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人一故事剧场教学笔记04

ka233 社工学生小卡 2022-07-17
前言:这是我参与的一个应用戏剧赋能社工学生的项目,不算公演,一共只有四天的全天培训,安排得比较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及时写出来。方便想行动的人们参考。这次教的主要是一人一故事剧场(playback theatre)。


流程回顾

上午:肢体游戏,即兴戏剧游戏,复习基本形式,根据演出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特定情绪表演练习,复习,继续复习基本形式

下午:全面讲解完整一人一故事演出流程,集中答疑,复习基本形式,团体告别仪式,小组成员做最后分享/后测/满意度调查


一人一故事的完整演出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剧团的演出流程不尽相同。我所给到学生的流程,其实是我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日常剧社的惯例。这里面会特别强调前期调研需求评估和后期的效果评估,充分我们社工的特长。下面几张图完整呈现了这个流程,就不再文字赘述了。读者可以参考借鉴,但是请不要做成什么商业讲义或者不注明作者直接引用。




教学效果评估

大家自我评估的结果已经出来了,了解程度最高的是流动塑像/转型塑像/一对对/菱形叙事/三句话/三段故事,对于大合唱/一页页/V型叙事等不够了解。而在演出能力自评方面,结果也差不多,大家还是对短形式掌握得更多,不同形式之间自评差距不大。平均分3.14(满分5分),都还是半生不熟状态。需要继续练习!关于演员的自评部分结果还不错(平均分3.83)。领航员也还OK(平均分3.19)。乐师我们没有做特别加强的训练,自评都很低(平均分2.81),是后面自我学习的重点了,这也是我自己教学的弱项。

*学生整体都比较谦虚,这部分只作为自评参考。同时量表的正负维度设计也有一些小问题,目前计分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针对教学的评估从定性角度来看总体是不错的,在最后的告别仪式里我收到了不少反馈,同时我也从日常互动频率/课堂观察记录/一对一沟通里面得到了不少信息。量化调查的结果还没出来。



教学项目回顾

这一次和上师大的同学们配合得很好。因为大家都是社工背景,对于活动评估的自我要求也提了上来。本次教学包括了:全程录像+全程文字观察记录+每日教学反思+前后测/满意度调查。


实际培训只有四天,但是前期备课和后期总结花的时间也是相当多的。这个记录和评估最终是服务我们自己的,市面上的一些组织也依葫芦画瓢地这么做,但是往往抄了个形,而掌握不住本质。说白了,做这么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对外吹嘘说自己多认真,也不是为了糊弄外部评估。最重要的其实是经验的留存,促进反思,方便对话,不断改进。


对我来说,只有这些做完了才能踏实下来。当然,有没有进步的空间了?太有了。比如前后测量表还可以优化,比如我们还可以对视频进行剪辑和字幕加工等,如果想做,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





关于大师班和应用戏剧的市场化

这里有必要讲一讲市面上的歪风。现在一部分一人一故事的实践者喜欢问别人出身,“你跟哪个老师学的?”“ 你跟哪个大师学的?”  如果只是好奇倒也没什么,如果里面暗藏了一种价值观的判断就很没意思了。不仅仅是一人一故事,整个国内的应用戏剧市场都有点这个毛病。请外面的老师来讲本来是好事,但是逐渐变成了某种认证体系乃至鄙视链就有问题了。当然这里面也有许多被制造出来的虚假需求,许多人其实并非真正的实践者研究者,更类似于信息的二道贩子和组织培训的中介。对于这些,大家还是需要擦亮双眼。如果你看到一个超出你经济能力的课,其实可以想一想,首先你需要这些课吗?目前你的问题是通过实践和文献查阅能够解决还是说一定要见到某个老师才行?你上课的目的是为了那个证书多一点还是单纯希望学习更多?课程结束后你希望得到什么?当然,如果你有许多钱,大可以随意体验。去年做了日常剧社项目,就是爱德基金会出钱,面向公益从业者免费开展长时间的应用戏剧培训。当时我们也请了赖淑雅老师给南京的社工做了免费的讲座。今年也是上师大社工系在支持这个项目,学生参与也是免费的。我觉得这个可能要比高价课更可持续一点。


这并不是一竿子打死大师班和市面上的培训,比较多的情况其实还是大家自己有学习的需求,攒个局,学费也是为了覆盖成本,这种都可以理解。只是希望大家在攒局之余,也真的能够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毕竟学习和培训的目的一定是服务于实践。如果只是想速成或者拿一堆没有门槛的证书去唬人去接活,就完全是另外一条道路了。此外,一人一故事本身门槛不高,又和心理有关,也与许多“疗愈产业”产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也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涉及到精神健康的事情,慎重一点总是没错的。同时从更知识解放的目的来说,我觉得我们可以有前辈有老师,但是没必要造神,没必要制造那么多大师。对了,大家可能知道应用戏剧里面很重要的一块是发源于南美的被压迫者剧场。我见过比较搞笑的事情就是做论坛剧场的招生,却想向企业管理人员或者做团建和培训的HR去卖课,说一些完全和论坛剧场目的不相符的销售话术。搞被压迫者剧场的人自己就在做一些和剧场价值相悖的事情,这就很有趣了。近年来,应用戏剧市场化的实践里也的确出现了许多迎合中产的消费主义话术,而民间的应用戏剧实践也变得越来越像某种小圈子的自high,应用戏剧的含义被曲解,功能被夸大,服务面向窄化,这是一件挺遗憾的事。


每个人使用应用戏剧的目的不一样。从社工和行动者角度来说,我希望大家能够更落地一点。我们并非全职的应用戏剧从业者,但应用戏剧可以成为我们的好工具,好帮手。借由戏剧更好地完成我们社会服务的使命,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南辕北辙就好。应用戏剧原本就应该与具体的社会场景结合才不至于真空,它应该在社会服务领域被应用,在教育领域被应用……在应用里面发展新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成为一个神乎其神的概念被奉为圭臬。同时也希望大家更自信一点,社会工作背景理论上是能够方便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工具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公民精神一个没有社会学常识没有结构化视角的人去做论坛剧场实践。所以也不需要被吓到。你不断地去做,积极地和国内外实践保持对话,自然底气就会变足。同时我们需要自己发挥信息检索和信息筛别的能力,去找更加靠谱的一手信息,不要人云亦云被带着走。



写给小组成员的话

希望大家不要夸大一人一故事的作用,也不要小瞧了自己的能力。我告诉大家的,一半是我的经验和思考,一半是我海外经验和文献里面查证到的资料,其中肯定有不准确的地方,大家可以用自己的实践不断地与这些天的所学去对话。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是高低上下关系,我只是大家的同行者。尽可能多地去练习,练习得越多,底气越足,大胆地参与到公演的台前幕后吧!


课程开始给大家做过一个应用戏剧的导入。虽然最后我们只学了一人一故事,但其实还有很多好玩的领域值得探索。比如充满公共精神和行动取向的论坛剧场,比如和社区营造息息相关的社区剧场。如果没有带领者,你还会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吗?如果国内能查到的资料有限,你会主动去寻找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吗?如果因为人数凑不齐或者其他条件限制,我们没有办法组织公演,有没有其他办法把我们的戏剧游戏和表演技巧活用到具体的服务场景里呢?总之,别把已经花下去的时间浪费了!


END



一人一故事剧场教学笔记03
一人一故事剧场教学笔记02
一人一故事剧场教学笔记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