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速递 | 未来不在明天,今日就是未来——《教育未来简史——颠覆性时代的学习之道》

沃兹尼亚克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1-12-23

数字化技术深刻地变革了人类生活,今天的年轻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和融入世界的方式与以往大不一样。无论我们接受或抗拒,教育方式的革新都势在必行!
模拟时代的一辈人如何去教育数字时代的孩子?如何为他们的未来提供建议?《教育未来简史》一书提供了很多求新求变的思想和方法。本书剖析了教育界的“一贯做法”对当今学校的影响,敲响了变革创新的警钟。作者分析了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学习者偏好的学习方式,目的是鼓舞教育者转变思想,接受革新变化这个不可逆转的事实,在教育过程中与孩子一起尝试新的方法,培养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核心能力。本书会让你了解到:数字化一代的九大学习特性是什么?现代学习者所需的八大技能包括哪些?2038年的教育和学习是什么样子?教育者必须承担的11个新角色是什么?作者掷地有声地告诉大家,掌握核心技能的人才永远不会被淘汰。未来不在明天,今日就是未来!为未来做好准备,就要在当下看清趋势,改变行动方向,不再随波逐流,做时代先行者。


作者简介

伊恩•朱克斯  国际教育领导力咨询公司InfoSavvy集团的创始人和执行董事。著作包括:《如何教育数字化一代:千篇一律的高中》《生活在未来边缘:明日之窗》《读懂数字化一代:互联网社会下的教与学》《读写能力远远不够:21世纪数字时代的文化素养》《重新定义学习:数字化一代的学习策略和应用程序》以及《领袖转移2020》等。
瑞恩•L.沙夫  教育技术专家、演说家。著作包括:《让学校变得更有成效:教室里的电子游戏》《电子游戏作为教学评价和指导工具》《重新定义学习:数字化一代的学习策略和应用程序》以及《游戏开始:电子游戏改变教、学、考》。

精彩节摘


本文为《教育未来简史》序言。作者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是一位发明家、电子工程师、程序员、慈善家、教师和科技企业家,他和史蒂夫·乔布斯一起创立了苹果公司。沃兹尼亚克目前正致力于推动教育领域的革新,并推出了个性化学习服务Woz U。


