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亚洲人研究:吸烟致七成肺癌死亡!正面临双重肺癌负担
在亚洲,室外和家庭空气污染,以及二手烟与普通人群肺癌死亡率密切相关。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经被大量研究证明。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7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过去几十年来,西方国家控制烟草带来了死亡率的稳步下降,而亚洲的吸烟率仍然居高不下。世界上约有一半的男性吸烟者生活在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3个亚洲国家。
为了明确吸烟在亚洲带来的疾病和死亡负担,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等多家机构的国际研究小组针对超过100万亚洲人群的数据,分析了吸烟趋势与相应时间段各国家或地区的死亡率。
图片来源:《JAMA Network Open》官网截图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20个亚洲队列研究,覆盖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印度的人群。在研究基线时收集了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烟)和病史信息,排除基线就患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在入组后第一年内死亡或失访的个体后, 最终纳入了1,002,258名≥35岁的个体,其中48.9%为男性。人群出生年限跨度从1910年前至1950年后不等,研究人员解释,“吸烟大约需要20-30年才会对肺癌死亡率产生全面影响。”
连续半年每天至少吸1支香烟,或一生中至少吸过至少20包香烟的个体被定义为吸烟者。根据基线情况,受试者被分为从不吸烟者、前吸烟者和现吸烟者。对于吸烟者,还进一步收他们开始吸烟和/或戒烟的年龄,以及每天吸烟的数量。
在平均11.7年的随访时间内,共发生了144,366例死亡,其中9,158例为肺癌死亡。男性的吸烟率高达65.4%,女性为7.8%。受试者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2.8岁,平均每天吸烟16.5支。
不同国家地区和性别间的吸烟率差异很大。除了中国大陆,其他国家或地区男性吸烟率高峰都在20世纪20年代,而中国大陆男性吸烟率却一直不断增加,且增幅最大,在1950年及以后出生的人群中,79.4%的城市居民和74.3%的农村居民都是吸烟者。从前吸烟者和现吸烟者的差距来看,日、韩、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男性的戒烟率明显高于中国大陆和印度。在研究覆盖的所有亚洲人群中,女性吸烟率仍然很低,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城市地区、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
▲中国大陆男性吸烟率不断增加,增幅最大。A中国大陆城市地区,B日本,C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D印度(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亚洲男性开始吸烟的年龄都越来越早,每天吸烟的平均支数也越来越多,不过年纪较轻的吸烟者普遍倾向于更早戒烟。
相较于从不吸烟者,亚洲男性吸烟者的全因和肺癌死亡风险都更高。1920年前、1920-1929、1930年后出生的吸烟男性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26%,47%和70%,肺癌死亡风险增加更为显著,分别增加2.28倍、3.74倍和3.8倍。
在各个国家地区,吸烟导致的亚洲男性死亡比例都相当之高。在1920年前、1920-1929、1930年后出生的男性中,吸烟相关全因死亡率从12.5%增长至21.1%和29.3%;吸烟相关肺癌死亡率从56.6%增长至66.6%和68.4%。
▲吸烟导致的亚洲男性死亡比例相当高(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更早开始吸烟,每天吸烟的数量更多,都与男性全因死亡和肺癌死亡风险更高有关。另外,与不吸烟者相比,40岁前戒烟的男性全因死亡风险没有增加,但根据1930年后出生人群的数据,40岁前戒烟男性的肺癌风险仍然增长了近1.5倍。
虽然研究纳入了超过50万亚洲女性,但由于整体女性吸烟人群有限,不同国家地区差异也较大,难以可靠量化女性吸烟与死亡率的关联。
根据西方国家的研究报告,与不吸烟者相比,现吸烟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近3倍,肺癌死亡风险增加约20倍。为什么亚洲吸烟男性的风险估计值更低?
研究小组指出,一方面,亚洲男性开始吸烟的年龄和吸烟强度都低于欧美吸烟高峰期的情况,尽管如此,阻止烟草流行的上升趋势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在亚洲,室外和家庭空气污染,以及二手烟与普通人群肺癌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如果控烟不力,大多数亚洲人群将面临吸烟和上述风险因素引起的双重肺癌负担。
图片来源:123RF
同期刊发的社论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董光辉教授和杨博逸强调,亚洲大量人群的健康状况仍然受到吸烟的威胁,在中国等戒烟干预成效有限的国家,全面的控烟战略刻不容缓。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推荐阅读
点个“好看”,分享医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