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家河》有“大学问”,看看她学到了啥?

陕西检察 2020-10-17

如果你问我,最近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这句话出自《梁家河》一文选段——《泪别梁家河》。



01


最近几天,我反复研读纪实文学《梁家河》,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领袖的成长足迹和非凡历程。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大有学问的地方,是总书记认识人民,走近人民,读懂人民的地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祥地。细细品读《梁家河》,使我深受教育和感染,心灵也得到洗礼和深华。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对于书中所写的五个人一起睡的通铺大炕、冬天腌制的满满一缸酸菜、浓重的陕北腔调,使我对梁家河有了天然的亲近感,同时使我更加增进了对总书记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我可以更加切身的体会到当年的知青习近平,是如何在恶劣困苦的环境中,坚定信念,求知进取,一心为民,不忘初心。









02


习总书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都可以做事,现在干嘛不干?”。这句话使我深受震动,是啊,比起梁家河的一切,我所认为的困难,比如独自离家在外工作的心酸,比如今天的调研写不完,比如因为工作失误挨的批评,根本都不值得一提。








03


习近平说:“作为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理念:要为人民做事!不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和之前的小伙伴们拉家常,当年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我深刻的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生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的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年与习近平交往的小伙伴获得了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向我们展现了梁家河翻天覆地的变化。







习近平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名检察人,23岁来到检察院时,我激动欣喜,但也迷茫彷徨,而两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我的坚定和自信来源于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仍然相信能尽己所能,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处变不惊,知难而进。而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也会将《梁家河》这本书作为手中卷,活教材,指南针,从中汲取营养,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忘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并以此为榜样,做新时代合格的检察人。    


 大家都爱看

陕西省检察机关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

陕西检察作风建设正当时

【大学习 大讨论】侦查监督部门“谋发展”路径探析

司法救助 | “让我们的日子有了奔头”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闭幕,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

【身边检事儿】他拿起了电话,打破了村庄的“沉默”

【工作创新】落实司法责任制 增强案件流程监控职能

来源:周至县人民检察院

文字:牛思源

编辑: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周杨夏愚

陕西检察

shaanxijiancha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趣味普法|权威发布|检察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