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根除幽门螺杆菌作用多大?中国人群超26年随访数据:这类人群获益更显著!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明确的胃癌风险因素之一,中国人群Hp感染总患病率高超过40%。既往大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了Hp根除治疗在预防胃癌发生中的作用。但是受研究人群、样本量、随访时长以及初始时胃黏膜状态不同等因素的影响,Hp根除治疗在降低胃癌发病风险中究竟发挥了何等作用,不同的研究具有不同的分析结论。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的叶为民教授团队与长乐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的陈建顺教授团队在胃肠疾病领域知名期刊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一项重磅研究。这项研究基于长达26.5年的随机对照试验随访数据,证实Hp根除治疗可显著降低胃癌长期发病风险,这种获益在没有癌前病变或消化不良的个体中表现则更为明显,风险降低程度可分别达到63%和56%!
截图来源:Gastroenterology
当前这项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始于1994年7月。研究共纳入福州长乐(胃癌发生率较高)2423例受试者(35~65岁),随访7.5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胃癌根除治疗组受试者和安慰剂对照组受试者胃癌发病风险并无显著差异。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在无癌前病变的Hp感染者亚组中,受试者的发病风险相较于安慰剂对照组显著降低。
基于此,研究人员继续对受试者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评估Hp根除治疗在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发挥的长期作用。研究主要结局为胃癌发病率;次要结局包括总死亡率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率。
当前分析共纳入先前1994年研究中的1630例无症状、Hp感染受试者,这些受试者随机分配接受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治疗(n=817)或安慰剂治疗(n=813)。总体而言,接受三联疗法治疗的受试者Hp根除率为83.7%。1438例受试者随访至2002年,并接受延长随访(至2020年12月)。
研究结果显示:在长达26.5年的随访期间,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21例受试者(2.57%)和35例受试者(4.31%)被诊断为胃癌。Hp根除治疗组受试者胃癌发病率较安慰剂对照组受试者显著更低。
总体而言,确诊受试者若基线年龄较高、性别为男性、日常吸烟、日常饮用绿茶(每周≥2次)、组织病理学检查存在胃癌前病变,胃癌发病风险也显著较高。
▲胃癌发病与受试者基线特征之间的关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治疗组受试者胃癌累积发病风险也更低。安慰剂组受试者在随访第一年胃癌发病风险就在不断升高,而接受根除治疗的受试者胃癌发病风险在随访5年后才开始出现。Hp根除治疗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保护作用(HR=0.57, 95%CI: 0.33-0.98)。
对不同亚型的胃癌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时无癌前胃部病变(HR=0.37,95%CI: 0.15-0.95)以及无消化不良症状(HR=0.44, 95%CI: 0.21-0.94)的受试者,其胃癌发病风险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分别达到63%和56%!
▲基线无癌前病变以及无消化不良亚组,其胃癌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显著差异(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截至随访期末,共有253例(15.52%)受试者死亡。其中,116例死于癌症、5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86例为其他原因。在癌症死亡病例中,32例为胃癌、7例为胃食管癌、26例为肝癌、24例为肺癌、27例为其他类型癌症。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治疗组受试者与安慰剂组受试者相比胃癌死亡率很低,但是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不仅如此,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两组受试者之间,全因死亡以及其他特异性病因死亡也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总体而言,当前这项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Hp根除治疗可为胃癌高风险人群提供长期保护,尤其是对于基线时无胃癌前病变的Hp感染者,获益更为显著。不过,Hp根除治疗似乎对全因死亡风险并无显著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胃癌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约75%~90%的胃癌与Hp感染有关。既往大量研究表明,早期检测和根除Hp感染对于预防胃肠道严重并发症以及胃癌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这项研究以长达26.5年的随访数据,充分支持Hp根除治疗能显著降低高风险人群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对于无胃癌前病变的Hp感染者具有显著的长期保护作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Gastroenterology官网阅读完整论文。
参考资料
[1] Lingjun Yan, et al., (2022).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Updated Report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26.5 Years of Follow-up. Gastroenterology, DOI:https://doi.org/10.1053/j.gastro.2022.03.039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分享,点赞,在看,传递医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