今日稍纵即逝,未来转瞬即来。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伴随着对现代化世界的憧憬和想象。我们遵循着一些指示,依靠着一些资源而生活,并让自己去适应它们,希望这样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攒下一笔钱,买房、结婚、生子,享受家庭的美满和人生的幸福。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关于人生运行轨迹的种种线索,关于如何才能取得成功的种种法门。未来一片大好。然而乾坤就这样突然扭转——迅雷不及掩耳!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已然改头换貌!宣扬与时俱进很简单,而要真正做出改变却是艰难的。这一切都源于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出现。成本不高但功能强大的数字化工具从根本上革新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反观自己现在每天要依赖数字工具完成的事情,我不禁惊叹:以前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我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今天的互联网设备让我们无须踏足银行就能管理我们的资金账户,无须出门就能轻松购物;一个手持智能手机和掌握必要搜索技巧的家伙,能轻而易举地成为身边更“智能”的那个人;无须搭乘飞机、火车或汽车,我们就能探索海角天涯;我们可以与很多素未谋面的人成为朋友;我们可以在视频网站上一连刷几个小时的搞笑视频或创意视频;我们可以毫无障碍地制作我们自己的多媒体作品。诸此种种,不一而足,似乎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今天可以做的事,放在十年前可能还是天方夜谭。这一切来得太过迅猛,难怪会让人无所适从。至少我的感受是这样的。这些巨大而突然的变化,以及它们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似乎是不可阻挡的。网站和社交媒体已经取代了报纸;可随时随地获取的流媒体音乐取代了唱片和MP3播放器;DVD曾经作为我们欣赏影音视频的主要途径,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Netflix(网飞公司)所淘汰;电子阅读器和电子书正在挑战纸质书的存在感。然而,面对眼前不断发生的变革,很多人还是拒不接受。那些根植于我们脑海深处的认识和观念好像突然之间撞上了一辆轰隆隆而来的推土机。人类总是出于本能,自知或不自知地抗拒变化,纵使这种显而易见的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我们把在成长过程中所感知到的世界的样貌深深刻在了脑海里。以学校为例,尽管联网数字化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学校还是一成不变,还是一样的组织结构,一样的角色分工,强调同样的课程内容,安排同样的课表。变革带来的挑战在于,传统的方法将越来越行不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去重新思考学校,重新思考学习。是时候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思维来培养下一代人的学习能力了,是时候变革现有的教育范式了。在我家孩子年幼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对那些具备真人特质的教育类软件非常着迷。软件里显示的图像越逼真,发出的声音越动听,就越吸引他们,就像屏幕里有个朋友一样。孩子们可以从各种设备和软件上学到很多,因为这些工具和媒介依据他们的兴趣提供了定制化和个性化的内容。虽说如今在仿人类智能工具领域,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未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掌握在今天的学生们手上。种种价值观、方法论以及对答案的孜孜找寻塑造了今日之世界。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育似乎很难跟上这个新的数字时代。甚至很多年轻教师也感觉到艰难,他们毕竟也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会下意识地跟随老师的期许、经验和设定,从而无法培养出在数字时代越来越重要的现代思维。我观察当今的学生,惊异于他们在校园之外的日常生活中用起数字设备来是多么地自然而然。而后我想到了一班30多个人的情形。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基本上是面向全班学生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被教的是一样的东西。接着会有一场考试,考谁能记住更多课堂上教过的东西,然后按考试成绩将学生划分成优良中差。长久以来就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不巧在低年级学业表现不佳,那他往后多半就不会再重视教育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似乎永远无法和那些记忆高手较量。现在请想象同样的情形,只是这次由30台数字设备来充当30位定制化的教师。想象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学生们在这里可以按自己的速度来学习不同的科目。想象这样一个由个人兴趣和学习能力塑造起来的学习环境,它的宗旨是提升每个学生的能力,直到每个人都掌握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无论是想得全优的学生,还是想要深入学习某个科目的学生,都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由于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学习反倒成了不确定的变数;而在智能设备支持下的定制化学习环境中,由于时间是受学生自己控制的变数,所以学习成了稳妥的常数。创造这样的学习环境将有望革新传统的学校模式。而其中最大的挑战不是智能设备够不够先进,而是能否克服传统思维障碍。阻碍我们将这样的学习环境变成现实的,正是我们的思维定势。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意识,认为学校应当教会学生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但现实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人很早就在学校里领教了进行深入思考并不受待见。于是我们就把好奇心这扇窗一直关着,从不打开它。我们不曾将时间花在真正感兴趣的事物上,因为我们必须按部就班地上完学校规定的课程。我们不断被提醒,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它不因人而改变。学校往往不会鼓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是教他们如何计算两列火车在轨道上相遇的时间——这种问题在生活中永远都碰不上,但很少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学这个,它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联系。我最担心的事情是,我们不让孩子们追随自己内心的激情,久而久之就扼杀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传统的学习就是让班上的每个孩子都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之所以有很多学生过早放弃教育,是因为老师们总是期望从“聪明”的学生那里听到“正确”的答案。“思考”并不能让老师觉得一个学生聪明,记住“正确”的答案才能。如果我们能打破那些教育壁垒,我们就有可能消除那些由出身的阶级带来的差距和影响。读哪所学校将不再能决定我们有没有能力去追求卓越,大家都将有同样的机会。但如果一个八岁的孩子就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那我们就是无比失败的。学校现在的考核方法是学习的拦路虎。如果我们能给每个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自由,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在高中选择辍学了。希望吧,希望我们能给未来的学习者创造和提供更多学习的自由,培养未来社会真正需要的技能来解决真实世界中的种种问题。其中涉及的基本工具包括编程、沟通技能以及多媒体能力。言语的表达力是强大的,不过懂得以何种方式向他人表达想法才是真正的交流。这些,是未来的学校应该重点培养的能力。未来吗?现在就是未来。这正是伊恩和瑞恩在本书中加以探讨的。他们检视了人们不自觉就故步自封的思维模式。故步自封的结果就是,当变化悄然而至时,我们会被打个措手不及。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恰恰就是,变化不可避免、不易预测而且正极具颠覆性地加速到来。要想重塑现代社会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就要勇于迎接变化,激发和引导学习兴趣,鼓励使用数字学习工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培养在未来社会立足所需的技能和思维习惯。这就是本书的要旨。请您慢慢享受!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PS: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期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序。

要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好内容,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或者把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哦!这样你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啦!




往期回顾

活动通知 |《教育未来简史》新书首发式重磅来袭新书速递 | 来源于一线实践经验的研学旅行实操手册新书速递 | 建设一所兼顾教导和关怀的学校新书速递 | 教师如何在实践中生成教育智慧?新书速递 |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与五四精神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