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忍不了App小红点的人,癌症死亡风险更低?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全球约2%的人群受到强迫症的影响,这是一种以反复、持久出现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基本特征的精神障碍。中国强迫症时点患病率为0.1%~0.3%,终生患病率为0.26%~0.32%。19~35岁是强迫症的发病高峰期,至少1/3的患者在15岁前起病。
强迫症患者头脑中会反复出现、持续存在、不恰当的一些想法和冲动,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痛苦,患者会试图用重复的行为或仪式来缓解这些痛苦。强迫症患者症状形形色色,异质性很强,如强迫思维(怕脏;要求对称、精确、有序等)、强迫行为(清洁、计数、重复、检查等)等。
美国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强迫症患者死亡风险比普通人低,但丹麦一项为期近10年随访的人群报告研究则发现,强迫症患者死亡风险高出普通人2倍。近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一项瑞典的研究,表明相比于普通人,强迫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82%,但因癌症死亡风险下降13%,提示应加强对强迫症患者的关注,采取早期预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研究筛选自1969年以来瑞典相关人口数据,纳入1973~2020年间6岁及以上被诊断为强迫症的患者61378例,同时以1:10的比例匹配无强迫症的普通人群613780例。根据患者死因,研究人员将其具体归为自然原因和非自然原因。
中位随访8.1年,结果显示首次确诊强迫症的中位年龄在26.7岁,患有强迫症的患者罹患其他精神疾病的概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85.7% vs. 19.6%)。
(紫色:普通人群;黄色:强迫症患者)
总之,这项基于人群的匹配队列研究显示,导致强迫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为非传染性疾病和额外死因,临床中应采取积极的监测、预防和早期干预策略,以降低强迫症患者死亡风险。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The BMJ官网阅读完整论文。
相关阅读
欢迎投稿:学术成果、前沿进展、临床干货等主题均可,点此了解投稿详情。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分享,点赞,在看,传递医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