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现场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刘增辉 在线学习 2023-06-03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在线学习》 主笔  刘增辉




11月19日,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 2022”在北京举行。28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专家学者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了论坛。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大会鲜明地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这一深刻主题,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让马克思主义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先后发言,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谋划了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纲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纲领性文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创新的集中体现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思想的提出有怎样的意义?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教授李毅指出,深入领会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应该把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者统一起来。既要基于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式特色来理解;既要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更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来理解。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不论是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都是在传统思想的框架中进行。这样的现代化或者流于形式,或者成为维护传统、政统的借口,从而走入非现代化、反现代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创造,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包含物质形态也包含精神形态,是物质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形态。它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也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更是世界文明的崭新形态。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创新,党成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根本保障。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建国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谈到了其具备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一穷二白、一盘散沙等状况决定了现代化面临的任务:迅速把国民组织起来,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迅速恢复国民生产,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迅速提升国民素质,培养现代化合格主体;确保新生的人民政权安全,确保新中国安全;迅速建设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工业化体系,确保中国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

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其中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由政党推动的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共产党把革命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的党组织模式直接运用到了社会各领域,以党组织为中心将社会组织起来,发动群众彻底改变近代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共产党通过中长期规划有计划地推动现代化发展,这是迅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通过举国体制,把现代化的具体任务上升到政治任务,率先取得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实现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了人类思想史的智慧,拓展了对历史规律的解读,提供了把握历史规律的全新途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成旺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及实践,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最集中的体现。它不仅仅解决了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更为世界和平发展,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从追赶到反超:现代化不是西方化


“现代化是时代潮流、是世界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只有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地位。”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国家开放大学特聘教授王怀超说。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宇文利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外向比较逻辑。他说,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到世界现代化的整体进步当中去,思考其独特性、以及与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化的共同性,是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任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动,是从赶超的战略和赶超的思想出发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探寻过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正在从赶超到反超所坚持的历史自觉、理论自信和实践自强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独立性和自洽性,将会伴随着中国之强而大大提升。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演进史,虽然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但实现现代化是始终不曾停歇的追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刘向兵把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分为探索、追赶、超越三个阶段。

他说,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到现在是超越时期。超越不是在现代化的水平上超越了西方,而是超越了西方传统现代化的弱势,摆脱了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概念,走出了一条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的国家现代化发展新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而是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是物欲横流、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而是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是对外扩张掠夺、实现原始积累的现代化,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现代化。中国的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需要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我们现在是以自信的心态来面对西方现代化,以自信的心态来面对自身的现代化。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够超越西方的现代化,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关键在于价值取向。我们要以此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授艾四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全面超越。一是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二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背后的工具理性逻辑,三是超越了以西方现代化为中心的逻辑。


让真理之树根深叶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系统归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这样的系统归纳,在党代会报告中是第一次出现,它使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李忠杰认为,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搞清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搞清楚,研究如何使两者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福万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也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持。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说到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其次,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恰恰是尊重本国传统文化、接受本国传统文化的国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多指示,特别是2021年提出“两个结合”以来,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现代化融合共进的过程。”孙福万说。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12月刊(总第88期)

精品悦读

今日除夕,这份大礼包送给您,强烈建议收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