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有方空间(ID: youfang502)”
作为中国的新一代建筑师,时境建筑创始人张继元、卜骁骏如何看待当代建筑师前辈?他们为何以科学类比建筑?又是如何克服合作中的对抗,最终成为最佳工作伙伴的?
来自纽约的建筑策展人Vladimir Beloglovsky与他们就以上内容展开了对话,本文为事务所投稿,经授权发布。
△ 张继元(右)、卜骁骏(左),Atelier Alter Architects时境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首席建筑师。张继元,哈佛大学MAUD建筑学硕士、库珀联盟Irwin S. Chanin建筑学院建筑学士。卜骁骏,哈佛大学MArch II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
VB 你们的教育背景很不同。继元18岁就离开中国去美国学习建筑了,而骁骏是先在中国学习的建筑,之后你们才在哈佛相遇。能否谈谈这两种教育背景带来的建筑观点差异,以及其对你们看待、处理建筑问题的影响?张继元 我们的确很不一样。我更偏向于理论,骁骏更偏向实践。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一直在从事建构方面的工作。他更倾向于项目的实操与技术相关知识,而我更擅长通过理论去构筑作品、定义概念或者创造功能。正因为我们如此不同,最初我们产生过很多分歧(笑),甚至会划分项目去工作。但后来当我们意识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会使一个项目变得更强大。所以我们从最初的对抗性工作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然的协作关系。卜骁骏 在清华学习的时候,我在张轲的标准营造工作了几年,那时我已经对建筑有了很强烈的个人意识。虽然他认为我当时已经可以自己开工作室了,但还是建议我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在哈佛期间,我同样也被Mansilla & Tunon 和Byoung Soo Cho建议为自己工作,这也强化了我早期的感觉。那时我很喜欢的建筑师是赫尔佐格 & 德梅隆,彼得·卒姆托和安藤忠雄。我们刚开始一起工作时因为有很多分歧,会分别向客户汇报各自的设计,然后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客户:如果遇到对艺术更敏感的客户,继元的设计会被选中;若是遇到更保守的客户,我的方案更胜一筹(笑)。但现在我们不再各自分开设计方案了,现在会融合我们的想法、技术和专业知识到一个设计里。当然还是有各自设计方案的情况,但往往是基于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上的。
△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文化体育中心 ©金伟琦
VB “梯田把天空映射成一种分割、交错的立体主义绘画”,是你们某个项目的隐喻吗?
张继元 这是我们第一个项目——曲靖文化中心博物馆的灵感来源。“倒置的悬挂巨型混凝土梯台,是梯田对天空的反射”,这是我们想象中的画面。我们试图在每一个项目中建立一种建筑图景,希望设计能够表现场地的灵魂与“潜意识”。曲靖文化中心的设计最终形成了这种思考与自我批判的独特环境。我们认为,建筑应与其所处区位的历史文脉产生关联。创造体现中国自己风格的建筑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说要直接采用传统形式或者使用本土建筑语言,我们需要通过运用中国文化来发展中国建筑。这种使用不是在视觉形式上,而是在理念上。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或山水画等都可以被融入到中国当代建筑中。我们不想形式化地强调我们作品中的中国性,而是通过表达我们自己,让作品中的中国性抽象化,从而与世界性形成对话,而不是反过来的方式。卜骁骏 有人批判曲靖文化中心博物馆过于形式化,但我们想表达的,并不单纯是一种形式,也不是某种抽象概念的演化。它是对场地分析后的结果,与场地环境息息相关。它是对场地的精准回应,不是某种随机的形式。
△ 曲靖博物馆(与厦门合道集团合作完成) ©Atelier Alter Architects
VB 中国建筑师经常不仅参与设计,还参与任务书和功能开发。你们是如何参与其中的?
