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创新
文/《在线学习》主笔 刘增辉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五年来,全国课程思政建设系统推进,地方课程思政建设各具特色,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开展。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到培育时代新人的系统设计,从数量不足到“提质升级”的教师队伍,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再到“大思政课”的育人格局,教育系统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的丰富育人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已从初步探索逐渐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立德树人的“新常态”。
主稿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牢牢把握思政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有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时代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2022年3月1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三年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工作进展成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表示,三年来,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党组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构建思政金课体系为基础,以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抓手,以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为突破,切实推动思政课建设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从立德树人到培育时代新人的系统设计,从数量不足到“提质升级”的教师队伍,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再到“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教育战线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个必须回答的教育根本问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已在中国大地传承了70多个春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脊梁,支持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的强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继承、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教学内容也随着时代变化而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因科技进步而日益现代化。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召唤,全社会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另一方面,随着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特别是社交媒体带来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变化,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多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变化、迎接挑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思政课程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系统、科学、深刻地回答了事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和时代性意义。这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揭开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富有开创性的重要论述成为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的重要缘起。他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8年5月和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进行了深刻阐释,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为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遵循。
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即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
一份详细的课程思政建设“工程图”
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构筑“三全育人”格局,教育部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到了以“课程育人”为首的“十大育人体系”,并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文件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这一文件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大致的思路和方向,并未详细展开论述。
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相继出台,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部署、规划和指导,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进行全面部署。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指示的具体落实,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了详细的“工程图”。
《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托。”教育部高教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很好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出课程育人的功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的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纲要》明确,课程思政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是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五是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方面,《纲要》根据不同课程的学科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类课程三种课程类型,分别明确了各自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同时又按照学科专业特点,分别提出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七大类专业课程的具体建设目标,使各个专业教学院系、各位专业课教师都能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落实,要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在教学管理上,明确课程思政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在课堂形式上,要求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特别是深入挖掘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元素,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在教学方法上,要求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改革,积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要想真正见到实效,需要完善的政策引导机制、公共服务体系和评估评价机制,这也是此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堵点”所在。《纲要》提出,要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或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就《纲要》实施工作答记者问时表示,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实,教育部要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协调小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在全国树立课程思政教学标杆。
一份高校思政工作的漂亮答卷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教育战线开始了课程思政的全面探索,并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2021年12月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五年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工作进展成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表示,五年来,高教司和各地各高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动所有学校所有课程都担负起育人责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首先,全国课程思政建设系统推进,选树示范,建强队伍。教育部从“点”入手,抓“点”促“线”,以“线”带“面”,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建设10个课程思政资源库,将优质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已建设课程思政优秀课程1400余门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3700余个。组织举办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文理工农医等不同学科专业参训教师67万人。
其次,地方课程思政建设各具特色。一是各地“动起来”。天津、吉林、河南、山西等省份出台本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或方案,组建专门工作机构,统筹推动本地课程思政建设。二是示范“树起来”。山东、湖北、安徽、广东、宁夏等省份开展课程思政系列示范项目选树,推出一批示范高校、院系、专业、课程、名师和教学团队等,形成了国家、省级、校级三级示范体系。三是保障“建起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强政策配套和经费支持,其中,上海已累计投入上亿元,用“真金白银”支持课程思政建设。
第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开展,校校有精品。中国人民大学将思政教育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贯穿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郑州大学、大庆师范学院等高校着重挖掘当地人文特色,融入人文社科类课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在理学类专业课程中,注重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和科学伦理教育,将哲学和天文学紧密融合,引导学生对自然和自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工学类专业课程中,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注重用“科技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工匠精神”“海洋强国”等文化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分别打造“大国三农”系列课程和“尚茶”“农业栽培学”等代表课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在医学类专业课程中,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着力培养“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同时,各高校还重视优质资源共享,对外经贸大学牵头组建财经类课程思政联盟资源库,同济大学牵头组建交通运输类联盟资源库,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组建农林类、南京理工大学牵头组建军工类、南方医科大学牵头组建医药类联盟资源库等,推动了各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五年系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调查显示,99.4%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广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制度自信进一步增强。
按照教育部计划,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分类推进、教师能力提升、资源共建共享等,纵深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建设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专题目录
观察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主稿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创新
聚焦高质量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案例
课程思政建设的上海经验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聚焦继教课程思政
继教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
相关阅读: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4月刊(总第80期)
精品悦读
院长在线丨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挺:以“数智思维”重构和推动继教发展 高校教改丨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思想者说丨教育部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小清:教育信息化进入数字化转型重要时期 教育体系重构下的教培机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