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会参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NGO减贫经验分享会,探讨“走出去”策略

绿会 中国绿发会
2024-08-23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


近日,绿会代表参受邀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施永青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NGO减贫经验分享沙龙”。


出席分享会的五位外籍嘉宾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办公室的Soe Moe Aung(缅甸),中国扶贫基金会埃塞办公室的Daniel Worku Hunegnaw,尼泊尔全国残障人士康复协会的Deependra Panta,柬埔寨非政府组织论坛的Vannara Tek,以及来自泰国北方发展基金会的Naiyana Waikham。




中方代表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红涛,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助理院长黄真平,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助理李莲,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项目经理梅家永,以及施永青基金(香港) 北京代表处项目统筹周丽娟。




首先,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红涛致辞并进行题为“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分享——非政府组织(以下均简称"NGO")在扶贫中的作用思考”的主题发言。从中国的扶贫历史开始,讲到我国2020年要消除“绝对贫困”的宏伟目标。在中国扶贫开发成绩背后的政策与举措中,他认为,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中国减贫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另外,坚持政府主导,既制定长期减贫规划,又确定年度目标,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第三,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方略,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保减贫实效。最后,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形成减贫合力。中国的NGO在扶贫中的作用与角色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拾遗补缺的执行者,中国的NGO更加灵活地探索贫困问题解决方案,推动公共财政支出公平与效率,扎根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并且倡导更多个人参与扶贫。




随后,施永青基金(香港) 北京代表处项目统筹周丽娟介绍了五位国际嘉宾实地考察游学的项目。为了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以及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NGO间的交流,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施永青基金会带着五位国际嘉宾走访了一些试点项目和乡镇。周女士讲到的三方合作,凝聚力量的观点让绿会代表感触颇深:"只有当政府、NGO和当地老百姓一起通力合作,才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在主题讨论环节,几位嘉宾纷纷就NGO减贫与南南民间合作发表了演讲。其中,就在此次考察项目的所学所思所想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发表了颇有建树的意见和建议。




绿会代表也在有限的时间内与几位嘉宾就生态扶贫等问题进行探讨:"尽管生态扶贫现在占的比重并没有非常突出,但是欠发达地区往往资源及环境状况较好,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经过简短探讨,大家认为,生态扶贫的一条比较可行的路径是生态+产业的体系,例如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等。


减贫与生态扶贫的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现在良好的大环境下,政府、NGO与村民一同联手,我国2020年要消除“绝对贫困”的宏伟目标是一定可以实现。


文/Shuya  审/Taylor  编/Angel


【公益募捐】保护地球之肾--湿地

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绿发会

掌握生物多样性、环境公益诉讼、绿色发展等领域全面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485952官网:http://www.cbcgdf.org/邮箱:v1@cbcgdf.org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公益项目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绿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