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人带娃出去,拿回家这么个怪东西……然而,却没一个人猜到真相
昨天我家奶奶带小叶子出门,回来的时候拿了这么个东西,喊我出来看:
亲爱的们,如果你看到它,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
。
。
。
我在朋友圈也问了大家,火速收到N条妈妈的回复,基本上是3种观点:
害怕派:什么东西啊?看着就吓人、发毛!
愤怒派:这老人会不会带孩子?孩子要就给买?也不考虑干净不干净,有没有毒?
还有一类是好玩派:“我小时候也玩过”、“这奶奶挺潮啊,怎么捉到的?”、“哇塞小叶子竟然不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话说当我看到奶奶捧着这个盒子,和小叶子一起好认真地在观察这个“小怪物”时,第一反应也和大家差不多,心想着:我的婆婆大人啊,我知道您热爱大自然,也知道小叶子对各种动物生物都很好奇,可是咱能别整这么重口味的吗?
我的不满情绪也在慢慢发酵:这到底什么玩意儿啊?安全吗?它能吃什么啊?可怎么养啊?不行!我要表明立场,不!能!养!赶紧放生!!
只不过还没等我把话说出口,我家奶奶发话了。知道真相的我惊到了,竟然和想的完全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到要在朋友圈问问大家,果然,100多条回复里,没有一个人猜到了真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原来,奶奶和小叶子既没有捉它,也没有花钱买,甚至都没有想要养——
奶奶说:“我和小叶子正准备过马路,在路边看到的,这个小东西当时僵在那了一动不动,差点被车轧到,好像是被冻到了,太可怜了,如果我们不拿回来,估计不是冻死就是被轧死了。”
啊……??我的心忽然颤动了那么一下。
奶奶接着说,“我俩拿塑料袋把它弄回来的,得暖一暖啊,先放这个透明箱子里吧,你帮我查查,它能吃什么,不那么冷了再喂点东西就给它放生吧,咱也养不了。”
我想起我的NLP老师Talis讲的一个故事:
有天,有个妈妈拿了两个苹果回家,和儿子说,今天咱们的钱只够买两个苹果了。
儿子一听,抓起一只苹果,迅速地咬了一大口。
妈妈想,孩子是饿了。
可儿子只咬了一口,一边看着妈妈,一边迅速拿起另一个,又咬了一口!
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会怎么想呢?
“天哪,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都说了一共才两个!竟然不知道给妈妈留一个!”
——是这样吗?
我和同学们也都觉得,这妈妈怕是要伤心或是发火了……
可故事并没有结束:
那个把一个苹果各咬了一口的孩子,忽然把右手的苹果举到妈妈嘴边:“妈妈,给你吃这个,这个更甜!!”
啊,剧情竟然反转了,原来是个如此懂事的孩子!
在这门关于怎么样过上更理想人生的课程上,老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即便你不知道什么复杂的道理、没有拥有什么高深的技能都没关系,但一定要记住:
地图不是实物,你看到的、听到的、以为的都未必是真相,人生贵在保持好奇,不要评判。
细细想来,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吧。
我们透过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每个人有不同的版本,就像以上这两件事一样,都是太正常不过的本能反应,也并没有什么对错好坏。只是,评判会少了一些趣味、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更可能错过一些美好。
泰国的这个感人小短片,可能很多人看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249xn06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几位妈妈看到放学后满身泥泞的孩子,都忍不住批评教训孩子,以为是打闹或是不讲卫生闹的,竟然没有一位,肯蹲下来,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孩子们听到妈妈的话,也默默地低下了头。
可原来,这是学校里的一个实验:善良的孩子们,遇到了一个需要帮忙在泥坑里推车的老人,他们没有犹豫的伸出了援手,但却把衣服弄脏了。这样的行为,是该被鼓励、还是被批评呢?
知道真相的妈妈们很惭愧,但在真实生活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和家长解释,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守住自己的善良与美好。
做一个保持好奇心的人、保持好奇心的父母,或许是我们能够给孩子的一个弥足珍贵的礼物:它不需要多高深的育儿技巧,只要我们相信,孩子有善良的本能;只要我们肯在哪怕焦头烂额时,用好奇替代指责,真诚地问一问:
“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呢?”
就这么简单。
在一次线下活动上,我遇到了两个关于童年回忆“犯错误”的分享,感慨万千。
一位朋友说,她小时候好想给妈妈买个礼物,可是没有钱,于是动了“偷钱”的念头,刚刚动手,就被爸爸抓了个正着,胖揍了一顿,任她解释,爸爸也不听。至今想来,都特别地委屈,“我就觉得我好像特别坏”。
还有一位朋友说,其实她小时候也偷钱,还曾经是“惯犯”,有次刚偷到,刚好扭头发现了爸爸,“那一刻,我真的恐惧极了”,她眼泛泪花,说自己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啊,就是“偷”啊,
“可是我终身难忘,我爸爸蹲了下来,问了我一句,‘我很好奇,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她颤颤巍巍地说,自己好想去买套心仪的文具时,爸爸说,“你记住,无论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和我讲,想要什么都没有错,不管买不买,我都不会批评你,会努力帮助你,你不需要偷偷地拿,知道吗?”
她边说边流泪,我也听哭了。
我们和孩子都难免犯错,拥有好奇心的父母,其实背后蕴藏着更伟大的东西:对孩子深深的信任——信任孩子有能力,也信任孩子本性纯良。
我很庆幸我没有在看见那个“小怪物”的时候,粗暴地指责婆婆,或是拉开小叶子。也许我最终揭开的谜底,并不是一个关于救治的美好故事,但至少,我没有关上和家人、孩子沟通的一扇窗,一句好奇,是我们心与心,更近的一步。
——End——
-作者介绍-
吉吉,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微博/个人公众号:吉吉pure;微信:mancz321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词,一起做靠谱爹妈:
【创造】你的好心,正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发烧】冬天孩子易感冒发热?都是这些错误做法招来的!
【沟通】养个蛙才能佛系?不不不,你离什么烦恼都不是事儿,可能只有一小步……
【独立】3岁孩子主动做家务、自己洗衣服,只因为妈妈掌握了这4个步骤
【隔代】你辛苦教孩子5天规矩,只要一个周末就被老人毁了?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