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单元检测

点击关注 领取更多学习资源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图文讲解

2、《腊八粥》图文讲解

3、《古诗三首》图文讲解

4、《藏戏》图文讲解

《语文园地一》图文讲解

第二单元

5、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图文讲解

6、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图文讲解

7、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图文讲解

8、第8课《匆匆》图文讲解

点击上方回顾学习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1北京的春节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中国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主要作品有《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主题思想归纳:

本文运用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全文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6):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7~12):写过年时热闹的情景。

第三部分(13):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生字组词:

醋:陈醋  米醋  醋酸  醋罐子

饺:水饺  饺子  蒸饺  煎饺

拌:搅拌  拌和  凉拌  拌嘴  杂拌儿

擦:摩擦  擦眼  擦洗  擦黑  擦肩而过

眨:眨眼  眨巴

宵:元宵  通宵  宵禁  春宵  通宵达旦

旦:元旦  旦暮  旦夕  枕戈待旦

燃:燃烧  燃料  自燃  燃灯  燃放

戚:亲戚  戚谊  戚友  哀戚  休戚相关

贩:贩卖  小贩  摊贩  商贩  贩夫

摊:摆摊  摊主  摊子  摊牌  摊放  摊点

轿:轿子  花轿  抬轿  轿车  轿夫

骆:骆驼

驼:骆驼  驼背  驼绒  驼峰

浒:水浒  《水浒传》


多音字:

铺:pù店铺  pū铺张

看:kàn看见  kān看守


形近字:

醋(陈醋)酸(酸味)  饺(饺子)校(学校)

拌(搅拌)伴(陪伴)  眨(眨眼)泛(泛舟)

宵(元宵)霄(云霄)  贩(贩卖)贬(贬低)

摊(摆摊)滩(沙滩)  轿(轿车)桥(大桥)

驼(骆驼)鸵(鸵鸟)


课内词语解释:

【杂拌儿】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果脯等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间断】(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元旦】本文中的“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残灯末庙】指春节快要结束了。残灯,快要熄灭的灯。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反义词:

充足——短缺  热闹——冷清  

间断——连续  娴熟——生疏  

高潮——低谷  淘气——乖巧


近义词:

规矩——规则  预备——准备

充足——充裕  热闹——喧闹

娴熟——熟练  各形各色——各式各样

照常——照旧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词语扩展:

“各~各~”式:

各形各色  各种各样  各式各样  

各色各样  各行各业  各家各户

“有~有~”式:

有声有光  有声有色  有模有样  有胆有识  

有勇有谋  有说有笑  有钱有势  有棱有角  

有理有据  有条有理  有血有肉  有情有义  

有头有脑  有始有终


课内词语:

腊月  展览  风筝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  除非

必定  光景  燃放  亲戚  拜年  寺院

轿车  骆驼  元宵  一律  彩绘  广告

分外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每课一题:

问题: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案:课文第3自然段写了小孩过春节要做的基建大事,过年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日子,因为在这段日子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吃,尽情地玩儿,作者把这些事情说成是“大事”,写出了孩子们内心的欢喜和对春节的期盼。


课外拓展:

与“春节”有关的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2腊八粥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员。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


课文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描绘出腊八节时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全文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腊八粥对人的吸引力,从孩子到老人都喜欢腊八粥。

第二部分(2~21):描写煮腊八粥的过程和八儿等着喝粥的心情以及喝粥后的情态,将腊八粥诱人的色、香、味渲染得淋漓尽致。


课内词语:

糊涂  搅合  浓稠  可靠  猜想  粉碎  外套  解释  腊肉


生字组词:

腊:腊八  腊月  腊肉  腊鱼

粥:江米粥  八宝粥  粥少僧多

腻:油腻  肥腻  腻烦  玩腻了

栗:板栗  栗子  栗色

咽:吞咽  咽气  咽口水  狼吞虎咽

匙:茶匙  汤匙  匙子  羹匙

灌:浇灌  灌溉  灌注  灌输  灌木

搅:搅拌  搅动  搅混  搅局  搅乱  搅扰

稠:浓稠  稠密  稠人广众

嘟:嘟囔

熬:熬药  熬粥  熬夜  煎熬  熬磨

褐:褐色  褐土  褐煤  短褐

缸:水缸  鱼缸  茶缸  染缸  糖缸

脏:脏土  脏水  脏话  脏字  脏兮兮

筷:筷子  碗筷  竹筷  火筷



多音字:

