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丨以数字化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
点击名片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
文/《在线学习》 主笔 何曼
2022年12月29日—30日,2022(第二十一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来自教育部,相关行业部委、行业协会,全国各高校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电大体系,职业院校,以及行业企业的近2万嘉宾和代表线上参会,150余位嘉宾和代表在北京主会场——国家开放大学线下参会。开幕式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高文兵,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顾问钟秉林致辞,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英利,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民生教育集团董事会主席李学春作主题报告。开幕式由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松主持。
大会开幕式
现场直击
以数字化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
精彩观点
加快推进数字化情境下的终身学习
高文兵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
教育数字化是技术与教育融合迭代的必然要求
钟秉林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顾问
推进教育数字化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生态
雷朝滋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
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 规范健康内涵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李英利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 建设数字化大学
荆德刚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迈向 2035 :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征程
张 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数字化转型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杨宗凯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学习、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实践
李学春 民生教育集团董事会主席
现场直击
以数字化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
教育数字化是对整个教育系统的结构重组和流程再造,是对教育的系统性变革。数字化时代,要以数字化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22(第二十一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现场
2022年,中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开启了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百年大党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关键时刻的关键布局,对未来全局至关重要。此刻,总结经验、统筹布局,对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主题。在大会开幕式上,决策者、研究者、实践者围绕如何以数字化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嘉宾报告呈现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广阔画卷:既有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与升级;又有政策引领,标准先行,保障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效落地;更有突破教育转型重点难点的示范带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格局已然初现雏形。以数字化驱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日益丰富、多样。
引领
数字化驱动全民终身学习生态构建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各行各业数字化蓬勃发展,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我国也正在加快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布局。这给国家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如何识变应变?如何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在政策引领下,教育部立足数字时代,全面启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教育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顾问钟秉林称,在以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数字经济时代,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既是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迭代的必然要求。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高文兵表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准备;二是进行常态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三是加强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未来教育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尤为令人振奋的是,这一年,教育部将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重大任务来抓,构建了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的全民终身学习的有效通道,使其成为具有强大内聚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国家教育品牌;树立了“智慧教育示范区”等典型示范;全面提升了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制定了一系列标准机制,保障了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效落地。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局面喜人,但推进教育数字化仍然任重道远。”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指出,推动教育系统实现全方位、系统性的数字转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握时代机遇,满足人民需求的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标志着推进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全党全国普遍共识和重要战略性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雷朝滋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战略意义,抢抓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教育的规模优势,将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具体举措,扎实有效地持续推进。
第一,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基座。打造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第二,完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推进数字转型的有力抓手。建设标准规范、应用联通、数据共享的智慧教育平台新生态,促进智慧教育平台的开放共享、数据互通、应用协同、交互可用。第三,以教育思想和理念变革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加快教育思想和理念转变,普及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推进教学组织方式变革,开展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统一,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第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增强教育数字化软实力。加快构建师生数字素养标准体系与测评模型,构建师生全方位立体画像,精准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促进师生发展。深化师生素养提升专项工作,以点带面,构建数字素养发展新机制。
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适应、支撑教育现代化。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现代化,一定会是有利于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化。
