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 翻转课堂:他们在浙江省非遗文献馆上课!
4月25日上午,在拱墅区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下文简称浙江省非遗文献馆)聚集了一批浙大城市学院的学生,原来是传媒与人文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课堂“搬”到了这里。现身实地,书本中枯燥的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场景,同学们切身体会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吸引他们更多地了解非遗文化。
同学们注目蔚为壮观的浙江省非遗图书资料
一行人受到了浙江省非遗文献馆吴敏老师的热情接待,吴敏带领大家在馆内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游学”活动。文献馆内雅致的陈设让大家屏声静气,伴着吴敏温柔的讲解声,师生们都渐入佳境。从以非遗公约为标准分门别类摆放书籍的主题文献区,再到浙江省内各地市非遗文献资源的集合区,大家从中亲身体会到了浙江省的非遗文化资源之丰富。在二十四节气主题图书区,吴敏向大家预告了拱墅区一年一度的盛事——半山立夏节,“称人”、吃乌米饭、画泥猫等习俗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不禁露出期待的笑容。来到按浙江省11个地级市分类的文献区,大家便不约而同地在各个书架前三两成团,研究起自己家乡的非遗文献来。
同学认真学习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二十四节气(半山立夏习俗)
留住乡愁:寻找家乡的非遗项目
专业教师、业界老师和同学们在馆内面对面交流
此次浙江省非遗文献馆的“翻转课堂”让同学们沉浸其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家国情怀。来自中文1901班的叶唯一感慨道:“这样的课外实践非常宝贵!之前对非遗的了解大多是源自课本和网络视频,今天第一次直观地被浙江省非遗项目震撼到了!馆里的非遗书籍和文献非常丰富,今后可以常来这查阅资料。这次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深化了我对杭州本土非遗项目认识,对传承保护非遗有更深入的理解。”
课程最后,带队老师阮可向吴敏颁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顾问老师证书,建议并期盼拱墅区非遗中心今后能把“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资源优先安排给浙大城市学院。
文字:徐晓乐
摄影:范丽娜 胡诗婷
排版:传媒记者团 谭春艳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