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与创新》
2021年,教育部启动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经组织推荐、专家遴选、会议评议和网络公示等,确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宣传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线学习》特设专栏,优中选优,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批展播、报道。
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与创新》
一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石油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三个方面介绍石油工程:一是介绍石油工程光辉的发展历程,对石油工程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二是从全面认知的角度介绍石油工程,以对石油工程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认识;三是从创新的角度介绍石油工程,以构建起石油工程的多学科知识体系。该课的特色在于用历史体现厚重的知识底蕴,以石油工程设计知识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用石油工程创新案例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程知识教学目标:掌握石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全面认知石油工程;
课程能力教学目标:领悟卓越的石油工程,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工程能力;
课程素质教学目标:汲取石油工程设计精萃,提升石油工程创新能力。
思政元素:石油精神;工匠精神;自主创新精神
二
教学名师和团队
张卫东
工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分委员会主任。《石油工业概论》和《中外石油文化》两门国家一流线上课程负责人,《中外石油文化》和《石油工程与创新》两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出版教材专著5部,发表论文50余篇。负责本课程总体策划,并具体负责油气井工程部分的教学任务。
顾心怿
油田矿业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兼职教授。研制出冲程长、负荷大、耗能小的新型抽油机——链条抽油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主持研制了“胜利1号”我国第一艘浅海坐底式钻井船。主持研制了“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坐底式钻井平台,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组织研制了液压蓄能修井机,分获中国专利及美国、加拿大专利和中国专利金奖。在本课程中主讲院士自主创新内容。
王富华
工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钻井液化学方面的研究。《石油工业概论》和《中外石油文化》两门国家一流课程主讲人,《中外石油文化》和《石油工程与创新》两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在本课程中主讲油田化学方面的内容。
周童
工学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讲师,从事采油工程方面的研究。《石油工业概论》和《采油工程》两门国家一流课程主讲人,《石油工程与创新》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编写了《深井泵采油》教材。在本课程中主讲采油工程方面的内容。
胡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教育学院教学部主任,工程师。长期从事全日制本科教育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建成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示范课程1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负责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自学安排。
王建忠
工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油藏工程方面的研究。《渗流力学》国家一流课程主讲人,《石油工程与创新》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出版了《致密砂岩油藏开发理论与应用》著作。在本课程中主讲油藏工程方面的内容。
郭辛阳
工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从事油气井工程方面的研究。《石油工业概论》国家一流线上课程主讲人,《石油工程与创新》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在本课程中虚拟仿真实验方面的内容。
杨淑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教育学院资源建设部副主任,工程师。从事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十余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策划及在线课程设计与制作经验。连续6年参加山东省继续教育精品数字化课程的遴选评审工作;主持负责了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省级特色课程、10门山东省继续教育精品数字化课程建设。负责本课程的资源建设、信息化保障等工作。
三
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教学设计
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石油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和立德树人的培养要求,结合成人继续教育的实际特点与学习规律,制定“石油精神 工匠精神 自主创新精神”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将创造了辉煌业绩的石油工程第一师群体的光辉事迹有机融合到课程中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呈现视频资料和真实案例,大力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特征、“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
将百万名石油职工中杰出代表的典型事迹和创新案例有机融合到课程中去,以身边的典型人物的创新成就增强育人的亲和力,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将十余名石油工程院士的典型事迹和创新案例有机融合到课程中去,开展技术创新凝练和专利写作实训,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自主创新精神。
