欺凌49.6%,社交欺凌(即上述关系欺凌)37.7%,身体欺凌19.1%,网络欺凌14.5%(具体某项欺凌行为可有兼项)……都印证了笔者的直观感受。以羞辱、谩骂、嘲笑、威胁等语言为主的语言欺凌,以生生关系中的排挤、疏远、压制为主的关系欺凌,越来越常见,这些欺凌行为对一些孩子的心理伤害并不比身体欺凌小,笔者身边就有因被同学带头排挤而不想再上学的孩子,对其心理的调整过程很漫长。


更大的问题是,相较于身体欺凌,言语、关系这些相对隐性的欺凌行为更难发现、更难取证、更难界定,也更难处理。


身体欺凌,多数情况下都比较好理解,家长和教师也会有一些相对明确的指导,告诉孩子如果发生了肢体冲突,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身体有了伤害或疼痛就是受到了欺凌,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或老师。但即使这样,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不告诉家长和老师,他们或者认为这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或者受到了欺凌者的威胁,或者有了更深的自卑感……一项权威的统计显示,被欺凌后选择沉默的孩子约为30%。而在言语、关系这些更隐性的欺凌中,沉默者会更多,因为这些欺凌的外在表现更为复杂、多样,家长和教师也很难一一作出有效的指导,受害学生常常是感受到了强烈的心理伤害,却无法想清背后的原因,不知道是有人在故意对自己施加伤害。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个孩子在参加冬令营时被大一些的孩子有针对性地排挤、嘲笑,由于自己的孤立地位,当时他只会向内归因,认为自己一定有什么错,并打电话哭着要家长过来接他回家,家长再三追问,他也说不清为什么,只是说不喜欢这项活动,事后许久才在家长、教师的启发下明白是受到了言语和关系欺凌。


这些相对隐性的欺凌行为对教师的班级管理有更大的挑战,首先是取证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个班的孩子每天都在一起,教师很难顾及每个孩子都有什么行为和言论,即使某些孩子说了带有嘲笑、羞辱性的话语,也很难留下证据。


比取证更难的是界定,言语欺凌就存在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学生间的欺凌与孩子间的“闹着玩儿”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同样的话语,某个学生说给一些“心大”的孩子就是“闹着玩儿”,说给一些敏感的孩子就会造成心理伤害,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是欺凌;还有很多时候,开始可能就是孩子双方“闹着玩儿”,发展到最后却有可能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倒性伤害,这也很难界定为欺凌,可伤害却的的确确发生了。关系欺凌同样也存在这种难界定的情况。


而如果连取证、界定都不能很明确,处理就更难了。很多一线教师都不太愿意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认为很多时候根本讲不清谁对谁错,如果再有家长介入,那情况可能会更复杂。


笔者有一些个人的观点可供参考,判定学生间的各种显性、隐性的冲突是否构成了欺凌,还是要从保护孩子内心免受伤害出发。首先,要看是否有孩子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伤害,这是问题的核心;其次,要看伤害的施加者是否有恶意,是否在故意伤害对方,只有这两条都明确,才能认定一个行为是欺凌行为。认定是欺凌行为,就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惩戒;而施加伤害者是无心的,那就要让双方平心静气地相互理解。


当然,现实中的具体情况会非常复杂,对受欺凌学生心理伤害的调查,对施加欺凌行为学生内心故意的调查,都有极大的挑战性。对受欺凌的学生,他们往往都是胆小、弱势的一方,常常不会一上来就和盘托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需要教师给予极大的安全感,在全方位保护的状态下才能了解他们受到的伤害;而对于施加欺凌行为的学生,事后只有个别人会承认自己是故意的,多数都会以“闹着玩儿”等借口回避内心真实的想法,以免除自己的责任和对自己的惩戒,他们到底有没有主观上的恶意,还需要更长期的观察、大量的取证,并对事实进行反复核实。


近年来,几乎所有学校都在校内的公共区域安装了监控,有些学校甚至与周边的公安系统进行了联网,起到了一定的预防效果。笔者是非常支持这项工作的,它可以帮助教师开展校园欺凌的事后取证工作,也能对界定欺凌有一定的帮助,更能阻断一些欺凌事件的发生。


这些天,笔者还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最近,各地陆续有学校在厕所等视频无法覆盖、容易发生欺凌的地点安装了智能语音警报装置,通过识别谩骂、殴打等声音信息,向老师发出预警。比如长春的一所中学和福州的一所学校就启用了智能语音警报设备,该设备可以识别求救、呻吟、谩骂和严重冲突等声音,并在5秒内发出警报,校内老师的电脑或手机也会收到警报。这也是一个进步,智能识别技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为制止欺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当然,这些都是校园欺凌的被动防御手段,但它们是有效的,因为不管身体欺凌还是语言、关系欺凌,或者是勒索、网络、性别欺凌,所有学生间的欺凌活动都是见不得光的,都是背着成年人进行的,这也是厕所、角落等摄像头拍不到的地方成为欺凌事件高发地的原因,添加这样的设备无疑可以降低欺凌事件的发生,值得提倡。据长春的这所中学反馈,他们安装了智能语音报警设备后的半年时间里,校园里还没发生过学生欺凌现象。


但技术不能成为学校防范校园欺凌的全部,家长与教师还要始终注意观察各种欺凌的苗头,使欺凌行为能在早期被发现;出现了欺凌行为或苗头,要对欺凌的原因进行反思;要关注可能会有欺凌行为的“强势”学生,时刻注意对他们三观的正确引导;对弱势和特殊学生群体要多关注,对自卑内向的孩子要多交流;对突然有消极变化的孩子要警惕,要发现背后的原因;对全体学生要进行反欺凌意识的宣传……这些永远都是教育者的责任。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毛固堆镇黄楼学校)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10期文章作者|黄齐超封图来源|《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翟慧勇 摄责任编辑|程路
微信编辑|贾舒婷

推荐阅读

期末成绩出来后,除了看到分数,我们还应看到什么?| 荐读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雄安新区: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讨论拟提请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的文件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