定位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继续教育的时代坐标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当代人才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与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各类人才需求”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无缝融合。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高等继续教育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经济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加强继续教育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回顾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历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英利给出评判:从早期的工农夜校、扫盲教育到成人教育、开放教育,可以说继续教育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中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党领导继续教育历经萌芽、起步、探索、奋起,一步步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发展道路。他同时指出,与新时代“三新一高”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继续教育的新需求相比,与国际继续教育发展潮流相比,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在结构布局、办学质量、治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继续教育发展不能止步,改革不能停滞,力度还要加大。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教育如何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继续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标准是什么?这些仍是需要继续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理论实践课题。
李英利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高瞻远瞩,是当前继续教育战线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可以找到高等继续教育的时代坐标和发展方向,即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继续教育现代化。“要实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规范、健康、内涵发展是必由之路,对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进行系统谋划、分类指导是基本方略。”
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教育评价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终身培训制度等,是继续教育坚守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落实的共性要求。对此,李英利强调,要坚持全面规范,提高质量,实现规范发展和内涵发展,着重以数字化赋能高等继续教育发展。
作为高校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德芳同样认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开创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他提出,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应该继续发挥优势,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应用新技术,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二是建设与新技术相匹配的资源;三是构建智慧教学与学习环境;四是建立在技术驱动下智能化的混合式学习模型;五是形成智能化的质量监管模式;六是提升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认识、伦理、知识、技能及应用等基本素养。
创新
建设数字化大学和元宇宙大学
“建设数字化大学,对国家开放大学来讲是一个老命题,更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计划。”面对2022年教育部擘画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顶层设计蓝图,提出“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行动纲领,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数字化大学的设想与布局。
正确理解数字化大学的内涵,首先要理清大学数字化和数字化大学的区别。荆德刚表示,大学数字化,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传统大学的办学与管理能力,是基于能力创新的物理形态。而数字化大学,是在数字化思维与环境下,对大学的教育理念、组织形态、大学制度、学习方式等整个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再造与重构,是基于价值创新的价值形态。这恰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所阐释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高度一致。杨宗凯称,教育数字化的关键在于“化”,也就是在数字化时代对教育进行系统性变革,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要通过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创新,逐步实现流程再造、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
基于对“化”的认识,杨宗凯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有三个典型阶段:一是转换阶段,该阶段实现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体系中的各个要素,比如三通两平台取得实质进展、应用能力实现巨大提升等;二是转型阶段,该阶段实现了自我转型与提升、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比如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动力驱动;三是全面转型阶段,该阶段将以元宇宙场景来促进教育进行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和全领域变革,构建新的教育生态。
“学习资源数字化、教学过程数字化、考试测评数字化、管理服务数字化。”在正确理解教育数字化内涵背景下,荆德刚称,打造数字化大学,对国家开放大学而言,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数字化上。他坦言,最难的是教学过程数字化。未来,国家开放大学一定要在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方面下功夫。
从现阶段发展来看,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数字化大学已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数字化整体能力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转型与业务融合创新不够等问题与挑战。为加快推进建设数字化大学,荆德刚提出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一是用数字化倒逼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过程数字化;二是用数字化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综合评价数字化;三是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学习资源数字化;四是用数字化增强开放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提高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五是用数字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数字化。
值得一提的是,据杨宗凯透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正在研制元宇宙大学建设方案,探索构建新型的元宇宙大学。探索成果如何,未来可期。
服务
以迭代升级激发教育新活力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的追光而上。多年来,以民生教育、华为、超星、网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企业,通过自身变革升级,持续提升与业务相匹配的服务能力,以不断的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实践支撑。他们一致认为,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需要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在数字化加持下,数字教育将大幅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科技的发展速度,为国家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动力。
民生教育集团董事会主席李学春表示,数字时代的教育产业要具备产业洞察、资源整合、平台赋能、运营管理和较高的产业服务壁垒等五大能力。20多年来,民生教育通过“原创+聚合”,已初步形成了“线下+线上”学习、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体系。他强调,民生教育将全面推进学习、就业、创业服务由线上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推进学习、就业、创业三大领域全产业链高效协同。
尤为可贵的是,民生教育将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大支撑,为激发教育新活力提供更多可能。李学春说,未来三年,民生教育将设立10亿元人才服务公益项目,其中包括将与100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建数智产业学院,联合培养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行业领先、国家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学院提供数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服务。
从理性认识到科学实施,数字化转型要做什么?华为公共事业数字化首席专家郭慧鹏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方法体系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有目标蓝图的驱动;二是要聚焦服务对象和业务对象;三是要经过规划、实施、运营三个阶段的持续优化,支撑目标达成;四是要依托业务架构(BA)、应用架构(AA)、信息架构(IA)和技术架构(TA)展开数字化转型;五是要从意识、组织、文化到方法和模式进行全方面转变。以华为数字化转型实践与体会为鉴,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要聚焦体验提升、质量效率提升、模式创新,重点在于数据和内容体系建设,通过“全局一盘棋”统筹,构建“教育数据一张网”,实现数字化建设与创新应用的统一。
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战略方向:教育企业将进一步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努力成为支撑和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先锋。通过技术与教育场景的融合,释放数字生产力,加速教育数字化、教育现代化之旅。
精品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