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强大脑”齐聚湾区,带来哪些“金点子”

11月17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在广州举行。


论坛以“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14场分论坛和5场特色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超百位院士及各领域专家参加。


“最强大脑”齐聚湾区,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空天海洋、绿色低碳等前沿话题展开探讨,现场火花四溅,“金点子”层出不穷。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史成雷摄


01粤港澳联合共同推动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4 大湾区科学论坛以开放科学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以勇立潮头为动力,引领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务求全方位展现湾区开放、包容、进取、创新的风貌,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活力。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5周年。5年来,粤港澳不断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强创新要素资源、平台项目等合作,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致辞中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现在不仅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突出、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桥头堡,港澳大湾区以其独特的区位和政策优势,为三地的高校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薛其坤表示,要充分利用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格局,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境的科研协作与人才培养,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效强有力的支持。


开放合作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次论坛聚焦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课题,邀请了众多海内外科学家到大湾区科学论坛来做分享。


1994年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目前担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我去了南方科技大学以后,看到中国社会和各级政府都非常支持数学的应用和探讨,这一点让我印象很深刻,对我来说实在是很大的一个震撼。”埃菲·杰曼诺夫说。


数学被誉为“科学之王”。埃菲·杰曼诺夫就数学教育和数学人才培养提出建议:给有天分的学生提供独特的数学学校、数学课程,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提高高校学生的国际视野;发展整体综合的数学文化,打造强大的数学生态系统等等。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简勤认为,数字基础设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创新生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系保障。


简勤举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牵头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共同研究,推进了共建共享,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开创了5G建设运营的新范例,为全球5G规模化建设与节能减排贡献了中国方案。双方累计节约投资超过了3400亿元,节约运营成本超过了390亿元。


“我们作为企业,愿意成为产学研用的枢纽和桥梁。” 简勤建议: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升级,铸牢创新底座;二是提升数字技术核心能力,打造创新实力;三是构建协同创新的合作体系,提升创新合力。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澳门大学校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华认为,澳门和澳门大学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必须要找好定位才能有所作为,“这种作为体现在让澳门的教育、科技、人才服务于澳门、服务于国家,融入湾区、共建湾区,融入国家、走向世界。”


宋永华以中药举例,“中药对于澳门大学来说担当的不仅是人才培养和中药的科学化,更是要借助澳门让中药走向世界。”宋永华介绍,澳门大学的药学进入了世界前50名,在港澳地区高校中排第一,2010年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开始建设,澳门大学还创建了中药国际学术期刊,目前全球排名第一。


“未来,我们希望和广东和香港一道,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宋永华说。 


02打通创新成果“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和科技创新强省,广东如何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持续加强和优化在大湾区的科技布局,建设运行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广州南沙、深圳光明、东莞松山湖三大科学城建设,筹建香港创新研究院,推动华南植物园建成一流国家植物园等。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最重要的创新力量集聚地之一。


今年是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启动全面战略科技合作15周年。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科学院 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活动”,12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现场签约落地粤港澳大湾区。


在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和主论坛举办地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二楼,记者看到,结合广东省重点产业领域方向,中国科学院遴选了52家院属单位的240余项科技成果参展,其中不少都是全国首创、全球领先技术。此外,还有一批优秀成果进行路演展示,一批科技龙头企业进行需求发布。


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史成雷摄


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展台上,不少参展企业代表在把玩着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等产品。“我们的产品从芯片指令集(RISC-V)到操作系统,都是全栈自主可控的技术,是没有‘卡点’的。”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郭松柳介绍,此次带来的产品基于开源鸿蒙系统所做,已经与广东不少硬件制造企业开展了合作,产业前景广阔。


将一张薄膜覆盖在手臂上,不久后被捕捉到的肌肉电信号便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这一幕发生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展位前,工程师向记者展示了“柔性电生理传感技术及柔性高密度肌电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场景。


“柔性人机接口将在康复监测、疾病诊断,基于物理刺激的健康干预,残疾人的假肢控制以及外骨骼控制上发挥作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田岚介绍,目前这项技术在医院、高校等地实现了小批量应用。


广东是制造大省,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成熟的产业环境已经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最佳“土壤”。实际上,这已经成为会场不少科技工作者的共识。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已拥有超过7.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顶尖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成了从科技研发到成果产业化的“闭环式”发展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和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表示,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与各方携手推进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携手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携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携手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共同打造策源功能强劲、创新能级跃升、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生态友好的大湾区,将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建设科技强国和推进世界科学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REVIEW
近期关注

          来源 | 南方杂志‍编辑 | 卢玲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