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防痴呆症新方法?JAMA子刊:体脂和认知功能有关!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22-05-24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我们知道,人体脂肪含量过多可能会增加各种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胆固醇水平升高和心血管疾病等。身肥胖还与炎症循环标志物增加有关,这可能会导致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近期,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体内较高的体脂率和内脏脂肪体积可能是成人认知功能降低的危险因素,也可能与血管性脑损伤有关。

截图来源:JAMA Network Open


在这项横断面分析中,研究者纳入了来自加拿大健康心脏联盟(CAHHM)和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心理(PURE-MIND)队列研究中的9189名、平均年龄约为58岁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加入研究时没有患心血管疾病。

为了探讨肥胖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者给9166名参与者做了生物电阻抗分析,以测量他们的体脂率;给6773人做了磁共振成像,以评估他们的血管性脑损伤,并测量了其内脏脂肪体积;使数字符号替代测试(DSST)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参与认知功能;使用INTERHEART风险评分评估心血管风险。

分析后发现,男性和女性的体脂率和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不相同:
  • 女性的体脂率(35.6%)高于男性(25.1%),但是男性的平均内脏脂肪体积高于女性(83.6 mL vs 61.4 mL)。

  • DSST和MoCA这两项认知功能评分在女性中均较高,分别为75.7分(DSST)和27.1分(MoCA);在男性中分别为68.6分和26.7分。调整了年龄、种族和教育水平后,这些差异仍然显著。


较高的体脂率和内脏脂肪体积与心血管风险和血管性脑损伤变化有关
  • 心血管风险随着体脂率的增加而增加。体脂率最高的25%人群,INTERHEART风险评分为13.8分,而体脂率最低的25%人群,INTERHEART风险评分为8.3分(P<0.001);

  • 血管性脑损伤随着体脂率和内脏脂肪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体脂率最高的25%人群,出现血管性脑损伤的比例是8.6%(P=0.007),体脂率最低的25%人群,相应比例为6.6%;内脏脂肪最高的25%人群脑损伤比例为7.2%,内脏脂肪最低的25%人群,相应比例为5.3%(P=0.05)。


认知功能分数随着体脂率的增加而降低。体脂率(9.2%)或内脏脂肪体积(36 mL)每增加1个标准差,DSST评分降低0.8分(P<.001),但与MoCA评分无关。

研究人员将心血管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和血管性脑损伤考虑在内后发现,全身的脂肪含量和内脏脂肪体积与较低认知功能评分之间仍然存在关联(归因风险为20.5%)。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医学院的SoniaS.Anand教授指出:“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整了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后我们发现,体脂率增加的影响仍然存在,预防或减少体内脂肪过多可能有助于保持认知功能。”

该研究的作者、卡尔加里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的临床神经科学副教授EricSmith指出:“保持认知功能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最佳方法之一。通过良好的营养和体育活动可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体脂率,这可能是预防痴呆症的方法之一。
相关阅读

空气质量改善,降低中国人群痴呆症风险!北大专家解读《柳叶刀-老龄健康》封面最新研究

北大六院王华丽教授: ≥65岁人群近1/5轻度认知损害,如何做好“早诊早智”?

北大团队新发现:改善抑郁,可能减缓认知功能下降 | 解武祥研究员点评

视力与痴呆症有关?JAMA子刊新研究:白内障手术后风险低30%!

BMJ 10万人研究:工作“烧脑”,未来不容易得痴呆症?

参考资料

[1] Anand, S. S.,et al. (2022). Evaluation of Adiposi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Adults. JAMA Network Open,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46324
[2] Greater body fat a risk factor for reduced thinking and memory ability. Retrieved 1-FEB-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42034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分享在看,传递医学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