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视角丨教育投资人徐华:新政监管下考察教培机构的三个维度
文/《在线学习》撰稿人 何曼
从遍地广告、资本追逐,到顶格处罚、大幅裁员、艰难转型、批量倒闭,自去年7月以来,“双减”下的教培机构一直处于“聚光灯”下,“双减”也成为刚刚结束的2022年全国两会的高热度话题。
教培行业野蛮生长,形成了另外一个教育体系;教培机构炒作渲染焦虑,裹挟全社会被动参与…… “双减”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教育体系根基和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成色,因此被教育部党组和教育督导作为“双一号工程”,实施半年多来更是成效显著:培训市场虚火大幅降温,广告基本绝迹,资本大幅撤离,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双减”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行业秩序的再造、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体系的重构。它的根本目的是倒逼学校实现基础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密切关注正在进行中的基础教育体系重构的同时,本刊将目光投向经历“倒逼式”变革的另一群体——教培机构。
除那场与学科类培训疾风骤雨式的告别外,本刊更加关注的是教培机构使出浑身解数的“自救”行动。极力探索公司和个人的能力边界的教培机构驶向了何方?除了羽绒服生意、农业直播平台这样为数不多的跨行业探索,本刊发现,助力校内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成为教培机构的突破点。
教培机构转型行至中途,谁是最终的成功者,还需时间检验。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既能顺应时代要求,又能回归教育本质的机构,才有机会立足于世。
投资视角
教育投资人徐华:新政监管下考察教培机构的三个维度
教育是需要沉淀的长周期项目,是以教育质量为判断标准的项目。所以“双减”整顿,正好可以让投机型的投资人有清醒的认知,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教育投资人徐华
“现在‘双减’要求学科类教培企业全部转为非营利机构,这导致机构不能独立,资本也不方便通过投资被引进,这也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科类培训机构资本化的可能性。”教育投资人徐华说,教培行业在中国发展的22年时间中,走过了一个黄金时代,走到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并非坏事,这将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化。
教育领域正在驱除投机型投资者
“当代教育要适应新时代,当代教育要促进国家的发展。这是我认为的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逻辑。”徐华表示,新时代的需求在推动教育变革,尤其是教育压力(降低教育费用压力)和教育质量(应对人口出生率下降)方面的需求在推动变革。
在徐华看来,“双减”政策出台,主要为遏制校外培训行业的高逐利追求,在不能以“应试”为导向培训、不能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能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及家庭经济负担等方面对教培机构起到了明确的导向作用。他说,教育领域正在驱除投机型的投资者。
徐华坦言,从投资者的角度讲,很多投机型的投资人是在注入资金后,通过给与企业巨大压力让其不顾利润,快速提高销售数据,或者不顾教育质量,压榨出利润,以再次得到投资人的关注,实现下一轮的融资,这样不断融资快跑,直到上市圈钱解套。“这样的投资模式罔顾教育的长周期性,是不可持续的。所谓百年树人,教育是需要沉淀的长周期项目,是以教育质量为判断标准的项目。所以‘双减’整顿,让这些投机型的投资人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留下来的,愿意长期陪伴企业成长的,支持国家鼓励的素质教育、成人职业教育、教育科技赛道的投资人才会有所收获。”
目前,学科培训领域已经经历过两轮监管调整,一次是针对幼儿园,一次是针对K9学科。在非学科培训领域,政府同样加强了管理,3月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要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应保持公益属性。
“双减”整顿完之后,对于能够坚持下来的机构,是否更加值得长期关注?资本在投资时将慎重考虑教培机构的哪些因素?徐华认为,这是当前投资领域需要谨慎分析、合理布局的关键问题。
徐华分析,投资人在筛选有潜力的教培机构时,除了关注企业的现有行业地位,还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
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指同行业相比的差异化所在,这是竞争力的关键体现。二是系统化、标准化、丰富化。机构要发展起来,不能只依靠一批名师,真正值得依托的是教研内容和系统后台,要让教学标准化、流程化,内容形态则要丰富化。三是知识产权。考察机构出版物是否具备合法出版条件,产品是否具备专利、作品登记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等,这是企业教学知识体系的权威性、专业性体现,同时也是企业的“护城河”。
据徐华观察,去年“双减”政策落地后的八、九月份,素质教育行业迎来了一波利好。尤其是开学之后,体育、书法、围棋、机器人等素质教育赛道突然火了起来。从目前政策鼓励的方向来看,K12的素质教育以及成人职业教育是校外教培机构可以选择的方向。
“当然,转型遇到的挑战也会较大。”徐华分析,K12学科培训机构转型的方向若是职业教育,会遇到较大挑战。因为企业的基因完全不一样,同时学员年龄段与以往相比差距较大。比如成人职业教育的受众是18岁以上群体,购买者和使用者是一致的;而对于K12教育,教师是决策者,家长是购买者,学生是使用者。因此营销方法和教研设计可能会完全不同。
此外,徐华表示,尽管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依然面临着诸多难点:一是用户基数有较大差距;二是成人用户消费更偏理性,尤其是非考证类相关的培训;三是客单价有较大差距;四是成人学习内容在网上有一部分免费内容,具有付费学习的替代性。转型K12素质教育同样存在挑战。比如教研维度,学科类的教研可以按照考试大纲进行细致的知识切分,但素养类就不容易这么做;另外在效果评估维度,学科类的结果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判断,但素养类,比如体育、美术、音乐就不容易得到量化的学习效果评估。
未来或呈现“哑铃型”教培形态
关于未来教培行业将形成怎样的格局或生态,徐华认为,教培企业从融资规模来讲,已经不复以往有充沛的资金来刺激企业发展,因此市场增长速度会放缓很多,教培机构将会回归教育本质,以学员的复购、转介绍等形成的经营收益来支持企业的成长为主。因此,虽然未来教培市场中素质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的前景广阔,但整体市场可能会呈现为哑铃型的形态——一端是在每一个赛道都可能会涌现全国级的知名品牌,甚至可能不止一家全国性企业;另外一端小微型的机构数量庞大,虽然每年不断会有小微机构关停,但也一定会不断涌现新的小微机构服务于周边社区。中部的中型腰部企业数量奇缺,要么不断成长为大型机构(但这个时间周期将会远远长于过往,不再会有数年间爆发式增长的案例),要么在发展过程中因经营问题而回到小型机构的业态,难以长期维持中间腰部形态。
专题目录
行业观察
投资视角
教育投资人徐华:新政监管下考察教培机构的三个维度
分化与应对:教培机构的规范化成长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3月刊(总第79期)
精品悦读
教育体系重构下的教培机构“重生” 视点丨元宇宙助力“大中衔接” 为教育赋能 思想者说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刘革平:元宇宙引领在线教育发展新方向 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 走进开大丨自贡开放大学:以一流开放大学服务自贡高质量发展 院长在线丨潍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向辉:以内涵建设促高质量发展 开大书记校长专访丨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大连经验” 开大书记校长专访丨宁波开放大学:为终身教育落地提供“宁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