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长在线丨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挺:以“数智思维”重构和推动继教发展

何曼 在线学习 2022-06-21


在从信息时代步入数字时代的过程中,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成为发展的动力和融通的重点。


文/《在线学习》撰稿人  何曼



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技术应用到服务,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带来了技术体系的巨大变化,社会也需要更多的面向数字时代的创新型人才。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挺认为,这意味着,学员需要接受更加专业、更加高阶的人文素养与世界工程观教育,使他们未来能将创新的精神、激情与创业的意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结合在一起,成为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我们开办学院的底层逻辑。”


构建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线学习  

作为一所新型综合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发展中形成了怎样的特色?


张挺:学院依托的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重点布点设立的邮电类高校,在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DICT关键领域有着长期的积累和丰硕的成果。

学院自创建以来,融合人文素质教育与行业领域专业教育,形成了涵盖人文与沟通、审美与修养、创新与创业、国防与应急等方向的百余门课程,同时围绕创新训练、创业基础、实体孵化开展培育工作,指导未来工程师完成项目创意和产业解读,以继续教育平台对接社会资源,将产业需求、行业应用、企业规划带入工程师的培养全过程,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截至目前,学院面向在校工程教育教学培养年均约10000课时,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并构建了集通识课程、创新方法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孵化平台于一体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效果逐步显现。此外,作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教育部、国家级)、重庆市网络安全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网信办、市级)以及国家数字技术培养项目大数据培训基地、区块链培训基地、智能制造培训基地(国家级合作),学院在服务社会方面始终发挥专业学科领域优势,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在线学习  

作为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院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领域,具有哪些优势?


张挺:我国正从信息时代步入数字时代、数智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与各行各业融合日益深入,在此过程中,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学校积累了拥有雄厚的学术实力与服务能力。一是学科平台优势。学校拥有重庆市“双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学校的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二是教学平台优势。学校建有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12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12门国家级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学校也是重庆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三是服务平台优势。学校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与中国移动、华为等行业著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与长安汽车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各区地方政府建立了紧密的服务与合作关系。组建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100余个产教融合平台,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四是保障平台优势,学校校舍建筑面积68万余平方米,馆藏700余万册(种)。学校建有国内高校一流水平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全网支持IPv4/IPv6双栈,建有全国领先的云数据中心,搭建了服务完善的移动校园平台,建成包括统一数据交换共享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在内的智慧校园。

学院具有先天的学科优势和综合实力,负责全校的素质教育、创新创业及就业教育、继续教育,是重庆市唯一将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二合一的实体学院,集合了就业教育、双创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又集合了继续教育的社会培训经验和培训资源。学院不但实现了高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服务的良好对接,更突出体现了高校讲堂与社会服务间的互动。学院是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市创业培训基地、市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基地、市就业先进单位等,与社会知名企业保持着稳定良好的关系。


打造数智化人才培养平台


在线学习  

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学院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如何开展工作?


张挺:非学历职业教育,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选人、育人的两个重要工作环节,也是企业留人的重要抓手。学院根据行业领域特色长期开展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尤其是针对“打造数智化人才培养平台”,规划落实了“两个开放”。

一是面向产业领域前沿企业的“开放式情景接入”,做好三个平台建设。其一是利用“互联网+”手段的信息接入平台。学院推动建设了“移动通信网络与测试国家级试验示范中心”“移动通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大型企业的场景信息导入平台,使毕业年级学生、企业新招人员、企业技能鉴定需求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技术支撑并以企业实景标准开展职业导入,年均承担实训培训任务、通信技能鉴定场景实操实践任务稳定提升。其二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能体系接入平台。学院与全球知名通信、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建设“鲲鹏创新平台”“中兴ICT产教融合平台”等,引入高阶企业成熟人才培育体系与认证架构,强化面向学员的转化与疏导,利用学院平台可以完成各级各类标准化技能人才的培育工作。其三是利用“全球信息+”的认证反馈平台。学院建成了西南地区领先的VUE标准考场,可以随时接入国际认证平台资源,为重庆市IT领域国际化标准认证及技术人才储备提供了良好的认证鉴定服务。

二是面向社会各层次企业人员、预备企业人员的“开放式学业展开”,建设以终身学习为核心目标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以数字运营为主导的继教平台建设。目前,学院已经与人社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重庆通信行业企业等主要需求部门组建了良好的沟通运营机制,我们有信心做好平台的建设、运营与保障工作。


坚持继教“回归教育、回归服务”定位


在线学习  

目前,学院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方面的占比情况如何?您怎样看待继续教育领域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平衡发展?


