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EDIA·讲座 | 沈松勤:悲哀与旷达——苏轼心境与文学意境




4月11日晚,浙大城市学院“城院中文系·名家讲坛”讲座在文1-109举行。杭州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沈松勤老师做了题为“悲哀与旷达——苏轼心境与文学意境”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教授孙福轩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以林语堂先生广为人知的结论——“苏东坡是个品性难改的乐天派”作为导入,通过赏析不同时期的苏轼诗词,同学们在沈教授的带领下带着问题意识,重新认识苏东坡先生的人生领悟与哲学思想。

1

苦难-醒悟-超越

第一部分以现代人对苏轼的评价引入,称其为中国文化的“天花板”,苏轼不仅在诗词领域颇有成就,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大放异彩;后又称其为“国民老公”,所谓“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可见当时苏轼诗文杰出,影响巨大。沈松勤教授又通过对乌台诗案以及苏轼人生轨迹进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经历“在朝-外任-贬居”后,其心境也走过“苦难-醒悟-超越”的苏轼。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其作诗风格一改往日的激情豪迈,慢慢看淡世事沧桑,内心不再为政治纠葛所困扰,只为在黄州地能过上“春看百花秋赏月,夏喜凉风冬观雪”的隐世避俗生活。


2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二部分沈教授先向我们展示了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二首,让我们从苏轼的书法作品中去体会他悲旷的心境。后又从其诗词出发,“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中以蚂蚁的遭遇寄寓内心的恐惧与悲伤;“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以超乎常人的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化解自然永恒而人生短暂之悲释然而与客“共适”的豁达心理,都让我们对苏子的心境认识有了更深刻的见解。而后,沈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书海南风土》一文,文中典型地体现了苏轼以变应变之道,对环境的适应,随遇而安的心态,“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自适自安之乐。


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第三部分以《定风波》这首词为中心,展开了对苏轼其文学意境的分析与讨论。“莫听”“谁怕”云云,苏轼分明还纠结于被贬黄州的苦难现实,内心依旧留有对现实际遇的执念。但虽人生路途中遇“雨”,力求不以己悲、不为外物牵萦,才是苏轼真实的心境与情性。无论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明澈旷达的胸襟与悲旷的人生态度,还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称自己成了江山风月的主人,有足够的事件发现和欣赏夜月。苏东坡在面对苦难时自我安慰的抗拒心,勿患得患失、自怨自艾的平常心,任天而动的通达的无相心,都应证了沈教授所强调的一句话:“苏轼是我们的同行者,更是领路人。”






在沈教授的讲座中,我们看到了洒脱、豁达的苏东坡用一颗浏览的心,笑看人生的一切得与失。也许,我们还无法做到像苏轼那般安然与豁达,但只要我们从苏轼的作品中去探索其境界,不拘泥于当下所面对的困境,不再困扰于深夜的无益焦虑,终有一天也能笑对属于自己的人生风雨。





在讲座的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地向沈老师提出问题。当同学询问在《寒食》创作后到元丰五年这两年间,苏轼的心境是因为什么发生了变化,是否和当时的战争相关联时,沈老师摇摇头,解释到苏轼的悲痛是贯穿一生的,并不是某一特定时间节点改变了他融合“悲”与“乐”、“苦”与“旷”的心境,此境界是循序渐进所成,并非一蹴而就。



文字:王瑶琪

图片:王瑶琪

审核:范雪

排版:传媒记者团 孙文凤 虞婕

责任编辑:陆思远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