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世存:那些永恒的女性

余世存 余世存工作室 2017-01-04



文 | 余世存 (微信公众号:yuge005)

编者按:这是余老师写于2006年的博客文章。网友评论:“偶尔读余世存先生的文章,都能读出感动。这一次,简单的文字记述了一位平凡的朋友妻,却是极难寻觅的……历经万般苦难,经年而驶,依旧平淡美丽,不需言语,沁入心脾。留与人叹,世间真情女子,唯此静好。”小编借此致意祝福世间真情男女。

八、九年前,我跟一个朋友一起做了某报的助理总编辑,这个清华大学毕业的朋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做事认真,理科出身而文字极好,动手能力强。我后来离开报社,跟他一度失去了联系,却常常想起他来。今年三月开博客不久,他就跟我联系上了。说是看我的博客,有太多的话要跟我说。我们在网上聊天。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朋友说他太太年初去世,十年来,做了三次大的手术,最后在医院里突然安详地走了。我批评过我们八九一代人。朋友说:“我太太是八九一代。我跟她恋爱时她在广场。九〇年研究生毕业,一到单位就下放。在河南呆了4个多月。那时我们刚结婚。我跟她一起生活18年。从来没有听到她抱怨任何事。抨击任何事。她总是淡淡的。微笑地面对任何事。我只有一次看到她哭泣,就是当年事后的一个同学被开除。同学的父母来北京。大家请他们吃饭。”


朋友说:“在这些对社会的影响可能更大的人。包括老弟你。怎么就没有遇到一个像我太太那样。没有一点浮躁。没有一点不平之气。坦然面对。以自己最平和也最坚韧的方式。默默地。而不是喧嚣地。做他(她)的人和事。现在我想起她的生平往事。常常忍不住流泪。我们生在这么一个喧器浮躁之世。用变本加厉的喧嚣浮躁来浪费自己的生命。浪费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才华。1999年夏天我离开报社。进入商界。每天回家跟她三言两语。心境就能归于平和。”


今天我把跟朋友的谈话整理出来。我把那些网上一行行的句子拼凑在一起,仍能感到其中巨大的张力和人性密度。在那些句号之间,都是诗行一样无数量的心思,其间夹杂着我的简单的话,比如:“你说”、“我在看”、“我在看”、“是啊”、“太对了”之类。我看着它们,看着人世间的真情美丽,有一种大恸无言的感动。


朋友说:“我想对于世道人心的批评。第一个层次是技术上的。比如政府在‘技术上’未能解决好民生问题。医疗,教育,就业。这个层次的意义是有限的。因为批评者不是技术专家。批评者的解决方案更差。比如郑谈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他的方案会更差。”我说:“他在此时充当的是专家而不是知识分子的职能。”


朋友说:“所以知识分子要专注于他自己的职责。比如说医疗体制。现在药价成了众矢之的。不是太可笑了吗。医疗的问题是政府投入不足。政府投入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政府为什么不愿投入医疗和教育。一个不愿投入医疗和教育的政府有没有理由收取那么高的税收。甚至有没有理由收税。这才是郑某某应该表达的问题。政治的社会伦理。”我说:“这个说法强过当下那些盛名学者。”


朋友说:“我太太最后一个治疗用了一种英国进口的药。每天的费用2000多。比香港贵30%。发改委核准的价格。帮助跨国公司抢自己公民的钱。那么政府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我太太在世时,我跟她抱怨这些事。她的见解让我难忘。她说,你不能跟一个没有廉耻的人去讲道理。也不能跟一个没有廉耻的政府去谈社会理想。我说你是不是很失望。她说没有。她说在她身边的都是非常好的人。”我说:“我同意。只要自己有信心让周围美丽,就不要对人性或人类失望。你太太则从周围发现了美丽。”


朋友说:“是的。她走以后,许多朋友跟我谈起她。我才知道她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产生的影响又这么好。一起生活了18年之后,我才开始认真地想她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在这个浮躁和功利的年代还能有她这样一个人。”我安慰朋友说:“很多啊。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


朋友说:“我想只有这样的人很多。这个社会才能归于平和中正。学者才能不妄语。政治才能不悖于社会伦理。我曾经跟我太太说,在这个社会里做一个公民太卑贱了。我太太跟我说,那就忘掉这是一个什么社会。”我说:“她说得太对了。我多次批评唐德刚这些大历史学家,也是这个意思。”


朋友还说了很多话,说太太走后,他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孤儿,无所依傍,六神无主。他在想以后的日子他做什么,怎么生活。


我知道,那个逝去的美丽的灵魂以另外一种方式重塑了他。歌德: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余世存作品签名本 。


-更多阅读-

被耽误的人生岁月

冬至

“请来污染我们”、“请来剥削我们” 

蒋介石为何说张学良可悲:到老没长大

知识人是很少会用好钱的

胡兰成: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主流越屏蔽鲁迅,鲁迅的偶尔现身越是惊艳(9月25日)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等。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合编)《立人三部曲》《一个人的世界史:话语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等。


文章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