张继元 是的,这很常见。我们经常会遇到没有任务书,甚至没有功能表的客户,有些有时直接拿着项目名称就来了——医院、文化中心、博物馆,他们依靠我们去从头开发一切。
卜骁骏 换句话说,除了建筑设计外,我们还经常做策划、任务书、市场营销等工作。一些客户只是带着初衷来找我们,他们认为建筑师应当设计建筑的所有。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项目就像学生作业。就像一场梦,我们拥有从设计到使用的、充分的想象空间。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从设计任务书开始,继而引导形成建筑的形态,创造性地定义功能以开创新的建筑形制。
△ 福建省英良石材档案馆 ©Atelier Alter Architects
卜骁骏 我们不可能成为下一个王澍、董功、张轲。我们也不想遵循一些既存的模式,比如解构主义建筑。我们非常认同那些不直接反映传统日本建筑的日本建筑师,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原创性,我个人非常喜欢坂茂和石上纯也。但当你去观察他们的作品时,还是会感受到其中的文化渊源。他们发展了独属于自己的现代语言,这与其他所有语言都不同。这就是我们想为中国,以及我们自己做的:我们想开创一种独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它同时是中国化的,但又不被书面化、具象化。
VB 刚才谈到你们永远不会像一些前辈一样,那你们如何评价他们的作品呢?你们比中国最活跃的一代建筑师(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要小5到10岁。我认为,他们那一代人的作品与你们这一代是很不同的,你们的建筑看上去更加独立、自信,并不依赖中国本土语言。你们如何看待这种转变?
卜骁骏 我们对他们(张永和,张轲、董功、李虎等)有敬仰之心,有些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已经建立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力,在客户、资源、认可度等方面,我们其实不具有可比性。△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文化体育中心 ©金伟琦
VB 我认为这些建筑师以及他们的作品构成的是一种亚文化群,并不是主流,他们只是在建筑圈中被大家所熟悉,建成作品是很有限的,并且大多数远离公众。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更像是理论建筑师。你们这一代建筑师还是有很多发展空间的,你同意吗?
张继元 根据清华大学周榕教授的介绍,20世纪60至7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被称为中国的第五代建筑师,而我们是他们之后的新一代建筑师。你看,时代变了。大约15到20年前(相关从业者较少的时间节点),他们完成学业回到中国时,这个国家正在史无前例地飞速发展着,那是一个很难得的机遇。大约十年前我们回来时,经济环境变了,机会变得相对较少了。这就是新的现实,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做好我们的工作。卜骁骏 他们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建筑师现在依然还是公认的佼佼者。尽管我们只相差了一代人,但行业环境使我们完全不同。我们需要非常专注,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无意于超越他们的,因为我们要做自己。你提到我们有更多自信,这可能是因为它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我们必须去探索我们自己的独特之处,和基于此构建的影响力,我们需要独立的形象并且有自己的艺术参考系。
△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Atelier Alter Architects
张继元 自他职业生涯之始,他就一直坚持自我,避免被时代的洪流淹没,并且始终在打破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更像一位特立独行的西方建筑师。他的职业生涯似乎是始于理论,然后实践。虽然有很多机会,但他一直坚定自己的立场。他的作品强大、扎实、坚持原创且具有抽象的美感,我非常敬重他。
卜骁骏 我们在旅行中去参观了他的作品,其中宁波博物馆令我们印象深刻。它非常精致,完成度很高。他很早就确认了自己的设计参考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介于个人风格与地域性之中的强烈表达。在材料、空间布置以及很多细节中,体现在地性。他在一开始就已经非常坚定,是否有甲方认可、项目能否实现并不那么重要。这种不轻易妥协的态度是极其罕见的。
张继元 我们正在尝试创造不仅是我们自己的、也可以称作是中国的建筑。
VB 你是否同意,所谓的第五代建筑师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他们的作品大都非常抽象,就依靠传统材料、技术、历史与自然而言,他们的作品并不仅仅是流于形式的。当然一定程度的抽象性,指的是他们的作品有诗意,有时甚至是有精神性的。
张继元 正如你所说,他们创造了某种限制和界限,而我们希望在这些限制以外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领地,而这些领地是立足于在地文化之上的。
△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文化体育中心 ©Highlite Images