匙chí汤匙shi钥匙  发fā发现fà白发

曾céng曾经zēng姓曾  脏zāng肮脏zàng内脏


形近字:

腊(腊月)蜡(蜡烛)  栗(栗子)粟(粟米)

咽(吞咽)烟(烟火)  稠(稠密)绸(绸缎)

褐(褐色)喝(喝水)  缸(水缸)缺(缺少)


课内词语解释:

【洋车】即人力车。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有两个橡胶车轮,车身前有两根长柄,柄端有横木相连,主要用来载人。

【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搅和】混合;掺杂;扰乱。

【资格】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

【解释】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承认】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奈何】意思跟“怎么办”相似,用于反问或否定式,表示没有办法。


近义词:

叹气——叹息  搅和——搅拌

反抗——抗争  奇怪——古怪

猜想——猜测  特别——特殊


反义词:

整齐——凌乱  反抗——屈服

常见——罕见  特别——普通


词语扩展:

AABB式:

糊糊涂涂  进进出出  迷迷糊糊

清清楚楚  整整齐齐  安安静静  

来来往往  里里外外  吞吞吐吐  

缝缝补补  明明白白  真真切切


每课一题:

问题: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等待喝粥的过程写得详细,喝粥写得简略。文章对八儿等待喝粥时的各种心理活动描摹得非常具体、细腻,写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逐步渲染,层层蓄势,把八儿想吃而不可得,焦急、期盼,好奇而惊异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八宝粥的香甜、诱人,也展示出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童真童趣。而在吃粥环节,并未详写吃粥的过程,而是描写吃粥的香甜和满足,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课外扩展:


《腊月》

宋-陆游

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

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

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

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腊月书事》

宋·张耒

荆棘连昌路,珠玑久化尘。

青山飞白鸟,野水渡行人。

寂寂繁华尽,悠悠草木春。

人间有兴废,何事独伤神。


作者简介:

张耒是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之一,并且在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秦观等相继辞世后,仍作为文坛中流砥柱,传道授业,光大文风。《宋史·文艺传》称其:“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

《腊月书事》为怀古之作,用词简练朴素,凝练隽永,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飘逸洒落,节奏韵律感十足,意境开阔,引人深思,体现了张耒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流露出一切释然的豁达,堪称佳作。

【鉴赏】

昔日繁华的连昌宫,如今也荆棘满路,珍珠翡翠化为粉尘。

青山、白鸟、绿水、行客,任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然而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繁华过后,归于沉寂,草木冬枯春荣,岁月荏苒,春秋变换,这是自然规律。

人间有兴衰成败,自然有季节变换,自古如此,何必因为身外事而伤神?

3古诗三首


《寒食》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诗中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诗文主题:

《寒食》一诗描摹出了寒食节时浓郁绚烂的春景,以及皇室的雍容恩宠、王侯的富贵娴雅,不仅再现了唐时的节日习俗,也呈现出一派承平景象。


【鉴赏】

①这两句写寒食白昼之景。描写了春日京城落红漫舞柳条随风袅娜之态,突出长安城里一派迷人的春光。

②这两句写夜晚景色。运用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宫廷走马传烛图。

【注解】

①春城:指春天的京城。②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③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④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⑤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译文】

春天的京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夜幕降临,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袅袅,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
作者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著有《韩君平诗集》


诗文主题:

《迢迢牵牛星》诗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聚的神话传说,抒发了游子、思妇的离仇别恨。


【鉴赏】

①“迢迢”“皎皎”,既是实写星空之景,也是想象人之情态,还表现出了内心之感受。牵牛星那么遥远,牛郎也是遥不可见,正是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皎皎”不仅写出了星辰的清亮,也写出了织女的娇美姿态。

