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
原文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作者为杨刚、徐晓东、刘秋艳、杨慧,题目为《学习本质研究的历史脉络、多元进展与未来展望》,微信编辑时有删改。
一
学习:走向教育舞台中心
近些年,有关学习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在政策范畴还是在教育范畴,“学习”一词都在逐渐成为各国教育关注的中心。显然,学习的“质”与“量”也就成为了各国教育关注的核心。这也让人们意识到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尤其当教育改革始终无法达到教育目标时,不免使人们将更多注意力转向了对学习本身的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与思路去研究影响学习与教学的一些深层因素,以揭开学习的“潘多拉魔盒”。因此,无论是当今世界的教育改革,还是科学研究,甚至是各国政府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都将学习这一主题推向了教育舞台的中心。
二
学习的基本认识
1
生物学视角下的学习
从心智、脑与教育的视角出发,以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为契机,探讨大脑活动与行为和学习的联系,是学习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它包括语言素养、数学技能、阅读能力等研究领域。众多研究表明,人类信息加工(学习)依赖于大脑中相互联结的神经网络。(1)参与学习的脑神经网络可以分为识别网络、策略性网络和情感性网络三种。在阅读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时,所有这些网络共同工作来指导学习过程,其中识别网络主要是识别字母、词和莎士比亚语调;策略性网络重点关注理解文本的目标和监测进展;情感性网络负责继续阅读的动机。(2) 大脑中的情绪和认知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共同引导与调节学习的过程。(3) 经验与环境对大脑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2
认知视角下的学习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界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认知革命”,直接导致了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变。认知视角下的学习研究目标在于揭示知识获取与存储的机制。这些机制大多数可以被理解为信息的转化与处理,类似于计算机如何使算法转化为数据。由此,信息处理论一直被认为是学习的认知研究核心。但是信息处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缺陷是遗漏了兴趣、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巨大影响。例如,当人的情绪失控时,就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做的事情上,学习亦是如此。
3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学习
20世纪末,人们对认知与信息处理观点的批判越来越多,认为学习、思考、问题解决等认知活动绝不是发生在封闭的大脑之中的,知识也不是自给自足且独立于外在的学习环境的。学习与认知被认为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知识需要在学习环境中才能被理解与实践。在这一范式下,学习、认知与知识都是情境与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学习隐喻,即“学习即参与”“学习是一种社会协商的过程”。
三
学习的目标及特征
目前,学习科学和学习心理等领域中的学者都一致认为,不同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习者获得一种“适应性专长”或“适应性能力” (Adaptive Expertise),即将有意义条件下习得的知识与技能灵活并创造性地应用到不同情境的能力,同时学习者也将保持对核心能力的扩充,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以此来满足自身需求和兴趣的增长。适应性专长的两个重要维度是创新与效率(R.基思·索耶,2010)。
当前对学习的理解旨在促进21世纪核心技能的发展或引导学习者获得适应性能力。因此,学者们一致认为有效学习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建构性(Constructive)、调节性(Self-Regulated)、情境性(Situated)和协作性(Collaborative),简称CSSC特征。
除上述典型特征外,还有两种特征不能忽视:一是累积性,二是差异性。
四
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
1
内源性影响因素:动机与情感
动机与情感对于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原因在于它们共同保障学生以一种富有意义的方式来获得知识与技能。如果学习活动有趣且让学习者感兴趣,那么他们必然会积极参与其中,并有信心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动机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学习者所做的选择、付出的努力以及面对困难所坚持的时间。情感是指学习是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在态度体验。无论是动机还是情感,教师只要认识到学习者的动机信念,关注他们的情感,就会对学习过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教学、实践和评价中会触发学习者的特定情感与动机,转而影响正在发生的学习的质量。
2
外源性影响因素: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习者早期阶段获取基础认知与社交能力的首要社会系统,亦是他们入学之前形成动机、准备应对未来挑战的第一场所。在家庭环境中,有两种关键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学习过程,一是状况因素,二是方法因素。在状况因素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结构成为首要的影响因素。另外,家庭结构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涉及家庭人数、人际关系、等级观念等。在方法因素中,家庭互动方式、教育方式以及父母理解模式成为关注的重点。互动方式体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言语对话之中,这对其子女未来的情绪自控能力、心态健康以及认知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五
