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 学术沙龙 | 蔚蓝地图的连结想象与实践
4月15日中午,传媒与人文学院第八期学术午餐沙龙在UW学院二楼咖啡馆举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李红涛教授以“汇入治理的数据行动:蔚蓝地图的连结想象与实践”为主题进行分享。传媒学院多位骨干教师参加并积极交流。
李红涛教授以“蔚蓝地图”APP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环保公益活动中的组织、公众参与和网络连接行动等问题,揭示了社会公共治理的可视化数据价值,以及其中隐含的政治和权力逻辑。
作为第一个含有全国空气质量指数监测的商用软件,“蔚蓝地图”(前身为“污染地图”)APP可查询多个城市的天气状况、空气质量和水质。李红涛自2015年开始关注“蔚蓝地图”以及国内的空气污染话题,进行了长达5年多的实地调研、访谈和数据整理,对空气污染议题中涉及的政府、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动员和信息“可见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极有份量的学术成果。
李红涛指出,转型后的“蔚蓝地图”使数字监测和环境治理产生了真正碰撞。以数据为依托,却不止于“搬运数据”,它通过持续关联生活强化用户黏性,既具有连结用户行动的潜力,是全球数据行动浪潮的一朵浪花,更是环境治理过程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通过APP运营,“蔚蓝地图”使得环保议题嵌入日常生活的脉络, 与用户共同进行环境监督,实现公共行动的连接,这是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特征。
李红涛特别强调,“蔚蓝地图”不是以集结公众行动的方式进行抗争,而是以“点亮”用户身边的“数据”来表达个体诉求和环境关切,“十几亿网民都是行动者,不需要依靠传统的环保志愿者,这是社会运动领域很重要的突破。”他认为,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基础,掌握了环境的权威数据,数字媒体自身成为组织者,并利用社交媒体促成个体表达,在数字连结的逻辑与环境治理逻辑之下,推动组织与公众的数字实践。
在互动环节,老师们提出“如何在环境科学、大数据和传播学的学科交叉中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如何保持政治敏感和学术敏觉力”、“怎样在科研中使用好数据”等问题,李红涛一一进行了回应,并从自身的学术经历中分享了宝贵经验。
文字:陈美彤
图片:徐鑫睿 李泽清
排版:传媒记者团 寇新蕊 虞婕
审核:方玲玲
责任编辑:陆思远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