②这四句,诗人的思绪沉浸在对织女的具体想象中,写织女爱情受阻思而不得的痛苦和悲伤。

③这两句是诗人的慨叹,感慨浅浅的银河阻断了如此相爱的两人,可谓天违人愿,抒发对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同情。

④这两句写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牛郎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使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注解】

①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②擢(zhuó)伸出,抽出。③素:白皙的。④札(zhá)札:织机发出的响声。⑤机杼(zhù):织机的梭子。⑥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⑦零:落下。⑧盈盈:形容清澈。⑨脉(mò)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译文】

那遥远而高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白皙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织不出整幅的布帛。她的泪水像雨一样落下。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也并不遥远。

虽然只隔一条清激的天河,两人却只能含情凝视,不能说话。


《十五夜望月》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831后)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其诗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乐府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诗文主题:

《十五夜望月》描绘了一幅安静、凄清的中秋月夜图,谊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鉴赏】

①这两句写中秋月色。几处景物,营造出清冷澄净、素洁悠远的意境,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②这两句直接抒写望月怀人的情思。第一句直言望月,推已及人,由自己的孤独想到天下人的孤独,由自己的怀人之心想到了天下人的怀人之情,营造出一种深远、阔大的意境。第二句却用委婉的语气发问,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

【注解】

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③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译文】

庭院地白如雪,树上栖息着鸦鹊,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到了谁的那边?


生字组词:

宫:故宫  东宫  行宫  宫殿  宫室  宫廷

侯:侯爵  公侯  封侯  侯门似海

素:素雅  素服  素质  素日  素不相识

章:乐章  篇章  简章  盖章  约法三章

盈:充盈  丰盈  盈利  盈余  热泪盈眶

脉:脉脉  脉脉含情

栖:栖息  栖居  栖身  两栖

鸦:乌鸦  鸦片  鸦雀无声  鸦片战争


多音字:

处:chù办事处  chǔ处理  

相:xiāng相处  xiàng相貌


形近字:

宫(宫廷)官(官员)  

侯(王侯)候(等候)

栖(栖息)柄(把柄)


教材每课一题:

问:综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答:《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问:《食物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

答: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李中《客中寒食》)

4  藏戏

课文主题归纳: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藏戏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绍藏戏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4~17):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18):介绍藏戏的传承方式。


多音字:

种:zhǒng种子  zhòng耕种  

传:chuán传奇  zhuàn传记

背:bēi背包  bèi背诵  

鲜:xiān鲜艳  xiǎn鲜见


词语解释:

【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吞噬】吞食。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布施】把财物等施舍给人,后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饭。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开山鼻祖】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指耍两面手法。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青面獠牙】形容面貌狰狞凶恶。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敦厚】忠厚。

【演绎】铺陈;发挥。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近义词:

结束——完成  雄浑——雄壮

柔顺——温顺  压抑——压制

敦厚——忠厚  稀奇——稀罕


反义词:

结束——开始  压抑——放纵

朴实——华丽  松散——紧凑

缓慢——迅速  稀奇——常见


词语扩展:

形容笑的四字词语:

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开怀大笑  

眉开眼笑  莞尔一笑  回眸一笑

似笑非笑  一笑千金  冁然而笑


每课一题:

问:课文描写藏戏,为什么要讲述唐东杰布的故事?

答:因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而且,藏戏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和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谨慎和感人故事是分不开的。

问:是什么让“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留下了这样“一段传奇”?

