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主题展开展——大型沉浸式战争互动体验展

上海华成实业 展示云 2023-06-08

华成出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之际,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专程前往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参观《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该展由上海华成实业设计布展。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艰苦卓绝

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专程前往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参观《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本展是上海唯一一个全面反映上海14年抗战历史过程的主题展览。


东方卫视的新闻报道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展览现场参观


此次主题展以上海人民的抗战精神作为主线,分七个部分,从“全国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侵华日军法西斯暴行的重创地、对日作战的军事战略要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基地、抗战文化的发祥地、国际互助的桥梁和纽带、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真实再现上海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与光辉记忆,讲述上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690件,其中有《申江战焰图》、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呈堂证物等50余件独一无二的重要文物。


序厅:“中流砥柱”浮雕柱 + 270°弧幕投影


在展陈上,设计团队注重“时空转换”这一全新的观展体验,将4D科技体验与展陈设计相结合,使参观者的听觉、视觉、触觉、体感与场景还原相结合,仿佛置身“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枪林弹雨”的战场氛围;将艺术作品与展陈设计相融合,有利用建筑墙体剥落效果作为浮雕艺术创作的载体、有把多面变幻的雕塑创作加入展品的队伍、更有把抗战中的“真枪实弹”作为光影成像的作品,表达着“铿锵有力”的誓言,把当前最时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城市元素融入历史的展陈之中。让观众仿佛回到激烈的战斗中,看到历史的厚重。


"起来,战!"木刻与上海石库门红墙结合的创意浮雕艺术墙

“起来抵抗到底”机车模型与场景


例如将中国第一条商业运营铁路“吴淞铁路(即后来的淞沪铁路)”的模型贯穿展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机车车头“起来抗战到底”的口号,开宗明义地点明了上海作为全国救亡运动中心这一主题。


残垣断壁与展柜结合

“游击芦苇荡”背光艺术景箱

“淞沪抗战”沉浸式场景模拟震动与轰炸


其中“淞沪抗战”沉浸式场景有别于以往的展示模式,通过三段式来分别体验城市、乡村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既让观众在房屋内感受日军飞机在窗外的轰炸、楼板的震动,又有乡村老街雨夜巷战,当走过展厅时雨水会自动避开观众。


模拟老街雨夜巷战

东方卫视的新闻报道

“统战”光影艺术装置与展厅的结合

以抗战时期上海租界十里洋场为原型进行设计

“以笔为枪、全民抗战”变换雕塑

将抗战中重要的建筑轮廓线条相连接

宣传二战胜利的报纸形成展墙


在展厅中运用大量宣传二战胜利的报纸形成展墙及地面,使整个展厅充满胜利的氛围。各个反法西斯联盟国文字组成的胜利,极具视觉冲击力。


尾厅中的“捍卫者”老兵手印艺术装置

一个个抗战老兵的手印,壮观而具有感染力、震撼力。这些手为我们撑起今天的这片繁华;抗战老兵的牺牲与奉献,换来了今天上海的繁荣昌盛和美好生活。在宝山这个两次淞沪抗战的主战场、上海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堡垒和前哨阵地,布置完成的这一主题展览,构成了完整的上海抗日战争主题纪念场馆体系。

部分内容摘自:央视新闻、东方卫视、澎湃新闻



轰炸震动、大型雨屋 战争纪念馆的全新展示方式——大型沉浸式战争互动体验展项


 华


近日,“浴火重生卫家国”大型沉浸式战争互动体验展项在首届中国展陈创意大赛上荣获特色展项类金展奖,该展项位于我司出品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

有别于以往传统展示的叙事手法,该特色展项以“体验模式”代替“观看模式”,通过全场景化互动展示的方式,以三段式场景分别呈现出城市与乡村战争的残酷激烈,通过“地震屋”、“雨屋”、“逆行战士”让观众在展厅内犹如置身战场,多维感官体验敌机在窗外狂轰滥炸、房屋震动、大雨滂沱、老街巷战,以及战士逆行的场景。

本期详细分享该特色展项从设计、制作至落成之过程,及其背后所呈现出的我们对战争纪念馆展示之创意理念与思考。


设计理念


浴火重生卫家国

大型沉浸式战争互动体验展项


战争,一段人类社会难以言说的过往,当重启尘封的记忆,于空间内凝固时间,将如何面对并抒写这段历史?我们通过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之《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的设计制作实践,改变传统展示叙事手法,采取情境式手法渲染战争惨烈场面,令参观者产生“共情作用”,通过全场景化互动展示的方式,启发参观者进行交流与反思,并将和平的信念传承延续。

三段式场景

敌机空袭、雨夜巷战、战士逆行


大型沉浸式战争互动体验展项“浴火重生卫家国”位于展览的第三部分,以淞沪抗战正面战场展示为主。设计展项之初,在明确把握展示主题、感情基调下,我们充分研读史料与深思,对这段唯恐忘却的历史抽丝剥茧,深入解读,最终赋予上海抗战一次全新的阐释。展项通过三段式场景,分别呈现出上海华界、宝山古城及乡村芦苇荡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01