本课程的学习评价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40%,由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实践讨论等部分构成;终结性评价占总评成绩的60%,由客观知识考试、技术创新凝练和专利写作实训成绩、价值塑造考评三部分内容,以较好地实现知识、能力、价值的统一。
(二)教学实践
1.石油精神的培养
在课程自学环节,推送《中国石油雄师》六集电视剧,向学员呈现石油工程第一师群体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先后哺育形成了以克拉玛依精神、玉门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长庆精神等石油精神,这些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课程讲述了后来成为石油工业部部长宋振明怎样发现王进喜同志“铁人”事迹并进行加工整理的故事,形成对石油精神整体性的认识。
将课程团队零距离采访95岁的石油师人秦文彩的视频呈现给学员,感受石油精神传人的风采。秦文彩转业后南征北战,后来担任了石油工业部副部长,1982年任中海油公司首任总经理,为我国石油工业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丰富了新时期石油精神的内涵。这些鲜活的内容推送,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栉风沐雨般地受到了石油精神的熏陶。
2.工匠精神的培养
铁人王进喜发明钻机自走、进行钻头革新的故事;人民楷模、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一生只干好开发大庆油田这一件事”的精神,用自己的创新成就保障了大庆油田的高产稳产;新世纪“感动石化”人物王涛放下大家闺秀的架子,主动到现场摸爬滚打,发明成果提升了现场智能化水平。
利用两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设置了16个学时的实验,解决了学生的实训问题。在实训的线下学习环节,把汪卫东、裴学良等在石油工程领域杰出创新成就展现给学员的同时,也把他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感人的小故事呈现给学员,学员对身边的英雄模范人物产生天然的亲近力,达到“亲其人,信其道”的效果,以对工匠精神产生更深切的体会。
3.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专门为“草根院士”顾心怿院士设立了“顾心怿院士创新案例”一章内容,特请为学员上课。顾院士在讲授自己科技创新发明的同时,对学员随机提出的问题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院士的真知灼见震撼了学员的心灵。结合授课内容,推送了王德民、沈忠厚、罗平亚等石油工程院士等12位院士相关事迹学习材料。学员对自主创新精神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和理解。
专门设置了8学时的技术创新凝练和专利写作实训。立足于本职本岗,就本单位或本部门或本油田的现场应用技术创新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凝练。自选现场导师,在现场导师指导下完成初稿。指定教学团队导师线上交流指导,完善技术创新总结报告,并升华为专利技术发明文案。在自主创新精神的激励下进行习练,体现“真学真练”。
基于继教特点的课程思政特色做法
1.构建了“石油精神+工匠精神+自主创新精神”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石油精神的批示,结合学员的特点,借助于石油工程领域院士的创新案例,提出了“石油精神 工匠精神 自主创新精神”三种精神协同培养的课程建设目标。重点利用石油工程第一师的典型事迹进行石油精神的培养,利用实训环节来培养学员的工匠精神,利用院士的事迹来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2. 打造了“院士团队+油田专家+校内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邀请顾心怿院士亲自为学员授课,并组织“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胜利油田高级专家王涛等5名现场专家亲自授课,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他们的事迹视频同步发给学员,学员在信息化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授课与思政的统一,做到了授业与解惑的无缝衔接。
3.建立了“线上学习+虚拟仿真+专利写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充分利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进行实训。为了学员学以致用,布置作业安排学员立足本岗位进行技术凝练,然后练习专利写作,培养学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四
课程成效与规划
(一)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课程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加强形成性考核,全面考查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课程结束进行终结性考核,由客观知识考试、技术创新凝练和专利写作实训成绩、价值塑造考评三部分内容。价值塑造考评采用视频资料观后感、学习资料读后感、研究性学习总结等方式考评。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
课程自上线以来,受到了学员的一致认可,评教信息多达1160条。学生反馈对新颖的思政要素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全方位教学辅助,使自身对专业知识关注度变高,对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形成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感受到了“石油精神 工匠精神 自主创新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学。
(三)示范辐射情况
课程面向校内、行业、社会共享。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运行5轮次,统计有9791人学习了该课程,自动给出了5A级的360个精彩的课评。在中国石油远程培训网站、山东省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网站等开放共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2018级、2019级、2020级累计960名本科生借助《石油工程与创新》慕课完成了认识实习,实现了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
(四)未来规划
编写出体现课程思政的《石油工程与创新》融媒体主教材,《石油工程师与石油精神》、《石油工程院士与创新》、《石油工程英雄风采》等系列辅助教材。形成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推送不同的阅读资源。
相关阅读
更多教育部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展示,欢迎关注在线学习的持续推送。
精品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