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陶煜:醉蟹:生醉VS熟醉
2017.2.9
醉蟹:生醉VS熟醉
文|陶煜
插画|郑莉
专栏
鲜甜的滋味从舌尖蔓延到整个口腔,而后又被泡饭冲刷干净,迎来下一波的美味,循环往复。直到吃完一整只醉蟹,你的嘴里除了鲜,已经容不下任何东西了。
从每年六月的“六月黄”开始,经历“九月团脐十月尖”的黄金季节,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正月,整整七个月,江南人的饭桌若是少了蟹,这日子就差了点意思。
往年,原只清蒸被公认为大闸蟹最好的归宿。吃客围绕着到底是蒸好还是煮好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世纪难题,争着嚷着蟹季就过去了,所以至今未有定论。也好,到了下一个吃蟹季节可以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如今,蟹季那么长,只一味清蒸未免单调,加上蟹味越来越淡,吃客的口味越来越重,醉蟹成了诠释大闸蟹真正鲜美的绝妙做法。这场争辩也转移了焦点,生醉VS熟醉之辩开场了。
江南人的传统做法中,醉蟹只有生醉。各家配方大同小异,透着日常的温热,黄酒酱油冰糖花椒都不算稀奇。
一直吃“施家小厨”的醉蟹。小施从三伏天最热的日子就开始做功夫了。大太阳底下,忙着将生姜加入醉料,一起封入黄酒坛中,花上三四个月,等这坛醉料变得醇厚。所以,你看得到的是这蟹披着一层勾芡般浓稠的汤汁,你看不到的是伏天的生姜可以最大程度驱散湖蟹的寒性。他的很多粉丝吃上这个醉蟹就根本“停不下来”,也不用担心蟹太寒。我倒是吃遍了杭州的各路醉蟹,也未曾听说过这种做法。
小施的蟹很好辨认,最核心的一味黄酒用的是十二年陈的太雕。太雕是黄酒界的鸡尾酒,酒香和甜醇混合,是众多味型中稀少的一味。别家的醉蟹都是两公两母配好对卖,他却只做雌蟹不做雄蟹。道理很简单,雄蟹到了10月底才有膏,多数日子里是拿不到好蟹的。更标志性的细节是:他家醉蟹钳统统不带毛。为了这种偏执的细节,他发动一家大小手工把一只只蟹钳上的毛刷干净。其实,这种细节多数吃货是无所谓的,只是完美主义老板有着对尽善尽美的追求。
熟醉蟹是自醉蟹登上国际酒店的大雅之堂开始流行的。国际酒店的客人来自天涯海角,贪恋醉香,但很多人的肠胃不适应生食。今年,素来低调的安缦兰轩的熟醉蟹成了网络爆款。和普通生醉蟹相比,这款熟醉蟹没有浓重的酒味和酱油味,反而是带着淡淡的花果清香。蒸熟的蟹肉经过酒醉后,鲜嫩甜滑,晶莹的膏黄肥腴绵润,带有一点黄酒的香气,安全系数大幅度上升。
醉卤是熟醉蟹的命根子,黄酒是整个醉卤的基调。江南人的黄酒讲究冬酿酒。所谓冬酿,是在冬至前后下料酿酒。这是酿造黄酒的最佳时节,还必须是人工酿造,绝不是不锈钢罐发酵。国内坚持这个传统的酒厂已经寥寥无几。好的黄酒带着温润的口感和馥郁的香气,你第一口就能吃出来。
酱油也颇为点睛,生晒酱油由于吸收了双重面豉的味道,色泽褐黄透香,鲜味双倍浓郁,是熟醉蟹的鲜味来源。而迷人的花果香来自新鲜橙皮和柠檬,最后加上一点茅台,起点睛提鲜之效。你若细细品,可以感受到回味里带着一丝茅台独有的酱香。
江南人用醉蟹配泡饭,一边从酱色的醉卤中捞出一只青黑色的大闸蟹,掰开蟹斗,一边吃冒着热气的滚烫泡饭,一边吮吸黝黑发亮的肥美蟹膏。鲜甜的滋味从舌尖蔓延到整个口腔,而后又被泡饭冲刷干净,迎来下一波的美味,循环往复。直到吃完一整只醉蟹,你的嘴里除了鲜,已经容不下任何东西了。
醉蟹也是我的零食,目的不在吃肉,要的就是那种有点甜有点腥但是没什么大实质内容的滋味。慢条斯理地吃个没有干货的“鲜”,这确实是只有吃得精细的江南人才有的好兴致。
点击下图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图即可一键购买
好消息
我们已经开通了“号内搜”功能,只要在公众号后台的菜单栏,选择“知识库》号内搜”,输入你关心的关键词(如牛肉)进行搜索,即可精准获取历史消息中的精彩内容。
中国烹饪杂志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餐饮杂志,创刊于1980年,发行遍及海内外。
微信号
ChineseCuisine1980
长按识别
或搜索“中国烹饪杂志”
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提前沟通,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