答:(1)唐东杰布有一颗为民造福的善心,发下誓言并坚持实行。

(2)得到了善良的藏族人民的支持,如能歌善舞的七兄妹,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等。


课外扩展:

中国的地方剧种小介绍:

山东的吕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浙江的越剧等。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提优检测卷


提优主题百花园(40分)

一、主题达标。(24分)

1读拼音,写词语。(9分) 

腊八这天,吃着nóng chóu(    )的là bā zhōu

(      ),嚼上几口腊八蒜,怎么吃也不nì wei(    )。大年初一,男人们去qīn qi(    )家拜年,小孩子们去逛庙会,看赛jiào chē(   )、赛luòtuo(   )。yuán xiāo(   )节更热闹,人们rán fàng(   )biān pào(   ),看花灯,分外开心。

2.找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画上横线。(4分)

(1)花生胶枣榛子栗子青菜

(2)放鞭炮贴对联吃团圆饭穿新衣 买杂拌儿

(3)清明节  中秋节  七夕节  妇女节重阳节

(4)藏戏川剧黄梅戏京剧戏剧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4.读一读,连一连。(3分)

 

寒食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穿针乞巧


七夕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禁烟火,吃冷食


5.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把相应节日的字母填入括号里。(5分)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二、主题探究。(12分)

1.填空。(5分)

(1)看年画,猜寓意,写成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过年时,碗摔碎了,要马上说:“____________________。”(3)过年了,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5分)(1)《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详写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略写准备材料这件事。(  )(3)《藏戏》这篇文章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藏戏的形成过程,略写了藏戏的舞台搭建。(   )(4)《寒食》这首诗主要写了寒食节的来历。(   )(5)《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3.课外我也积累了很多思乡的古诗,我能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两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主题讨论。(4分)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优阅读大舞台(35分)四、课文片段阅读。(15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1.选文所描写的老北京过腊八节的两个习俗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者对它们进行了________(详写 略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分)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1)这句话把腊八粥比作____________,写出了熬腊八粥的材料__________。(3分)(2)透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年。(3分)A.团圆喜庆B.福寿满堂C.五谷丰登 D.财运亨通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写出了大人们为过春节而准备的东西极为丰富。B.“万象更新”写出人们筹备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新年时显出新的气象。C.这句话详写了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大人们忙碌的身影。D.这句话通过写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说明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好的愿望。4.对文中的“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B.“零七八碎儿”指干果零散不全。C.“玩意儿”指玩具。五、提优课外阅读拓展。(20分)端午日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手脚(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4分)结实健康伶俐灵敏2.短文写了端午日的穿新衣、用雄黄酒写王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民俗,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3分)3.短文中,作者写龙舟竞赛时插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有何作用?在正确说法后面打“√”。(4分)(1)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盛况。  ()(2)正面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  ()(3)留有“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想象。()(4)留有“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4.短文通过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展示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3分)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   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  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的民族精神。5.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结合你对端午节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6分)(1)请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你认为这样做有何意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优习作新视角(25分)六、习作展示。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你最喜欢哪一个传统节日呢?这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度过的呢?请结合家乡的节日风俗写一写。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③ 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浓稠 腊八粥 腻味 亲戚 轿车 骆驼

元宵 燃放 鞭炮

2.(1)青菜 (2)买杂拌儿 (3)妇女节 (4)戏剧

3.示例:甜甜 香气四溢 好吃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尽情

4.寒食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禁烟火,吃冷食

七夕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穿针乞巧

中秋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月,吃月饼

5.(1)E(2)A(3)B(4)C(5)D

二、1.(1)喜上眉梢 连年有余 喜从天降

(2)岁(碎)岁(碎)平安

(3)万事如意年年高

2.(1)√ (2)× (3)× (4)× (5)√

3.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示例:我赞同观点①,因为像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节日活动,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发扬,应该大力保护。

四、1.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详写

2.(1)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丰富多样

(2)C

3.C4.C

五、1.结实 伶俐

2.龙舟竞赛 捉鸭子竞赛 龙舟竞赛

3.(1)√ (3)√

4.B

5.示例:(1)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遭保守派贵族谗言攻击,最终被放逐。屈原因理想无从实现,自投汨罗江而亡,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

(2)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六、思路点拨:首先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然后结合家乡过节的风俗写一写你是怎样度过这个传统节日的。写作时,要注意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  例文略。


免责声明: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网络,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节课的内容你学会了吗?

你有什么收获,写在留言里吧!



1~6年级预习资料免费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