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数据成为守护农民工工资的“安全帽”|陕西数字检察
“农民工在外奔波劳累,工资报酬是其最直接、最现实、也是最核心的权益保障。检察机关建立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不仅给各在建项目套上了‘紧箍咒’,确保项目施工方能及时存储保证金,也给广大农民工的工资戴上了‘安全帽’,免去了他们被欠薪的忧愁。”近日,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屈队长,对来查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数据的检察官由衷感慨道。
检察干警深入在建工地比对工程建设进度与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情况
2022年12月,眉县检察院办理了王某等5名农民工欠薪民事支持起诉案。案件在立案、审判、判决阶段都很顺利,但在最终执行阶段,被告公司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无法执行到位。而该公司在承建项目中未依法依规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是案例执行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国家规定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就是要防范此类风险,但这项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各种问题。我们检察机关就要跑在问题发生前,堵住漏洞,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经过我们分析研判,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宝’”。检察官赵敏卓说道。
为保障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眉县检察院调取劳动监察部门、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单位的数据信息,对施工许可证、企业信息、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等450余条数据,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关键数据进行碰撞、分析,梳理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领域的案件线索14个,经调查核实,排查出未按规定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建设项目8个,向相关行政单位发出检察建议2件,督促其积极履职。行政单位对2个项目的施工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各5万元,并督促8个项目施工单位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80余万元,从源头上化解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风险,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检察干警查阅相关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资料
检察官通过对大数据比对、碰撞、筛查出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深挖更深层次的问题,仔细甄别,分类梳理,精心研判,针对不同问题、不同对象通过不同路径、不同方式加以解决。比如针对相关部门“重处罚轻跟进”的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在规定时间内督促施工方存储保证金;针对施工许可证发放部门和相关部门间存在信息壁垒、沟通不畅,致使出现监管漏洞,眉县检察机关通过与两部门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堵上制度漏洞。
此外,眉县检察机关还会同劳动监察部门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日常监管机制,进行动态预警,预防和减少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发生。加强行业监管、劳动监察、司法等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打通部门之间信息壁垒,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行业监管、劳动监察、检察监督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加强行政执法与“四大检察”司法衔接,常态化运用刑事立案监督、行政违法监督、民事支持起诉、公益诉讼等法律监督手段,凝聚各方力量,有效推动农民工欠薪问题的解决。
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法律监督模型是眉县检察院在新时代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益探索,也是检察机关响应全省“三个年”活动的生动实践。用高质量的劳动力市场助推高质量项目建设,营造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营商环境突破,监督行业部门积极履职助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联合策划: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
联合策划: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新闻宣传处
来源:眉县人民检察院
文字:吴刚 宋铭欣
编辑:郑敏娜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
往期精选
【新闻发布会】铜川: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
2023年,我们一起走过
“双先”表彰⑥|“个人一等功”王军娜:做有温度、有担当的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