张继元 实现建筑的哲思非常重要,浮于理论不是我们想要的。你可以在一个成功的实践之上构建更深层次的建筑哲思——随着一个个建筑的实践,哲理步步深入、明朗。我们通过建造来引导哲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先从实践开始的,然后再回到理论,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发展。我们不会去期待一个完美的客户、项目,我们只会尽最大努力抓住每次机遇。但即使我们拥有看上去很完美的机会,也会对其保持批判:我们把许多项目都当成是我们的“完美”项目来进行设计。对于建筑师来说,完成一个完美项目需要很多年的时间,但我们没有那么奢侈的条件,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很宝贵,对于一些庞大而复杂的项目,从手绘稿到细节设计往往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Atelier Alter Architects
卜骁骏 在西方,建筑师可能没有那么多建造机会,但只要他们有,那就是合适的机会。你会有一个相对了解建筑的客户、详细的任务书、有经验的施工团队等等。在国内我们虽然有很多机会,但时间太有限,客户对我们的工作也知之甚少。所以,要完成一个好的项目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首先它得“正确”。VB 你们的北理工文体中心看上去并没有太多地域关联性,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个自由、现代、国际化的项目,更侧重于功能之间的整合、参数化设计、建造技术上。可以谈谈你们的设计意图吗?卜骁骏 我们想把在地性体现在意识层面,并不一定是能让人一眼看穿其中国属性的。
张继元 我们希望自己的建筑语言能以一种微妙而抽象的方式,被印刻上中国文化的印记。我们希望它既是国际的,亦是中国的。对于北理工文体中心,我们需要用“白板说(Tabula Rasa)”的方式去开启设计。
项目基地是北京理工大学一块全新的校园场地,直观的文脉就是学校的历史以及远处的山脉。再加上24米的建筑高度限制,表达“水平性”与运用“抛物线”的思想成为了设计的初衷——我们的灵感来源,因为这个文体中心是为理工科学生建造的。另一个想法就是在校园内产生漂浮感,成为一个开放的地标性建筑。达芬奇的“带翼飞行器”也是我们的灵感之一。在严苛的预算限制下,我们选择把这样一个异形屋顶放置在一栋结构直白的建筑上。因为没法设计一个完全激进的结构,我们必须选择自己的战场,然后集中在最重要的设计层面上——个悬浮的屋顶和自由的“透明区域”。所有的运动场地都是有联系的、不封闭的。换句话说,游泳池、篮球场、乒乓球场等空间在视觉上都是重叠的,互相贯穿的空间具有渗透性。卜骁骏 我们把这个项目当作是我们事业中的“恩赐”。虽然受到了多方面的约束,但还是积累了处理大项目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大部分设计目标和一定程度的初衷。过程中我们必须参与到每个阶段与每个建造细节。现在北理工文体中心已经建好了,它是我们目前完成度最高的项目。可以说在完成这个项目后,我们已经准备好接受任何规模、任何难度的项目了。
△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文化体育中心 ©Highlite Images△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文化体育中心 ©Atelier Alter Architects
VB 在过去的20年,你们认为中国哪座建筑物对你们来说最重要?
张继元 雷姆·库哈斯的CCTV大楼。这是一座兼具原创性及创造力的建筑,它定义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类型。卜骁骏 刨除掉中国这个范围,我认为这是全球近代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某种层面来讲,它从建构的角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意志。它的设计语言非常强大、抽象,以至于适用其他任何一个场地。甚至换成其他用途,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CCTV大楼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2008北京奥运会前后的中国当代建筑史,而且能被多层面解读。
张继元 和我们的前辈相比,我们在一个更跨学科的层面工作。我们与艺术家、作家、社会学家,工业、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合作,正通过将建筑推向各个领域的方式,建立我们自己的领地。卜骁骏 我们希望找到体现自己风格的材料表达、建造手段,以及设计道路。就像在科学界一样,重复他人已经做过的实验有什么意义呢?即使这个实验规模没那么大也没关系,我们仍然需要进行自己的实验,推导出自己的理念。
△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文化体育中心 ©Atelier Alter Architects受张轲鼓励,卜骁骏前往哈佛学习,并于哈佛认识了合伙人兼妻子张继元。毕业后,张继元和卜骁骏分别在RMJM和SOM的纽约办公室工作。在此期间于纽约成立Atelier Alter 事务所。
2009年,与厦门合立道集团合作,参加云南省曲靖文化中心设计竞赛并获胜;2010年,回到中国,成立时境建筑;2015年,云南省曲靖文化中心完成,引起关注。其他建成项目包括:英良自然历史博物馆(2020,厦门)、北理工文体中心(2019,北京)、五里春秋泛文化艺术中心(2019,北京)、英良石材档案馆(2016,北京)。
这个10人规模的小型建筑事务所正在逐渐成熟,并计划于明年开启负责美国与加拿大项目的纽约公司。Vladimir Belogolovsky
1996年毕业于库珀联盟建筑学院(Cooper Un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纽约Curatorial Project(est.2008)创始人,该项目专注于策划和设计全球建筑展览。他出版了九本著作,包括《与建筑师的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Architects)》以及《与彼得·艾森曼的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Peter Eisenman)》。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