以“体验模式”代替“观看模式”

围绕展项内容,大型互动装置以“体验模式”代替“观看模式”的概念贯穿始终。参观者仿佛跟随中国军队英勇顽强、视死若归的步伐,身临其境般地回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斗争中。

打造艺术场景时,我们将内容呈现与情感表达相互渗透、层层递进,使每一个场景既独立又关联,同时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具,摇摇欲坠的吊灯、残破衰败的墙壁、战后的瓦砾废墟……共同出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战争场面。


房屋震动 还原战争空袭



在设计场景时,我们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根据战争背景下的建筑形制、外围环境等具体内容,仔细研读史料,掌握抗战时期上海的城市特征,将文字打磨成画面,进一步充分还原战争空袭时的历史细节。

当参观者步入室内空间,仿佛走进那段斑驳的历史,窗外刀光剑影、烽烟四起,预示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突然一声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天际,日军敌机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涌来,突如其来的轰炸,参观者所在的房间陷入异常明显的震感中,墙上的钟表、画框,屋内的桌椅、木柜也摇摇欲坠为之战栗,仿佛被这巨大的震动撕裂,预示着正式拉开战争的序幕。


大型雨屋 模拟雨夜巷战


炮弹犹如惊雷炸醒了东方沉睡的雄狮,中国军民誓死不当亡国奴,此时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夜雨,战士冒着风雨穿梭于满是瓦砾废墟的城中,时刻准备展开激烈巷战,与敌军拼死一搏。


在打造雨巷夜战的场景时,我们着重构建古城街巷的画面结构、空间延伸、明暗呼应,又在人物主次关系、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服饰外形等细节处精准刻画穿梭于街巷间的中国军队。将视觉点集结成线与面,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加深画面感受力。


同时,展项巧妙地通过数字技术处理,模拟真实的雨巷夜景,当参观者步入其中,大型雨屋开始感应人群,魔术般地确保雨水避开人群,在四周街巷两侧,则采用蒙太奇艺术手法,以人物剪影慢动作融入光影、声效,动静结合地呈现古城老街雨夜激战的全过程,犹如亲身经历了那悲惨壮烈的夜晚。

“雨屋”现场


刚毅背影 战士逆行而上



走出雨巷,战场的尽头是日军凌晨发动进攻的全景展示,仅存的最后五位战士矗立其中,他们迎着密密麻麻如潮水般的敌人逆行而上,刚毅的背影仿佛诉说着誓死保卫上海的坚定决心。场景再次强化“战场”氛围,以灯光及影音氛围烘托,在昏暗与明亮、压抑与希望的对比下,突显战士们奋起抗战、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场景设计将真实历史与艺术表现联结于同一空间,在保证战争真实情境的前提下,对芦苇荡中的逆行战士进行艺术化处理,增强视觉效果,使场景不断深入参观者内心,在展项尾声将参观者蕴涵的感情引向高潮,从而达到二者的良性互动。



02

对话、深思、回味

战争作为敏感话题,如何实现展项与参观者的对话?区别于国内大多数军事纪念馆展项实景拍摄的手法,“浴火重生卫家国”大型沉浸式战争互动体验展项采用机械压力装置模拟战争空袭中大地的震动,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

经历激荡后,夜雨激战以智能感应系统自动识别参观者,雨滴将避开行进中的人群,以“非常规”的展陈方式充分调动参观者的五维感官,达到感知历史、见证历史、对话历史的目的,同时让沉浸式体验更加真实生动,在感受战争残酷后依然引人深思与回味。

从展览回归现实,参观者心中已然划分一道界线,一面是冷峻惨烈的战争记忆,一面是平和安宁的现代社会,静立于两者之间的是展项对于战争与和平的传播,这正是我们创意之初衷与本心。

- End -

近期热文:

悟空间|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展示红色文化、弘扬传承苏区精神

天津近代史博物馆—中华百年看天津

湘江战役纪念馆设计方案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纪念馆方案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馆设计方案

孔繁森纪念馆设计方案

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设计方案

武警部队警史馆设计方案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设计

军事医学博物馆设计方案

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设计

武汉中山舰博物馆陈列设计

【红色作品】时代楷模尕布龙纪念馆

红色文化馆设计—庆祝七一建党节

复兴之路展览陈列设计—庆祝八一建军节

中原解放纪念馆 · 传统红色展馆中造型与空间的利用

抗日战争纪念馆—张弛有度、恢宏磅礴、历史既痛、知古鉴今

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博物馆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

辛亥革命博物馆 全景式呈现百年前的辛亥风云


喜欢的请转发谢谢!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投稿 | 定制素材 | 设计公司招聘 | 设计师合作交流

联系VX:19943386649

免责声明:

1、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作于商业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3、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 ,若恶意侵权将追究其法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