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山东大学《现代汉语》

《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 2023-01-05


2021年,教育部启动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经组织推荐、专家遴选、会议评议和网络公示等,确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宣传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线学习》特设专栏,优中选优,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批展播、报道。


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山东大学《现代汉语》


课程简介


“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

课程讲授现代汉语的概况、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内容,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与语言文字相关的社会热点,启发、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分析语言现象背后的语言规律,加深对汉语的认识,说好、用好国家的语言文字,由此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坚定文化自信。


思政元素:立德树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


教学名师和团队



张燕芬

现代汉语主讲教师,文学博士。2009年7月起在山东大学文学院任教,主讲“现代汉语”“中国语言文字学修养”“语言与文化”等课程,著有《揭阳方言民俗图典》和《广西平乐闽方言研究》。

从教十二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始终秉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寻找适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始终与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教学之余,主要从事语言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主持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和二期的相关课题。



“现代汉语”课程的开发团队由教师、教学设计、媒体设计与制作团队构成,研究生学历占比60%以上,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平均年龄34岁,是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队伍。在课程建设与开发方面,团队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通过研究实践,形成了学历继续教育独特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活动为主线、成果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并将其融入课程思政主线的设计中,形成了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教学策略、质量评价“四位一体”的思政教学设计体系。


教学设计与实践


现代汉语课程是山东大学学历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属性对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课程由教师、学习设计、媒体设计三支队伍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吸收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大胆创新,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汉字文化和中华文明、社会热点等话题,潜移默化到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各教学环节中。

(一)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继续教育“现代汉语”的课程定位

“现代汉语”从学生继续教育的特点出发,让学生立足语言文字这一课程重点,活学活用,由分析、解决工作、生活中相关的语言文字问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从而造就专业基础扎实而又有使命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总体设计主要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回顾历史,品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通过对现代汉语语音和文字演变的历史回顾,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儿。

第二,贴近现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结合继续教育学生专业背景多样、思想成熟的特点,本课程将成为连接国家方针政策与学生个人的桥梁,教授语言文字相关知识的同时,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专业,学好、用好国家的语言文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第三,着眼未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

课程基于在线学习平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明晰的学习路径,广泛运用研讨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积极自发的创造意识。

(二)特色做法

1.确立“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大体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国家语言文字的相关政策,掌握普通话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全面把握现代汉语的相关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素养,为以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课程知识体系出发,结合学习者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基于案例式、研讨式、故事化等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学习活动为主线,学习成果为导向,设计开展测验和主题讨论,围绕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开展直播课堂、实时组织小组研讨和调研等多种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同意识和规范意识,理解国家语言规划和国家语言战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2.建构“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现代汉语”课程在确保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强调文化知识的渗透,其课程思政内容的构建突出实用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提取强调针对性。基于语音、词汇、文字、语法和修辞五大部分,挖掘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三个方面加强文化自信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及爱国情怀。

例如:词汇构成部分的设计,紧跟社会发展变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领悟民族文化内涵。教师通过标准语词和方言词、英语中的汉语词语、古语词和新造词等知识点的讲解,如引用十大时代新词语等。将知识点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等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的巨大进步,使学生深刻理解语言的发展体现着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只有把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利益及社会的繁荣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又如:文字部分的设计,通过解读文字发展演变史,让学生领悟民族文化内涵。教师详细介绍了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侧重介绍了与古文字相关的文物,像殷墟甲骨、毛公鼎、散氏盘、《兰亭序》、《祭侄文稿》等,让学生对汉字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也从中体会汉字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其中“汉字之美与大国之道”专题,充分把汉字文化与做人、治国的理念合二为一,从“字如其人”出发说明书写的特点正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体现:直线的耿直,曲线的婉转,规矩而又圆融,处身世界与他国交锋亦如是,不卑不亢而又合作开放。汉字之美,历久弥新;大国之道,古今传承。

3.改进“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除了专业知识的讲授外,重在彰显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时代性和引领性。鉴于成人学生社会经验丰富、学习需求明确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基于问题式、协作式、生活化等各类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以点带面、以学带教,创新教学方法,让教与学能够始终齐头并进,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贯穿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中。

(1) “座谈+现象剖析”。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热词、调查媒体语言使用规范以及文字“有边读边”等现象剖析,采用座谈讨论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师从中发挥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树立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意识和规范意识。



(2)“案例+研究学习”。将当前热门流行歌曲《千秋梦》与古音知识结合,采取“小组分班-预设问题-学习准备-直播讨论-深度思考-讲解阐述”策划了“流行歌曲中的古音知识——以《千秋梦》为例”的系列课题研究与讨论,学生通过学习古代的声母韵母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了解到现代汉语方言都是古代汉语的延续,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自觉地融入教学互动的体系。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一家,古今皆如是。

(3) “直播+分组学习”。结合课程重点难点、以及热点话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学习分组任务,利用“直播+讨论”的方式开展话题探讨。教学团队课前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确定主题内容,发放学习材料,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形成个人的思考与观点;课中设有主持暖场,教师主讲内容,助教引导和知识拓展;课后满意度调查,积极者表彰等。通过更好地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在扩充知识体系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达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热情、开放、包容、积极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4.完善“现代汉语”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的建设,通过督导、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成效评估、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两个层面对课程进行多角度、全过程、立体化评价。

(1)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对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2)同行评价。相关专业教师开展集体研讨,分析查找课程问题的同时,结合学科发展和外部需求、政策的变化,提出课程改进的意见、建议。课程负责人综合各类评价反馈结果,制定课程改进计划并加以落实,学校对课程的评价、改进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并作为教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3)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教师对照课程学习成果,结合学生学习评估结果(包括测验、作业、讨论、期末考试等)及学习过程数据,多角度、全过程地考核和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达成情况;通过采用分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之间互评作业,不仅能检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的情感态度,以及在“包容和合”的状态中感悟相互学习、结伴成长的正能量。

(4)教学综合评估。督导人员从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生支持、技术应用等影响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关键因素入手,对课程进行全面诊断评估;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讨论区等集中反馈其对课程的评价和意见、建议。


基于继教特点的课程思政特色做法

鉴于继教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习需求明确等特点,教学策略基于问题式、协作式、生活化等各类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发现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以点带面,以学带教,创新教学方法,让教与学能够始终齐头并进,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贯穿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之中。分别采用“座谈+现象剖析”“案例+研究学习”“直播+分组学习”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课程成效与规划


本课程作为学校继续教育领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探索成人学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和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设计和教学全过程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后续课程更新及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不断融入新的思政元素,并把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的网络课程当中,引领继续教育课程齐头并进,让课程切实发挥示范性作用。


相关阅读

《关于做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宣传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

更多教育部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展示,欢迎关注在线学习的持续推送。



来源: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山东大学《现代汉语》教学团队供稿
统筹:徐杏
监制:张冠华  何曼


精品悦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