学习的三种典型形态
1
合作学习:一种知识共构的方式
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合作学习有两种典型的类别,一是结构化团队学习形式 (Structured Team Learning,STL),二是非正式小组学习形式(Informal Group Learning Methods,IGLM)。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两个重要的驱动要素:群体目标和个体责任。而典型的影响因素有动机、凝聚力、互动、认知重构。
2
探究学习:一种解放课堂话语霸权的实践
大量研究组织与机构都认为,探究、应用、创作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将支持学习者的21世纪技能之需。在探究学习中,所探究的问题要具有生成性,过程要具有自主性,内容要具有开放性,结果要具有多元性。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组织分工、收集数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评价与反思等环节。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变量制约着活动的开展,一是自主性,二是控制性。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知识的自主建构与他人的控制性并不是一个矛盾的两极,而是学习活动的连续统一体。换言之,在一个具体的活动中,常常兼有接受学习成分,也有探究学习成分,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3
服务学习:一种培养良好公民的方法
服务学习是一种经验教育方式,以周边社区为基础,聚焦社区问题。学习者投入强调社区需求的活动中,在完成服务任务的同时,也能有计划地创造机会促进自身的发展。开展服务学习的前提条件是给学习者提供真实性、情境化的学习体验。社区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将会增强学习者对传统课程(如科学、数学、语言、艺术等) 理论知识价值的理解,并使其深入社会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针对社区问题设计相应的对策。
六
学习研究的未来展望
1
具身性: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的新向标
具身性成为未来学习环境创设的一项重要因素。未来学习环境的构建应充分考虑身体多模感知的沉浸性、相称姿态(如手势)的一致性以及身体运动的协调性等身体行为的设计与体验。
2
脑与教育神经科学:创新学习研究的新科学
随着脑与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一方面通过整合神经科学、认知心理科学、脑科学、教育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来揭示人脑学习的内部机制,为研究学习心理机制、学习决策、学习风格等提供了基础性证据;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学习经验如何成功塑造大脑的物理结构以及认知和情绪如何协同工作,从而为大脑形成适应性行为创造了条件。
3
学习分析:重构学习活动的关键技术
学习分析主要从实证与行为的角度出发,目的是研究、理解、描述、解释与预测学习现象,尤其是发生在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与课程管理系统所构建的媒体化情境下的教育活动现象,进而增强学与教活动的环境体验感,提升学习者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学习分析技术通过对不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的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能为学习者提供自适应学习方式,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要求。
4
虚拟现实:推进知识型学习走向体验型学习的新一代计算平台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如同互联网技术一样,掀起了新一轮的全球化研究与应用热潮。虚拟现实结合不同的学科技术构建了一种超出符号化形态的临场化学习情境,即虚拟化学习环境,这种三维立体动态的学习情境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情境、远程学习情境、网络学习情境相比,让学习者不再是借助符号来感受学习中的抽象概念、机制、隐喻等知识,而是直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与现实世界感官相同的三维虚拟学习情境之中进行学习,使学习者能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这一意义上讲,体验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的结果。
5
学校教育系统:学习范式变革的关键性境脉
在过去几十年中,学习科学与教学科学一直都致力于学校学习的创新与改革,却遭遇了来自学校组织、政府机构和社会政治环境的重重阻碍。学习研究者与教育工作者们在这些遭遇中越来越认识到“境脉”(涉及到组织、机构、环境和学习特定目标干预的总体感知)的重要性。学习范式变革的“落地”需要学校教育系统这一关键性境脉的变革。
除此之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为未来教育发展和学校变革提供了新契机,从现今的教育观、知识观、学习观、价值观到学校形态,无不体现着变革的气息。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将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而这种变化不再是局部性的,而是信息时代呼唤的整体性的学校教育系统变革。
“推荐阅读”
PS: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期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序。
要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好内容,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或者把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哦!这样你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啦!
往期回顾
●于素梅:掌握体育“五课”技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TCIM模式助力课堂变革●新书速递 |《德国教育体系概览——产生、结构与调控》●新书速递 | 教师如何在实践中生成教育智慧?●新书速递 |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与五四精神“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