张挺:一直以来,学院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占比都较为均衡,学历教育人员规模与时长均高于非学历教育,但非学历教育的内容更新频次、高阶需求均高于学历教育。从学院整体工作来看,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基于社会服务和企业需求的非学历教育,更加贴近应用,倾向于高阶技术的转换与高端思维的融合;而学历教育有其一定的体系化、规范化及基础化要求,面向的目标也更加长效化。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平衡中,非学历教育的知识更新、转化和传递,可以成为学历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教育教学内容、演练方式与目标;而学历教育中规范化、体系化的知识架构,恰恰是实施非学历教育中教学对象的基本学习能力基础,两方相互补充、互为促进。


在线学习  

当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正在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普通高校举办非学历教育政策进行改革和调整,对此您有怎样的认识?


张挺:虽然高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与市场类似的运营特性,甚至很多方式可以借鉴,但是,决不能以市场的概念来定义和检验,这涉及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是“服务性”还是“营利性”的问题。定位于服务性的继续教育工作,核心是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正向反馈,以追求服务与反馈质量为核心,即定位为更加“逐益”,从而为高校的品牌认知与社会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这就代表了其核心支撑为高校核心的、优质的继续教育资源,属于“自上而下”推广特性。相反,如果依然以错误认知将继续教育归结为市场属性,那就完全失去了继续教育的初心。以促进交换作为核心的市场行为,强化的是收入反馈,这种模式的继续教育工作必然需要更多的市场行为作支撑,即定位于“逐利”的市场行为会淡化高校的服务色彩,成为高校收入与资源变现的附属。并不是说高校不能赚取合理的可支配收入,而是不允许高校在继续教育行为中简单粗暴地将市场化作为基础,从而将服务作为中间产物,将利润作为最终产物。



拓展“在线”实施思路,实现数字运营


在线学习  

疫情常态化情况下,您认为,在线教育方式在继续教育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院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上有哪些创新的举措?


张挺:疫情常态化是一个趋势,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在线教育能够为学员提供不间断的学习与培训服务,从形式上解决了传统教育遇到的时间接续问题。但是,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在线教育的特点并不突出,相反,在线教育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教学质量、学习效果下降,以及继续教育空间重叠、学员视力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在线教育的定位与运营思路也应适时予以调整。“数智思维”的特点,就是连接思维、计算思维、在线思维的重点体现。学院在开展在线教育过程中,重点拓展了“在线”的实施思路,将“在线施教”的过程管理转变为“在线数据”的分析支撑管理,强化学员与教师在在线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轨迹与链路支撑,及时向学员与教师反馈学习投入度、学习质量、学习连续性等数据,将在线学习的记录功能转变为“平台支撑”功能,使得教师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把握授课质量,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也能够利用数据积累反馈支撑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后回顾的重点把握。这样,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平台就逐步转变为基于数据的“在线支撑”平台,使学员、教师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过程支撑。


在线学习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继续教育转型跨越发展,学院的未来发展构想是怎样的?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布局?


张挺:作为组成高等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单元,继续教育的涵盖范围只会越来越广,面对社会发展与服务需求信息的对接、采集、感知、归集、整理以及运营,均需要以“数智思维”进行构想和设计。学院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借由继续教育使高校保持与社会无所不在的“连接”功能。数字时代的特征就是万物互联和泛在化社会,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连接产业需求的单元,是高等院校连接社会需求的单元,也是教学成效连接产业与科技的单元,继续教育通过构建“终身学习”平台,不断地与各项需求、各个组织、各项产业目标发生连接,汇集更多的数据来源,为社会稳定输送经过信息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训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二是借由继续教育深化高校与社会互动数据在经过模型“计算”后的信息价值。重视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带来的信息与机遇,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支撑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知识图谱”,并且强化对生源所在地域、所在行业、所在领域的数据收集与反馈,不断强化继续教育在人力资源质量提升中的作用。三是借由继续教育提升高校对社会服务全时空“在线”的数据沉淀功能。通过数据采集与数据链路,不断强化基于人口质量与生产力促进提升的效益分析,真正将高等院校优势学科与优质资源与社会服务锁定,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需要关注的是,目前,社会对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了解还不深入,继续教育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与认定的通道还不多,尤其是努力打造高质量、专家化、专业化的继续教育队伍的举措还不明朗,造成继续教育工作的体系化、规范化程度不足,这些问题都亟待在未来发展中得到解决。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4月刊(总第80期)

精品悦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